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陆肖乐 《广西教育》2010,(21):83-84,109
“灰姑娘”型故事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的民间故事之一,我国的《叶限》是世界上记录最早的“灰姑娘”型故事。本文以此故事为参照,分析流传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灰姑娘”型故事母题所蕴涵的集体无意识及其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各民族文学中,“发迹变泰”故事作为一种故事主题,其故事情节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流传很广。本文从分类学的角度,对“发迹变泰”故事进行分类,对其中最为突出的“家庭变故”型发迹变泰故事母题进行分析,并对母题中所反映的几个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天鹅处女型"故事简称"毛衣女"或"羽衣仙女"故事,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它以诗意的场景,优美的画面,壮美的理想,忠贞的爱情被广大人民喜爱。在中国云南傣族、广西壮族和越南北部岱族中,也广泛流传着"天鹅处女型"故事,随着历史变迁和文化习俗演变,傣、壮、岱族此类故事的母题已呈现出多样的本土化特征,但是广西壮族和越北岱族的"天鹅处女型"故事核心母题具有较高相似性,是地缘、族源、民族融合及边境贸易往来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天鹅处女故事”在世界许多民族中以不同形态广为流传,可视为民间故事的一大“母题”。本对这一故事的流布及其演变情况作出了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狼外婆故事是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的故事类型。从类型学的角度,对所选15个狼外婆故事文本进行故事母题梳理,并对其6个主要母题的内涵及功能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白水素女》“偷窥”母题发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水素女”为代表的螺女型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千年不衰。其中潜藏的奥秘之一,是它暗合了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窥视异性的欲望;作为故事转折与高潮枢纽的“偷窥”母题,来自原始文化中少女成年礼的隔离仪式;而“素女”的原型,则是成年仪式中正实行隔离禁忌的少女。“白水素女”整个故事的叙事模式,建立在原始思维的“禁忌——破禁——后果”基础之上,这种叙事模式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在世界民间故事中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深层结构  相似文献   

7.
《一寸法师》是一则日本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笔者借用神话故事母题分析方法,剖析《一寸法师》的故事内容,探究其故事组成元素,并归纳出其三大母题:"申子"母题、英雄母题以及"异常儿"母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各民族文学中,鹿报恩故事作为一种故事主题,其故事情节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流传很广。从分类学的角度,对鹿报恩故事进行分类。对其中最为突出的鹿回头故事进行母题分析,对母题中所反映的几个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灰姑娘”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民间故事之一,它的传播范围之广,文本数量之多,影响力之深远是民间故事中罕见的.以“灰姑娘”故事的母题为基点,从女性角度来探讨“灰姑娘”故事,可以发现其所折射的文化特征,即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价值评价标准及其男性对女性命运的掌控.  相似文献   

10.
《陌上桑》母题的嬗变及其整合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陌上桑》的母题既久远又丰富。大禹与涂山氏在“台桑”遇合的传说、《诗经》中很多诗篇所反映的桑中男女之事及《列女传》中“秋胡戏妻”等故事都是其母题。《陌上桑》的创作避开了前代“桑中故事”的套子,对上述母题作了全新的整合,体现出高超的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11.
明清神魔与历史演义小说中,神仙传授法宝、兵器,是神仙介入凡俗世事的具体体现。“神授宝物”有三种方式;师徒关系多呈现“性别同性对应”;“箭垛人物”王禅老祖的异名、居所变化,是故事口头广泛流传痕迹。宝物功能限度、宝物互制互克和使用禁忌,也被广泛关注。“神授宝物”母题,来自印度古代史诗的母题,经由佛经文学传译进入中土。其偏重在神奇兵器的神仙授予,与道教影响的“天书神授”有关。在明清小说中呈现互动互补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12.
佛经故事中叙事引导角色不限于兔,已形成一种通行的叙事模式。在佛经故事启发下,逐兔与女性,与崇佛脱难等载录,也有某种特定关系。“逐兔”关目在系列作品中,具有某种悬念设立-开解的本功能,母题中的功能是与“兔”这一“标志”联系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灰姑娘”的故事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童话故事之一。最早记录于我国唐代《酉阳杂俎》卷一《叶限》中,后经阿拉伯人传至欧洲。在漫长的发展中,此类故事形成了相似的母题,由于受到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母题下的故事也会存在一些细节上的差异。主要以魏以新译的《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与《酉阳杂俎》中的叶限为代表,从女主人公的态度、神力相助、男主人公行动以及恶势力结局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这一母题故事中所蕴含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金庸小说把动物求医母题与武侠成长独特环境及过程的描写结合,有说服力地呈现了张无忌超凡武功的一个来源。这类侠义人以疗病医伤救助动物,又幸运地蒙“侠义兽”报恩的故事,可能受到西域传来象求医报恩的佛经故事启发。外域佛经故事原本强调的是我佛是多么慈悲,冒险为虎疗伤;而为中国小说误读的母题则突现为接受恩惠的动物是如何讲求报恩,显示了一种强烈的伦理型有意误读的倾向,增加了故事儆世劝善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女传说是“毛人”传闻的一个分支。魏晋服食求仙之风渗入到毛人传闻的“归因”中,早期道教信仰对于先唐该母题倾向起了决定性建构作用。唐代后,母题明显地以毛女回到尘世后的遭遇,否定其回归尘世的选择.显示出传播者对于超世追求的企慕。清人笔下这类系列性老故事,叙述重点则转向了毛女是如何由凡至仙,而又由仙归凡的。  相似文献   

16.
天鹅处女型故事隐含两个禁忌母题 ,它们共同建构了此型故事第二代异文的基本框架 ,对故事的形态结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禁忌母题演示出来的设禁——违禁——惩罚的情节序列 ,其实为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关系的民间隐喻 :人和异类为了“故事”的缘故可以暂时组合成一个家庭 ,但即便在故事里 ,其间的裂缝也不可能任意弥合  相似文献   

17.
以闻音为依据预见及其相关现象,是关于听觉神秘崇拜的一个验证,其作为从印度传来的佛经故事母题,确立了中土闻音预见母题的学构架,在此“六道轮回”观念支配下,动物才在观念与形象世界里,超越了先秦寓言哲理性比况寓托借用功能,切实被赋予了与人同等的地位,总之,佛经故事一再重复的是,人所能达到的,动物也能达到;许多动物不过是人轮回过程中的一个“异相”,唐代王权专制受到挑战,母题演化为政治性预言,明清时代,母题则灌注了忠奸斗争的伦理质素。  相似文献   

18.
异类婚姻是指动物、神仙或妖怪等人类以外的存在物与人结成婚姻.以收集的13篇哈萨克族“异类婚”民间故事为对象,以母题、母题素、人物功能以及行动元理论为依托,从不同角度对其分类,旨在发现“异类婚”故事中的突出问题,并就主人公身份设置、婚姻追求形式、禁忌设置、结局设置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垂死化身与人祭巫术──盘古神话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盘古神话的由来,是人们最感兴趣也是最有争议的中国古代文化之谜。本文根据神话的创作与流传特点,在借鉴国外民间文艺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母题分析法”,对盘古神话进行了研究。文章将盘古神话分割为“宇宙之卵”和“垂死化身”两个母题,集中研究“垂死化身”母题的来历。作者提出:“垂死化身”母题的心理基础是原始思维;它的社会生活经验基础,则是原始宗教中的人祭巫术。文章特别对后一个论点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证。  相似文献   

20.
狐的变形源于古人对狐生物特征的想象,后来又受到“物老成精”观念的影响,使狐的变形更加自由。在唐志怪小说中,佛、道敷衍大量的狐幻化祟人的故事互相诋毁,使狐的变形母题愈加丰富。同时,狐的变形母题和“人犯禁忌”母题结合,表现出禁忌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