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邵洵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著名诗人、出版家和翻译家。但正是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才子,却始终游离于文学史之外,不免让人遗憾。邵洵美长期以来被文学史忽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因为他的诗作具有“颓加荡”的特点;另一方面他和鲁迅的敌对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如果仔细分析邵洵美的诗歌,我们就会发现他的诗歌也并非全都流于描写声和色的诱惑,而且后期的一些诗作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他的唯美主义思想也是我们不应该忽略的。  相似文献   

2.
邵洵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著名诗人、出版家和翻译家。但正是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才子,却始终游离于文学史之外,不免让人遗憾。邵洵美长期以来被文学史忽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因为他的诗作具有“颓加荡”的特点;另一方面他和鲁迅的敌对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如果仔细分析邵洵美的诗歌,我们就会发现他的诗歌也并非全都流于描写声和色的诱惑,而且后期的一些诗作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他的唯美主义思想也是我们不应该忽略的。  相似文献   

3.
邵洵美是一个为美奋斗一生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值得欣赏、值得阅读、值得缅怀的人。对邵洵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邵洵美史料文献梳理、邵洵美诗歌艺术分析、邵洵美的小说散文研究、邵洵美与唯美主义、邵洵美的文学实践活动五个方面。邵洵美的研究已经慢慢走上正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研究。  相似文献   

4.
邵洵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唯美诗人.其诗歌具有鲜明的唯美一颓废倾向,他被认为是中国唯美-颓废的代表.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其研究至今尚未形成规模.因而,作者试图从邵氏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唯美译介和诗歌创作方面来探讨邵洵美的诗歌,其目的就是使我们对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邵洵美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重要的唯美主义诗人和诗论家。他对探索中国新诗的出路,做了深入思考。他的诗论文笔洗练,观点鲜明,自成体系。其早期诗歌显示出较多的模仿色彩,诗论多是译介英国唯美主义理论;后期他总结了中国新诗历程,自觉探索新诗出路,诗歌创作和诗论上都有了较为成熟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邵洵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唯美诗人。其诗歌具有鲜明的唯美一颓废倾向,他被认为是中国唯美一颓废的代表。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其研究至今尚未形成规模。因而,作者试图从邵氏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唯美译介和诗歌创作方面来探讨邵洵美的诗歌,其目的就是使我们对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创作和批评两个层面分别对邵洵美的唯关主义艺术实践予以解读。唯美主义诗歌创作、具有唯美色彩的印象主义批评和翻译一起,构成了邵洵美唯美主义艺术实践的基石,也使得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热情的唯美主义艺术的传道士。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过去对邵洵美的诗多持否定态度,实际上,如果将邵洵美的诗置于世界诗歌格局中加以评论,可以发现他主要是吸收了法国诗的乳汁,贯穿了“颓加荡”的特色,从而使自己的诗另成一格。因此,对他的诗,不能仅仅站在单一立场上简单否定。  相似文献   

9.
《太原大学学报》2019,(4):45-50
新世纪以来,学者们对邵洵美的诗歌进行价值重估,但忽视了邵洵美对纯诗化的追求。邵洵美在五四新诗萌芽之际率先思考新诗艺术形式的合理建构问题,以先锋姿态创造出一种形式优美、情感自然的纯诗。从诗歌立场上看,邵洵美的诗歌创作反对功利性、道德性,主张"为诗而诗";从诗歌形式上看,邵洵美追求诗歌形式的极致美感,注重诗歌的音乐美与色彩美;从诗学精神上看,邵洵美对灵与肉的先锋思考彰显了诗人对个体审美愉悦独特的追求。邵洵美的纯诗先锋实践为中国纯诗化的诗学建设灌注了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唯美主义作为美学现代性的一种姿态,是19世纪后期以英法为中心波及整个欧洲的文艺思潮。20世纪前期唯美主义在欧洲衰竭,却先后在日本和中国大放异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美派作家一直被视为堕落的资产阶级,处于“另册”地位,评论者对许多现代作家的唯美倾向也都视而不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都市文明的复兴,中国唯美主义思潮被重新发掘。邵洵美作为创作风格和理论主张都很鲜明的唯美主义者,很快吸引了研究者的目光,邵洵美研究正在渐渐形成规模,如何在此方面获得突破,更好地填补这块空白,成了学者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西方唯美主义在20世纪初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于二三十年代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这期间由于中国当时特殊的土壤以及接受者个人的期待视野,唯美主义的特性之一——“颓废”在上海文坛作家群手中得到了变本加厉的发扬光大,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家为邵洵美。本文试图从他的几部代表诗作《花一般的罪恶》、《我们的皇后》、《蛇》等来详细分析其作品与西方唯美—颓废主义的关联和变异,并进而分析造成这些变异的社会和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12.
邵洵美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洵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知名的唯美派诗人、出版家和文学活动家 ,关于他的研究一直未能形成规模。他的诗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颓废主义诗歌的代表 ,追求刺激与堕落 ,追求现世的享乐 ,唯美、唯我、唯感官 ,格调低下。但近年也有认为 ,其诗前卫、先锋 ,擅长将自然影色织入人工的情色世界 ,意象色彩绚烂。另一方面 ,其特点又是其缺点 ,放荡、颓废的想象为其带来恶誉  相似文献   

13.
邵洵美的新诗创作深受波德莱尔、魏尔伦和乔治.莫尔等人的影响,诗歌风格带有明显的象征诗派死亡、阴郁、颓废和放荡的基调,致使邵洵美的名字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的文学史书写之外。新时期以来,文学史的建构是以文学性和审美性作为视野的。邵洵美诗歌颓废的诗美特征及独特的诗体建设,使他有理由成为新诗建设中颓废诗派的代表,邵洵美也应成为一个被书写的名字。  相似文献   

14.
随着邵洵美研究的升温,他在文学创作史和出版史上的价值逐渐被人发掘出来.然而,他翻译家的身份却不为人们所重视,他的翻译实践、翻译出版、尤其是翻译思想仍少为人知.本文中,我们在整理、罗列他这三方面相关史料的同时,对其进行客观公正地评析,以期人们较为全面地了解邵洵美在翻译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为该方面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与邵洵美虽是活跃于二三十年代上海文坛的著名诗人和作家,但他们并不是同一文学圈子中人.郁达夫交游广,而且不是壁垒分明,因而二人亦有往还.1927年1月15日邵洵美与盛佩玉结婚,郁达夫曾参加了他们的婚礼.次月13日郁还应邀去邵家吃满月酒,同席有徐志摩、刘海粟等.1934年,邵洵美  相似文献   

16.
我和邵洵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和邵洵美原属中表姻亲,又进而结为夫妇,共同生活了半个世纪,道路崎岖,多灾多难.此时写回忆文字,思绪万千,不知从何说起.洵美是浙江余姚人,世居上海,生于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年)五月初六日(即公元1906年6月27日).曾祖父邵灿曾任清朝漕河总督.祖父邵友濂,字小邨,清朝时出使俄国.回国后,先后任河南巡抚、上海道台.祖父在余姚办了个“康节小学”,是纪念老祖宗邵康节的.祖父生有二子.长子邵颐,原配李氏(李鸿章的女儿),早故.继娶史氏,亦宦家女.不幸邵颐中年去世,史氏守节.祖父立下遗嘱,要幼子邵恒将来生出第一个男孩,承嗣大房史氏为子,洵美便是嗣给大房的长男.洵美的生母盛氏,是常州盛宣怀的四女儿,她是我的四姑母,我是盛宣怀的大房女儿,行五.  相似文献   

17.
鲁迅和邵洵美在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同在上海,相互之间有过交往,但很快在恶感和误解的驱使下关系破裂,本文从史料出发,考辨两人交恶的前因后果,全面细致展示这一公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曾有过相当广泛的传播,大部分作家更多的是继承其"唯美"的成分而摒弃"颓废"的色彩,只有邵洵美等少数作家在创作中进行唯美—颓废派文学的尝试。邵洵美对都市化的抒写及对情爱题材诗歌的先锋性试验,构成了对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另一种尝试,当然也存在偏颇。  相似文献   

19.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为著名的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人们应该在生活中发现美、鉴别美、享受美。基于此,王尔德在穿着、语言表达以及行为举止等生活细节方面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审美形式.这在其诗歌中也有大量的体现。文章分析了唯美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通过对王尔德几部典型诗歌作品的解读。展现其作品中的唯美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唯美主义(Aestheticism)是19世纪后期在欧洲最先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它强调艺术本身的美。美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有关对美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到了19世纪的唯美主义这里,美的涵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着力梳理清这半个多世纪美的艺术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