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曾看到这样一条国外的新闻,有个匪徒闯进一家幼儿园,以要引爆炸药相威胁,向政府勒索钱财。整个世界都在为孩子们的安全担心,而幼儿园里一位年轻的保育员却告诉孩子们,这是一场没有预告的游戏,她甚至把那个匪徒描绘成游戏中的一个角色。结果,直到事件结束,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保育员无法与匪徒抗争,也无法阻止这场灾难,她所能做的,只是在幼儿园里为孩子们铺展一场温馨的游戏。孩子们也许不知道这场游戏的意义,只有长大后才能悟到其中的人格内涵。由此,我想到了教育。有的教师常常为学生一个小小的失误而大动肝火,呵斥、威胁,…  相似文献   

2.
到大自然去     
我所在幼儿园的附近,有一个公园,每星期我都要带孩子们去公园玩一次。每次出发时,孩子们都非常激动,欢呼雀跃,像飞出笼的小鸟一样。初春的时候,孩子们走在松软的干草地上,偶尔发现一点绿,或一个花苞,都会惊喜地叫着蹲下来摸摸、看看。一条虫子,一只蝴蝶,一朵野花,一个鸟窝,他们就更觉得惊奇,更感兴趣了。转过一个弯,眼前一片黄灿灿,迎春花张开小脸儿迎接寻找春天的孩  相似文献   

3.
剪断的蚯蚓     
为了向孩子们介绍蚯蚓的再生功能,我当着他们的面,把一条蚯蚓剪成了两截。“你们看,蚯蚓有没有死掉?”不料,我的话刚说完,小朋友们便惊奇地瞪着大眼睛看着我。有的说:“老师,你把蚯蚓剪断了,它疼不疼呀!”有的说:“蚯蚓会不会哭呀?”还有的说:“它会死的吧?太可怜了。”直到活动结束还有小朋友对我说:“蚯蚓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老师,你为什么要把它剪断呢?”面对孩子们充满疑惑的眼神,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的确,把一条活生生的蚯蚓一剪为二,这样对天真善良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他们怎能接受这残忍的举动呢?如果我在准备活动…  相似文献   

4.
告别     
光阴似箭.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眼看着又一批幼儿快要离开幼儿园了.不知从哪天起,孩子们学会了倒计时:“还有10天就要放假了.”放假了,意味着我带的这一班孩子即将告别幼儿园.走上小学的门坎.他们说时,眼睛里映出了一丝丝留恋,而向我展开的却是天使般的开心笑容可是,送孩子们上小学,是老师最大的心愿啊!但到今天,真的要与大家告别时,我却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三年了,每一个幼儿的生活习惯,甚至睡姿,我都是那么熟悉,音容笑貌,一言一行已停留在我的记忆中,难以忘却.  相似文献   

5.
诺言, 是一种责任, 一种思考, 一种长期复杂的考验, 我认为 。“ 做人要讲信用, 答应别人的事, 你一定要尽力做到, 这样, 别人才会尊重、 信任你 。” 我这样告诉学生 。 但我却不知道孩子们是怎样去理解的, 他们脑中的诺言又会是什么样?我想 直到那天 ,我 读了《 诺言》 这篇文章 ,忽然间明白, 诺言其实很简单, 在孩子们的眼中 。 在圣诞节前夕, 教堂里的一位老神父惊奇地发现, 圣子基督 —— 那个代表幼年救世主的小 雕像不见了!圣诞节那天的黄昏, 神父心情沉重地漫步在街上 ,他看见他最小的一个教徒, 只有 五六岁的小男孩约翰尼正举…  相似文献   

6.
班里的自然角有孩子们自己种植的洋葱、大蒜、白菜心、小豆苗…它们一个挨一个地排列在窗台上,沐浴着缕缕阳光,自由自在地舒展着自己葱绿的身姿。这么可爱的一群小植物,却常常受到孩子们的冷落:有时,它们的小主人两三天不去看它们一眼;有时,它们会因为小主人的粗心而喝不上水,变得萎靡不振,垂着脑袋。怎样激发孩子们对植物的兴趣,让他们乐意照顾它们呢?我想了一个办法。一次晨间谈话时,我高兴地告诉孩子们,他们要当爸爸妈妈了。孩子们被这个有趣的话题逗乐了,一个个捂着小嘴高兴地问:“我是谁的爸爸妈妈呀?”我一指窗台上那…  相似文献   

7.
"真的?你还见到小松鼠了?""可不是嘛!哧溜溜地,跑得可快了!""对了对了,还有喷泉,还有好多又高又粗的树!""唉!我还没有去过呢,我妈妈总是说忙……"听着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讨论声,我循声望去,只见凡凡不开心地嘟着嘴,念叨着:"我也好想去你们说的黄海森林公园呀!""我们幼儿园也有小树林呀!""是啊是啊,我们可以去幼儿园的小树林里玩嘛!"对于涵涵的提议,孩子们一呼百应。  相似文献   

8.
迟到的诺言     
记得小时候,我和母亲一起出去散步。回家路上,我走不动了,母亲就蹲下身来背我走。我在母亲的背上,紧紧地搂住她的脖子,感受着她的心跳。望着天上耀眼的繁星,我对母亲说:“妈妈,等我长大以后,一定要把天上最亮那颗星星摘下来送给你。”妈妈听了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对我说:“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以后的日子里,我向母亲许下了一个个诺言,具体是什么内容,连我自己也记不清了。我慢慢长大,也逐渐明白了:儿时的诺言有的是无法实现,甚至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可母亲依旧听我向她许下一个个诺言。即使女儿的诺言无法实现,她也会用一种满足的心态来安…  相似文献   

9.
马德 《教师博览》2004,(10):38-38
珍道尔老师要离开学校去经商了。他向所有不愿让他离去的孩子们许下一个诺言.要帮助每个孩子实现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一得     
顾此失彼江苏苏州薛静雅为了向幼儿介绍蚯蚓的再生能力,我当着他们的面,把一条蚯蚓剪为两截。“你们看,蚯蚓有没有死掉?“不料,我刚说完话,小朋友们便惊奇地瞪大眼睛看着我。有的说:“老师,你把蚯蚓剪断了,它疼不疼呀?”有的说:“蚯蚓会不会哭呀?”还有的说:“它会死的吧?太可怜了。”……直到活动结束,还有小朋友对我说:“蚯蚓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老师,你为什么要把它剪断呀?”面对孩子们充满疑惑的眼神,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  相似文献   

11.
我曾读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美国的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布置幼儿画画,孩子们可以根据需要向老师要画纸,画完一张可以再要一张.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摄影工作者,我家就在幼儿园内。整日处在孩子们中间,每天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天真的笑脸,这些动人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我。于是,我萌发了拍摄幼儿题材照片的念头。开始,每当我手持相机走到孩子们中间,孩子们便一齐向我扑来,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每学期都要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但在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家长朋友注意的地方,在此提出五忌,希望能与家长朋友共勉:一忌不守诺言:一般幼儿园总是在一周以前就把举行开放日的活动通知分发到家长手里,以便家长们能协调好工作。孩子们当然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参加,有的家长因工作忙不能参加,但拗不过孩子的哭闹只好答应了。到了那天,孩子左等右盼,眼睛总是盯着教室门口,结果放学了,还不见家长踪影,当然这半天的课该孩子也没上好,于是孩子嘟着嘴说:“我妈说好要来的,她骗人,会被大灰狼吃掉的。”因此,如果你确实不…  相似文献   

14.
我们幼儿园附近有一条大溪,溪水较深,水势也较急,靠近岸边是一大片浅滩。幼儿园里的孩子却没有赤脚到大溪中涉过水。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带孩子们到大溪的浅滩上去玩一次,看看孩子们有什么反应。夏天,我对孩子们说:“我们到大溪里去洗手帕和玩水,好吗?”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兴高采烈,他们进幼儿园已经快两年了,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他们这么兴奋。大自然对于孩子们具有多大的吸引力啊! 临行前,我对孩子们进行了安全教育,规定只能在靠近岸边的一大片浅滩上玩,不准走远,嘱咐他们要养成守纪律的好习惯,他们都答应了。我还请另一位老师一起帮助照顾孩子。  相似文献   

15.
张大哥     
去年5月,我在山东一所幼儿园进行了一个月的毕业实习。虽然时间很短,但经历的一些事情却令我深有感触。那所幼儿园没有男教师,在园领导与我们实习生的见面会上,我就成了焦点,领导说能看到男生真好。我被分到了大二班。班里老师向孩子们介绍我时称"张老师",但有个孩子却喊了一声"张大哥",我  相似文献   

16.
我班有一个小朋友叫明明,吃饭时总是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不管我怎样哄劝都无效。经向她爸爸、妈妈了解,在家吃饭还不如幼儿园,一直要奶奶追着喂。 今天上午我和孩子们玩“摘桃子”的游戏,要求孩子跳起来去摘桃子。可是明明在桃树下跳来跳去,就是摘不到  相似文献   

17.
捉泥鳅     
张立 《学前教育》2006,(2):54-55
设计意图 我班的自然角里饲养着几条泥鳅。前段时间,孩子们在给泥鳅换水时不小心把泥鳅掉在了地上.几个孩子们手忙脚乱地抓了起来,“呀,真滑啊!”“真不好抓。”“太滑了。抓不住。”孩子们在自由地交流自己的发现。我知道孩子们对泥鳅不容易抓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自然生成了——《泥鳅》这一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顾兰芳 《山东教育》2003,(27):36-36
今天,是我借班上课的时间。为了拉近我与陌生孩子间的距离,上课前,我来到了那个班。首先,我进行了自我介绍,接着我说:“顾老师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如果哪天在步行街碰到了你,你叫了我,可我不知道你的名字呀!你们能向我介绍吗?”“可以。”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着。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向我介绍着自己,俨然把我当成了老朋友。接着,那个班的老师帮我叫幼儿排队。按规定我上课时,只需要30个幼儿。老师帮我一个一个点着名,小朋友个个小手举得老高老高。当30个人已经满了,还剩下了一个叫明明的孩子,他举着小手看着我。我说“你也来。”“他?不行的…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样样事情都会做, 洗衣服呀,洗手帕呀,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一首过去流传很广的儿歌。孩子们一进幼儿园,老师就教他们学着唱。不少孩子年龄很大了,还对这首儿歌念念不忘,可见其对儿童成长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20.
我园地处中山公园内,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下了一夜雨的那天早上刚上班,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在来幼儿园的路上我看见了很多蚯蚓呢,可大了。”“我也看见了!”“我也看见了,可多了。”“今天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蚯蚓呀?蚯蚓是益虫,公园里有这么多的人,还不给它们踩死了呀?那还有谁给大树松土呀!”听到孩子们的这些话,我决定不执行原有的计划,而是抓住这次良好的教育时机和孩子们一起救助蚯蚓。 我和孩子们一起拿着游戏用的筷子走出幼儿园的大门。“老师你看!”“老师快来,快来这儿也有,还活着呢!”孩子们的惊呼声此起彼伏。他们小心地用筷子夹蚯蚓。有的小朋友动作慢,旁边的小朋友直替他着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