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会议新闻领导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红霞 《记者摇篮》2006,(9):24-24,22
会议新闻在我国各级主流媒体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多数时间里,媒体的头条新闻基本都被会议新闻占据着。有人曾做过统计,发现会议新闻占党报头版的50%—60%。广播电视也差不多,会议新闻基本上占据新闻时间的30%—70%。而且,越是下级的媒体,会议新闻占的比例越大。  相似文献   

2.
核心阅读:高考的时间已由炎热的7月调整至相对凉爽的6月初,但是媒体对高考的关注度并没有冷却下来,反而一浪高过一浪。通过媒体的议程设置,高考也成了人们在6月里最关注的大事之一。作者对今年一些媒体的高考报道作了客观的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比较多的媒体对高考报道有明显的过热现象,带来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但与此同时,不少媒体开始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对待高考现象,一些报道受到了考生、家长及学校的欢迎。面对每年一次的高考报道,媒体应该如何把握?作者把今年的高考报道概括为三种“声音”,并试就这一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廖伟 《新闻导刊》2004,(1):37-38
重庆晚报成立于1985年,作为重庆市最早的一张市民报纸,同时也是重庆市发行量最大的一张市民报纸,她从诞生那天起,就在追求一个高尚的目标:诚实、公正和平衡。短短十几年时间里,重庆晚报也和中国其他媒体一样,经历了投诉由少到多,由一般性投诉到新闻诉讼这一历程。  相似文献   

4.
感受信息焦虑美英联军的战机不断地轰炸着伊拉克的国土,我们也一刻不停地被无处不在的媒体轰炸着。作为世界上第一次被直播的战争的观众,不知我们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有时像无所不晓的上帝一样俯瞰着伊拉克战争的全局,因为媒体为我们提供了及时丰富的实况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社会逐渐进入信息时代,而信息化的普及也带动了自媒体平台的发展,并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壮大,成为独树一帜的新闻传播方式,同时也对传统新闻传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媒体新闻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并具有高效性与实时性等优点,其多元性也促进了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本文针对当下自媒体新闻传播的特点,以及其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对传统媒体新闻与自媒体新闻的融合发展提出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6.
陈科 《青年记者》2005,(10):30-31
为了形象地理解传播修辞的效果,笔借用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在《媒体的力量》一书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小明在学院里考试不及格,退学了,现在靠家教挣钱为生。而小花大病之后正在恢复健康。”但若辅以传播修辞学,就完全改头换面“小明发现大学没有任何挑战性。于是,他决定去从事一种更适合他并具有远大前程的事业。而小花虽然还在读高中,但她却在医学的行业里探索着。”  相似文献   

7.
张艳楠 《记者摇篮》2012,(10):24-25
近年来,随着媒体间竞争的激烈,广播媒体发挥自身灵活、快捷的优势,积极采用新闻现场连线报道这一形式,为广播新闻注入了新的活力。所谓广播连线报道,是指在广播新闻直播节目中,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通过手机等通信工具,与直播间里的主持人进行交流,报道新闻事实、描述新闻现场或对新闻事件进行即兴评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广播新闻连线报道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一、广播新闻连线凸显新闻的时效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新闻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声音新闻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新"。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广播媒体受到了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8.
康凌 《新闻爱好者》2011,(24):60-61
手机媒体开辟了新闻传播活动的新领域,减少了媒介传播的障碍,快速地吸引受众的参与。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极大地迎合了受众快速阅读的心理,同时具备移动性、便携性等优势,迅速成为现代社会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使手机媒体的移动阅读模式受到了大家的追捧,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更适用于零碎时间的浅阅读,因其贴身性、便捷性、互动性、移动性、私密性的特性受到高度认可。本文阐述了手机媒体及其传播特点,根据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体现了手机移动模式的优势及其面对的新挑战,如何应对挑战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9.
黄薇 《新闻爱好者》2011,(12):60-61
手机媒体开辟了新闻传播活动的新领域,减少了媒介传播的障碍,快速地吸引受众的参与。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极大地迎合了受众快速阅读的心理,同时具备移动性、便携性等优势,迅速成为现代社会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使手机媒体的移动阅读模式受到了大家的追捧,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更适用于零碎时间的浅阅读,因其贴身性、便捷性、互动性、移动性、私密性的特性受到高度认可。本文阐述了手机媒体及其传播特点,根据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体现了手机移动模式的优势及其面对的新挑战。如何应对挑战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10.
魏玉山 《传媒》2017,(14):18-21
在2016年2月-2017年7月,一年半的时间里,在习近平总书记的“2·19”讲话精神指引下,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的具体部署下,中国传媒业进入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各传统媒体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积极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着力增加优质新闻产品和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11.
新闻图片在媒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并且牢牢地在新闻殿堂里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笔者仅以图片新闻版编辑的视角,浅谈一下图片新闻编发安排之管见。  相似文献   

12.
记者需要的最基本的素质是新闻鼻和讲故事的技能。自新闻记者这个职业诞生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新闻记者学习新闻学的主要方法是边干边学。同时,一个记者所需要的那一整套的素质、敏感、技能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基础培养,又是在新闻学院里奠定的。一.不能用一般宣传取代新闻在2003年2月28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内地记者情况通报会上,大会新闻组副组长杜亚力向300多家媒体表示:不要炒作“一号提案”、“提案大王”等。一号提案就是时间上的第一个提案,没有特别的含义,不要形式上的炒作。以前,很多地方媒体都热衷于报道“提案大王”,这个提了40个提案,那个提了38个提案,其实,认真做好调研,提一两个有价值的提案就够了,提案不在数量多,而要质量高。杜亚力说,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提倡记者改进会议新闻报道,既要突  相似文献   

13.
王冠辉 《东南传播》2011,(5):138-139
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手机报在短短的六、七年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特点也已被人熟知.目前,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手机报形式是彩信模式的手机报.作为新闻载体的彩信手机报跟传统的报纸、网络媒体的新闻相比,受自身条件的影响,它在新闻内容的取向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以<新闻早晚报>为例,从彩信手机报的服务对象、内容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从广州始发的"非典型性肺炎"最终蔓延到了全国.一时间一场史无前例的抗"非典"大战在全国展开.这对中国政府、公众和媒体来说都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在"非典"事件发生之初,媒介仍然遵循以前的信息传播机制,反应迟缓;但疫情发展之迅速、后果之严重让人始料未及,突发的危机事件使各方面围绕一个中心,加快了协同作战的步伐,由此也推进了媒体与政府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加快了中国新闻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王彩霞 《新闻三昧》2001,(10):34-34
无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立体媒体,都越来越重视策划工作了,这可是圈子里的人有目共睹的,“策划”一词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策划是媒体在竞争中从他处移植过来的,最初似乎是广告界的专利。具体的释义,字典里说是“筹划、谋划、想办法”,我的理解,和新闻媒体的实际工作相结合,那就是平地里起高楼、  相似文献   

16.
郝克远 《青年记者》2006,(22):78-78
尽管在我平日的印象里,媒体上关于章丘的新闻相当多,但当章丘市委宣传部的同志把一大摞书稿摆在我面前时,我仍然感到有些惊讶:仅主流平面媒体上,仅最近两三年时间里,就有这么多章丘新闻,而且还全部都是“正面”的,多数都是“大块头”!据说,这不过只是选取了其中一部分,还很不全  相似文献   

17.
陶炜 《青年记者》2020,(11):95-96
美国中部时间2019年10月4日,NBA休斯敦火箭队总经理达里尔·莫雷在其推特上公开发布有关香港的不当言论,立即引发中国的强烈抗议和谴责.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中美两国的主流媒体就“达里尔·莫雷事件”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基于新闻框架理论,本文收集和编码了相关的报道样本,对中美报道的总量和趋势、标题关键词以及典型框架进行了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相关案例进行了文本分析,以阐述中美主流媒体的话语和意义的建构和组织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业余报道,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职业形式,它是相对于媒体专业记之外那个群体,说白了就是用工作之余为媒体“打工”(写报道)的人。要搞好业余报道不容易,我在这方面有一些体验。我在企业里当过三班倒的工人、职工教员、会计,无论做什么工作,我都没有放弃业余报道。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再做自己喜欢的新闻报道,是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19.
杨阳 《新闻传播》2024,(2):87-89
随着我国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媒体频繁出现在新闻传媒行业里。融媒体是一种新型的传媒宣传理念,它是把广播、报纸、电视等媒介载体的共同点和互补性进行全面的利用和整合,以实现“资源”“内容”“宣传”“利益”之间的共融。新闻策划在整个新闻的制作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是让新闻制作达到理想目标的重要保证。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策划能力、新闻策划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工作者也要在融媒体的背景下让自身的新闻策划能力得到提升,来满足融媒体时代的要求,便于更好地实施新闻策划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有许多大学生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他们包括各种校园媒体(比如校报)的学生记者、各社会媒体在校园中聘任的通讯员、特约学生记者、新闻专业的学生等。在这里我们统称为大学生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