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国现代大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并不长,但其中却不乏科学和合理的内容。美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发展至今,经历了殖民地、"证书录取制度"、选拔入学和开放式招生等时期。研究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沿革,有助于发现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2.
科举是我国帝制时代的文官选拔考试制度,自公元605年创设至1905年被废止,运行了1300余年。对于科举运行中暴露出的其在激励教学的同时又必定牵制教学,追求公平的同时不得不损失效率等问题的客观分析与审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教育选拔考试的内在功能性缺陷,公正评价教育选拔考试制度,科学地把握考试改革。  相似文献   

3.
中考既是高中教育的守门员,又充当了社会分层重要的过滤器。中考选拔制度在高中教育高度普及化的形势下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不仅制约了初中教育质量,而且影响了高中教育的发展格局,且中考制度设计自身面临三大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中考更多地扮演了社会排斥功能,是一种强制化的社会淘汰机制。废除中考选拔制度是经济转型、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融合的共同需要。废除中考选拔制度可逐步进行:先废除中考的重点高中入学选拔功能;再废除利用中考成绩进行普职分轨的排斥性分流,变依据学生考试分数分配教育机会的"按分入学"为学生按照个人兴趣需求自愿选择教育机会的"按需入学";同时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使之发挥诊断与检测义务教育质量功能。  相似文献   

4.
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招生政策之所以引起广泛争议和质疑,在新制度主义看来,这跟其合法性不足有关.这种不足既源自于新政策与文化传统的内在紧张,也来自于政策制订过程的机会主义行为.从现实出发,尚可以通过推荐选拔过程的透明公开、调整政策的公共航向、落实后续配套政策等措施以弥补其公共性缺失,从而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小学数学学习评价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其典型特征是终结性评价,着重检查、甄别和选拔。而新课程倡导的数学学习评价,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其淡化了原有的甄别、选拔的功能,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实现学生自身价值。而实现这一目的则主要从教师评价理念、评价的主体和方式、激励方法、评价结果等几方面加以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6.
从2006年至今,复旦大学结合本校"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人才培养理念的内在要求,探索科学选拔创新人才的途径。在改革中,复旦大学一方面试图克服片面的"唯分数论"应试教育的弊端,另一方面不断探索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选才的切实可行的办法。经过多年探索,复旦大学创立了一套"笔试+入学申请+面试"的选才模式。这一模式既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也通过学生在校的实际表现证明了其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推动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育人观等方面引领了社会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近来,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热,特别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看好这个"铁饭碗".因此当前的公务员选拔就显示了其重要意义,目的是为政府选拔出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从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办事水平.新加坡作为主张"精英治国"理念的国家,其在公务员选拔制度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笔者想通过接下来的对比分析对中国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完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美国博士生招生主体的自主性与自律性,分析其相互作用机制,探讨申请制在生源选拔上取得成功的内在因素,分析其对我国现阶段试行的博士生招生申请制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的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国实现"四化"的内在要求;只有合理使用人才,破格选拔人才,大力培养人才,才能实现人才强国,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对人才内涵的理解有四条质的规定性 ,其人才思想的形成分为三个时期 ,是时代需要的反映。尊重培养、发现选拔、使用锻炼、招聘引进、反对浪费与摧残人才是其方法论的内在环节和展开形式  相似文献   

11.
日本大学入学选拔制度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系统介绍了日本当代大学入学选拔制度的演变过程和各种大学入学选拔制度的特点,探讨了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大学入学选拔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知识与信息社会中大学入学选拔制度的内在规律,提出:大学入学选拔制度既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要求的综合产物,也对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当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借鉴日本在大学入学选拔制度中有效应对大学入学竞争、强化高中教育机构与大学教育机构在大学入学选拔中的作用、引导和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大学入学选拔工作等方面好的做法,从而不断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我国的大学入学选拔工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胜任力模型"理论,构建基于思想认识、综合能力、人格特征、内在动机四个层面的高校班级干部胜任力模型,运用笔试、无领导的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及心理测验的方式对竞选者进行考察,可以提高辅导员选拔班干的绩效,为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孔子处在兵燹为害、列国争雄的春秋时期,社会的转型引起了人们对人才的重视,孔子的人才思想自成体系,是其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识到贤才对于治邦安民的重要性,最先提出了"举贤才"的治国方略。在教育实践中,他对人才做了层次类型上的分类,重视对人才的培养、选拔与任用,主张以德才兼备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强调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知人善任、无求备于一人、因材任使。孔子的人才思想奠定了我国古代"任人唯贤"人才思想的基础,对历代人才的培养、选拔、任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今天社会各领域人才的选拔与任用以及学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首席学术领袖,其教育学术背景对其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以115所"211工程"大学校长的基本信息作为样本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中国大学校长的教育学术背景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大学校长的选拔需兼顾本校校友与外校精英、内部选拔与外部选拔,需兼顾理工与人文社科知识背景、博士生教育与教授背景,需注重知名大学求学背景与国际化视野,需关注高等教育科学素养与综合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能够展现学生独特风格的电子作品也层出不穷。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6.
尚勇在第6期的《求是》撰文说,科学认识创新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更新人才观念,创新管理体制,是促使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关键。在人才观念上,要坚持四个不可:(1)不可用选官员的方式选拔创新人才。一是不能在素质上要求那么全面,要重其特长。二是用选拔官员的笔试、面试方法很难甄别出真正的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长选拔可能出现的偏差□王长乐雷声华王长乐/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雷声华/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南京210097)一、选拔观念上可能出现的偏差观念作为人内在的精神价值取向和思维体系的核心,具有发动、维持、推动人某种行为的功能和作用。校长选拔观念...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在中职学校的新生班集体里选拔与培养胜任的班干部,对于建设良好班集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中职新生的特点,按"选拔"、"试用"、"正式任命"、"分阶段针对式进行培养"四个阶段,对新生班集体中班干部队伍的选拔途径与培养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总结出一些科学有效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武汉大学"弘毅学堂"为例,阐述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特点,同时比较分析了部分高校的拔尖学生选拔机制,认为在有效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选拔有发展潜质的优秀学生中,完善选拔机制是关键。经过四年的推进实践,武汉大学第一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本科学生已经毕业,通过对这一届本科生的培养经历进行分析总结,明确了选拔机制的重要性,为后续武汉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实施提供了经验性指导。  相似文献   

20.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是当前的重大政策,有其特定的逻辑内涵。从历史逻辑看,它根源于教育锚定中国社会治理和发展的历史实践;具体而言,在古代中国的"教育—考试—人才培养与选拔—社会治理与发展"逻辑链条中,教育是其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在近些年的"科教兴国—教育强国"逻辑进程中,教育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因素。从价值逻辑看,其政策要义在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具体旨在以人民为中心、以全民为目标、以终身学习为要务。从实践逻辑看,其政策支点在于全面建设教育体系,政策重点是强化"教育供给—教育需求"的衔接度、增强教育体系的内在自洽度、优化教育体系的外在契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