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黄冈日报·社会生活》周刊创刊已三年,我一直担任该周刊的编辑。尽管创刊时间不是很长,上至领导干部,下至百姓市民,大都认为该周刊可读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生活当中,曾经有过一段时断时续当编辑的经历。这中间,铅印的报刊我编过,打印、复印的报刊我办过,手刻的刊物我也搞过。而且我既当过业余编辑,也从事过这方面的专职工作。象我这样当编辑的,恐怕算是特殊的吧。如果累计一下我八年来所编辑过的文稿,差不多也有七八十万字哩!  相似文献   

3.
我的编辑经历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出版社做过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室主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从来没有离开过策划和组织书稿工作,一晃儿就是二十几年.我在给编辑讲业务课时,有的编辑给我出了一个题目,让我谈谈在策划和编辑书稿过程中的切身体会.这便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缘由.说是"体验"也好,说是"教训"也好,期望对同行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这个题目不太好,叫人看了容易引起误会,还以为是介绍什么编辑经验的。如果如此,就是天大的笑话了。我的本意只是想回忆一下自己走过的编辑过程,雪泥鸿爪,留个脚印就是了,岂敢他想! 再说,编辑行当五花八门,各有专业,各有天地,可以说风马不接,互不相涉。你做你的美术编辑,我做我的政治编辑,他做他的科技编辑,不过分道扬镳吧了。而且各人的学识修养不同,天资也不划一,很难找一条共同的道路可走,似乎也无成方可服。下面我只谈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5.
范炯 《编辑之友》1991,(5):55-57
看到命题,许多人会诧异:为人作嫁者有何独立观念可言?接好活、“把好关”、少出错,才是编辑的本份。对此,我不以为然。不长也不短的编辑生涯使我强烈地感到,编辑不但要有编辑的品德、编辑的素养,还要有独立的编辑风格。而编辑风格的形成,得益于编辑观念的确立和社会、出版业对它的认同。何谓编辑观?我认为,这是一个编辑对自己社会角色的确认,对自己人生兴趣的把握,对自己职业内含的理解,以及对自己服务对象的体悟。下面,分四个方面坦露我的编辑观。  相似文献   

6.
我主张每个编辑都建立编辑档案。这档案当然不是人事档案,也不是书稿档案,而是编辑在伏案工作时积累起来的文书档案。我想,真正的有心人,真正以编辑作为事业的人,总多少要有点自己的工作记载。我的实践告诉我,有没有这样的档案积累大不一样,从长远着想,建立编辑档案,更是搞好编辑工作,提高编辑素质非要不可的。现在我已经积累了六十余袋编辑档案。也许那收破烂的凭他那比秤还准的眼力,会估一下说:“五十斤,给你八元钱吧?”而我哩,却视之如宝贝。它真有点什么价值没有呢?  相似文献   

7.
大约是5月中旬的一天.副总编周志春把一组报道(四篇)交给我,让我看一看,他曾请一位编辑代他看看.谈谈感觉。半小时后.编辑把原稿退给了他。志春说:“我想.一组稿件.记者肯定是下了功夫的.里面就真的设东西啦?”我问:“你想让我做什么?”“你看一看.它是应该枪毙的稿件吗?如果不是.你帮忙编辑一下。另外我想通过这件事.或许可以在编辑问题上形成一些共识性的东西。”我很高兴。记者会刚刚开过.记者们给编辑部提了些意见.多是关于用件编辑问题的。会后.我写了点东西.希望问题能够很快解决。但现在看.我性急了些。记者…  相似文献   

8.
常言道:编辑不过是剪刀加浆糊。我说,剪刀与浆糊固然不可少,但编辑还有一支笔,改稿是这支笔的重要功能。我在十年编辑工作中不断体会,越来越觉得改稿之笔是十分重要而又得小心慎重的。一、什么是编辑改稿图书质量的优劣是出版生产力高下的标志。编辑是活跃的生产力,编辑改稿是图书编校质量的重要环节。编辑改稿的内涵是图书质量的优化,是编辑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我看编辑工作朱永庚在一份编辑工作者的登记表中,有个栏目是“职业观”,也就是对编辑这个行当的看法。我猛一看到这个栏目时,脑中一片空白,因为尽管做了七八年的嫁衣匠,却从未对这个问题作过认真的思考。思付良久,我在那一栏目中写下了如下几句话:编辑一面当学生,...  相似文献   

10.
我是从1950年开始做编辑工作的。当时,青年团中南工委创办一种指导工作的刊物——《中南团讯》,派我负责编辑。后来,我又陆续地在湖北省几种刊物的编辑部工作。70年代初,我调到出版部门供职。1990年5月离休以后,偶尔还打点零工。 我是边干边学,逐渐领悟编辑出版知识的。在漫长的艰苦的编辑生涯中,我编辑、审读、签发的书刊  相似文献   

11.
余皓明 《今传媒》2005,(8):54-55
做了多年的编辑之后,我于去年开始转为教书——教学生如何做编辑。我教的具体课程是《书刊编辑实务》。不用说,多年的一线从业经验当然可以为我讲课提供许多便利,但我还是有点担心。因为,做编辑是一回事,讲编辑实务课又是另一回事能做并不等于能讲。而且,据了解,许多开了这门课  相似文献   

12.
都说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我更认为编辑是书的接生婆。好书须得了编辑慧眼识中,妙手剪裁。每次在书店做市场调研,看到那么多读者精挑细选,心下暗叹:真该为他们做更多好的书。读者买书是为了满足一种需求。作者写书是为了一个心愿,他们觉得各自的书都是不可或缺的,就像每一个人都有权利生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编辑编书是为了一只饭碗,他们倾向于优选最值得出版的书。  相似文献   

13.
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加入到了电子出版行业,做了一名电子出版物编辑。到如今虽不过短短两年时间,却使我懂得了做电子编辑的不易,也尝到了其中的许多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4.
1992年,我受聘《文汇报》一个专版《独家采访》的主编,有着大红聘书,我极为珍视。我想所谓主编,可能就是一个版面或专栏的主持编辑,大概类似名寺宝刹中的主持僧一样,是既管事又要干事的人。我接受这个聘用,不完全是我是个干惯了事的人,而是出于三个想法:一是三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应该告一个段落了,在我的心目中,编辑像个隐士,远离喧嚣的尘世,更多的是书斋生活,不要再为某条新闻而奔波,心中倒也落得几分清静。二是以往都是编辑为我服务,为我的稿件去芜存菁,为我缝制嫁衣,现在我也应该为作者服务了。三是干新闻工作,只当记者,不当编辑,那是发育不全,总是缺了“一只角”,缺少一番经历,当几年编辑,也算补上生命中的一段缺环。山不转水转,虽然还是在同一个大门内,却是改换了门庭,我就当起编辑来了。  相似文献   

15.
我与图书馆     
白国应 《图书馆界》2003,(1):59-60,53
五 我的编辑活动我的编辑活动十分频繁 ,前后组织编辑和参加编辑图书 30多种 ,期刊两种 ,现在将比较重要的 10种书刊编辑活动阐述如下 :(一 )《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教材》为了加强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业务人员业务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曾于 1982年组织院内一部分同志编写一套《中国科学院图书情报工作教材》 ,参加编写的除了院文献情报中心、上海文献情报中心、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武汉文献情报中心、部分研究所文献情报室的同志以外 ,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哈尔滨科…  相似文献   

16.
作者和编辑是对手,也是伙伴.我曾根据亲身体验,总括二者的关系是"互为衣食父母".作者是编辑的稿件资源,而编辑又是作者成果问世的平台.合则两利,不合则俱伤.我爬格子至少五六十年,接触的书刊编辑不下数十人,较亲近的也有二三十人.在这二三十人中都有过十年以上的交往,对他们的工作,有喜欢的,有不太喜欢的.我的选择标准在三个方面,即约稿、改稿、发稿.  相似文献   

17.
编辑工作一二三———我的编辑工作经验●王建辉我做编辑工作才15年,和中青年编辑年龄相仿,并没有多少资格谈这个题目。什么叫经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我毕竟干了15年的编辑工作,经验还是有一些可谈的。要说我的工作经验,我把它概括为...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2002,(6)
有一天,我应邀到一家杂志社 去,作了《期刊在编辑出版中需要注意的十个问题》的中心发言。发言完毕,有编辑提出了一些问题。其中,有几个问题我是这祥回答的—— △你当过多年的编辑,你怎样看待编辑这一行当? ○关于编辑,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新闻出版机构中担任编辑工作的人,一种是指在出版物的出版过程中,进行选题制定和稿件把关加工等工作。你说的是后一种。其实,  相似文献   

19.
我在求学时期当过油印的级刊编辑、壁报黑板报编辑,工作以后当了出版社的哲学编辑、文艺编辑,大学里的校刊编辑、学报编辑,具体的工作岗位虽然有过一些调动,实际的工作内容始终是编辑劳动。可以说,我当了一辈子的编辑。虽然从未给编辑事业作出过什么重要贡献,头脑里却一直存在着难以割合的编辑情结。  相似文献   

20.
我的“剪刀加浆糊”陈芳烈过去,听得有人说编辑的工作不过是“剪刀加浆糊”,我很是不平。心想,这些人真是太不了解编辑了。编辑的辛苦,编辑劳动的创造性,哪能是“剪刀加浆糊”所能涵盖得了的呢!我虽不赞成把编辑的工作说成是“剪刀加浆糊”,但对“剪刀加浆糊”却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