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谚语和成语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语言。谚语、成语涉及到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饮食穿戴、伦理道德、自然环境等。俄罗斯民族拥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俄语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其中含有大量的谚语、成语。从文化角度对俄语谚语成语的汉译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加深对这类语言要素的理解和认知,对语言教学和语言运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关丽芳 《考试周刊》2010,(22):43-44
谚语是从人民口语和经典著作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由于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语言也必然存在很大的差别.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语言,本文从历史、地理、宗教、民族心理等方面入手,探讨了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之间存在的差异及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3.
崔淑红 《中学俄语》2011,(Z1):110-112
谚语、俗语是千百年来在语言中凝结和沉淀的思想精华,它的存在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生动准确。俄罗斯的谚语俗语语言简洁、精辟形象、耐人寻味。它们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俄罗斯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社会历史经验,也显示了俄语语言特色。下面对中学俄语教材中出现的谚语俗语做一简单的归纳和分类。  相似文献   

4.
崔淑红 《中学俄语》2011,(5):110-112
谚语、俗语是千百年来在语言中凝结和沉淀的思想精华,它的存在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生动准确。俄罗斯的谚语俗语语言简洁、精辟形象、耐人寻味。它们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俄罗斯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社会历史经验,也显示了俄语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5.
谚语大都形成于民间,反映大众的智慧,包含朴素的哲理。就英语谚语的汉译技巧作了归纳,特别指出了在谚语的翻译过程中,必须结合语言目的国的社会、历史和化背景进行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谚语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学习和研究谚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中国和韩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但由于两国所处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使谚语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中韩谚语的比较,希望能对增进中韩两国文化的了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不同文化看英汉谚语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是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而语言则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文化与语言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关系.英汉谚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瑰宝,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习惯、历史文化等文化侧面入手,探讨了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以期对正确理解和翻译英汉谚语有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谚语大都形成于民间,反映大众的智慧包含朴素的哲理,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结合语言目的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对英,汉谚语作了比较分析,并根据民族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从理论到实践论述了英汉谚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谚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人类实际经验的结果,它所反映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很大的普遍性。本文从众多英汉谚语中,探讨了英汉谚语的相似之处及其反映的在地理位置、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心理和语言形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谚语被誉为语言中的“盐”,是人民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既闪耀着语言艺术的光彩,又闪烁着思想智慧的光辉。英语谚语集西方各民族文化于一炉,博大精深,是我们了解英语民族社会历史、风俗习惯及文化背景的金钥匙;英语谚语字字珠玑,充满睿智,能启人心智、开人眼界、拓人思路、发人深省;英语谚语的语言生动活泼、鲜活洗炼、清新明快、幽默隽永;英语谚语句式多样,结构千变万化,是进行语言教学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1.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华,是智慧的高度概括。译者在翻译英语谚语时,应准确理解英语谚语,要考虑英语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生活环境差异以及历史典故等方面的差异,还要考虑汉语读者能否理解并接受译出的谚语。  相似文献   

12.
谚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人类实际经验的结果,它所反映的物质、文化、生活有很大的普遍性.本文从众多英汉谚语中,探讨了英汉谚语的相似之处及其反映的在地理位置、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心理和语言形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谚语是该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在该民族语言中投射的现象,是语言与文化交融后的产物,因而谚语自然被染上了该民族独特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色彩。通过对"猫"在中日谚语文化的比较,有助于我们全面、科学地看待和理解中日两国的历史文化、思想差异,缩短文化差异带来的距离,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4.
指出日语谚语中,比喻修辞方法使用的频率很高,日语谚语带有浓厚的民族、区域、历史、文化色彩,在汉译的过程中,要兼顾或再现谚语本身的文化寓意和比喻修辞的特殊性。对使用比喻修辞的日本谚语汉译,应把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英谚语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标准,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很多英汉谚语反映了中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谚语中所反映的不同道德观念,可以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提高正确理解、翻译和使用英语谚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谚语是语言的词汇单位。它以其精练、短小、幽默、风趣且富于哲理性的特征而为人们所接受、应用。作为传承、记载文化与语言的基本工具之一,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谚语的产生与存在又受孕育其的特有历史文化背景制约,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民族所特有的民俗民风等文化信息。笔者通过对"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分析,探讨了中英这两个谚语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意义,并阐述了中英文谚语都富有文化内涵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谚语.以其历史之久、数量之多、涉及之广、思想之智慧、语言之生动、形式之完美,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园中的一支瑰丽奇葩。笔者在分析维吾尔谚语六大特点的基础上,统计了《维吾尔谚语》(阿版、黄版)中含有“四十”的谚语22条,对比了不同之后,分析了“四十”在谚语中的御用内涵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8.
谚语作为一种语言文化,是长期以来由民间创造并在后世中广为流传的语言.谚语经过历史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而且能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其寓意.本文通过分析谚语的隐喻研究及翻译原则,探索翻译技巧,对准确地表达谚语的隐喻内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谚语是语言的精华所在。作为两种不同语言中的精华部分,英汉谚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差异。受地理环境,历史发展,道德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社会风俗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制约,英汉谚语反映了两个国家人民各自独特的文化特征。对英汉谚语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减少文化差异,在交流交往过程中更好地使用这两门语言,避免出现使用错误,造成误会,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实现。本文从不同方面分析了英汉谚语中的文化差异,并以实例为基础,探讨了译者在英汉谚语互译过程中,应该采用合适的翻译技巧,准确传递英汉谚语中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20.
浅析英汉谚语来源及其修辞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谚语,作为社会文化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征.谚语的运用使得语言更加精练、生动.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角度简单分析谚语的主要起源和修辞在谚语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