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语用学为视角.探讨语境与话语理解之间的关系,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及心理语境等方面分析了语境在会话含意推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语用学的相关理论,讨论同义、反义和上下义三种语义关系在能够产生会话含意的现实语境中的语义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了言语交际中词汇的语义和语用意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世界第一份《语用学杂志》于1977年在荷兰创刊,这反映了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被确认。经过许多国家学们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许多语用学观点和理论,使人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语言和使用语言。尤其是会话含意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语境理论不仅改变着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和运用,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语言的教与学。本论及某些语用学理论对外语教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Grice提出的理论,人们在日常会话中,总是遵守着一套相互合作的基本原则,即“合作原则”,目的在于有效地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然而人们在实际交往的过程中,又常常违反合作原则,产生会话含意,为语言的理解带来困难。Grice的合作原则仅从微观方面解释了会话含意的产生。本文认为:对会话含意的理解推导,应结合宏观方面,从常识、文化背景、语境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一般含意和特殊含意在会话中的语用问题,目的是通过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及其合作原则的推导,找到一般含意和特殊含意在含意理解和使用方面的普遍性规律,从而建立起一些对言语现象具有语用解释能力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与会话含意学说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给语言事实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功能方面的解释,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意;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弦外之意。运用格赖斯的会话含意学说可进行会话含意的推导,并进而深入地探究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此外,会话含意与话语分析、生成之间也是存在一定联系的。我们可以运用会话含意学说对话语进行分析,提高言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Grice会话含意理论对外语教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语言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信息,根据“合作原则”中的各项准则并结合语境对新信息进行语用推理,解读语篇中有意超越字面意义的隐含意义,强调含意论和语境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副语言交际特征及其文化语境构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副语言——一种非言语交际特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声学语音学、语用学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副语言交际所具有的特殊性、简洁性、幽默性、模糊性含意特征及其文化语境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含意是一种古老的语言现象 ,人们对其的意识、运用和研究有着久远的历史。在我国 ,有关含意现象的讨论最早可见之于先秦时期诸子的著作中 ,魏晋以来的“言意之辨”也涵盖这一方面的内容。从那时候起 ,人们早已把含意看作是一种本体性存在 ,把含意的运用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 ,并对隐性表述和显性表述的关系做出了探讨。因此 ,系统地整理有关的资料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含意本性的认识。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描述和分析。  一、含意及含意本体论  目前 ,含意的内涵与外延都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于古典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着重讨论的是特殊含意 ,即由于…  相似文献   

10.
会话含意的推导和理解是Griee会话含意理论中的重点。人们对会话含意的理解并不只是以会话准则为依据,文化语境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人们在交谈时所遵循的准则可能因文化而异。不论是一般会话含意还是特殊会话含意的理解都离不开蕴藏在社会中的文化土壤。在交际过程中信息意义的获取离不开对整体文化意义的认知。文章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交际的角度分析和说明了东西方会话含意的理解和差异。希望为跨文化交际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田华 《中国成人教育》2006,(10):127-128
副语言——一种非言语交际特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言语行为,也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声学语音学、语用学等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副语言交际所具有的特殊性、简洁性、幽默性、模糊性含意特征及其文化语境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副语言——一种非言语交际特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章从声学语音学、语用学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副语言交际所具有的特殊性、简洁性、幽默性、模糊性含意特征及其化语境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刘银平 《现代企业教育》2007,3(10X):198-199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试图从人的认知特点和过程来揭示交际的规律,而格莱斯首先提出的会话含意理论则引发了有关语用推理和对自然语言的研究。探讨关联理论与会话含意理论之差异,对于解释语用失误与交际失败现象,最终取得成功的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围绕这两种学说的基本理论框架,在理论来源,推理模式,明说和暗含,语境四个方面讨论其差异,最后谈谈两种理论的不足之处,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14.
语境具有制约和解释功能,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其中非语言语境由影响言语交际的主、客观因素构成,有助于确定言语语义信息。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述非语言语境与言语选择的关系,认为:在特定的非语言语境中,交际者的言语选择受相应的语言规则的制约;非语言语境因素制约和解释着交际者的言语选择,而交际者的言语选择则反映出交际的主客观语境特征;在实际交际过程中,非语言语境的各功能常常相互交叉地发挥着作用,并且构成非语言语境的主客观因素同样互相交织,共同影响着言语选择。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交际的手段和工具。人们使语言进行交际时总要结合一定的语境。Crice提出了会话含意理论,Sperber,Wilson提出了与交际、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于此,从语用理解的角度比较英汉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幽默言语是日常话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幽默言语的理解也是言语行为理论应用的范畴之一。为了理解幽默交际中的语言,首先就关联理论中的主要论点对幽默言语的类型和幽默度进行分析,同时论证幽默言语的交际也是“明示-推理”过程。由于在理解幽默言语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认知语境假设,交际者的合理的语境假设对言语形成最佳关联起了很大作用。因此,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假设理论对幽默言语的解释力只有当交际者在“互明”的语境假设下,幽默言语才能发挥作用,取得成功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决定文本内容的选择、文本言语的形式以及言语表达的准确性和艺术性的是语境。语境主要包括文体语境、文本语境、社会语境和作者语境。而教学中没有很好地从语境出发感受语言、体验表达和习得语言,导致"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效果不佳。语文教学要站在语境的宏观高度认识语境、潜入语境、习得表达。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关进语境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18.
人的言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为了更好地理解交际意图,本文试图从语用学中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关联理论及系统功能语法的语境观来讨论语境与交际意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人的言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为了更好地理解交际意图,本文试图从语用学中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关联理论及系统功能语法的语境观来讨论语境与交际意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李婧 《海外英语》2011,(12):315-316,368
从语境的动态化以及关联理论提出的共有认知环境角度考量,语言石化现象可以被看做是动态语境中,创造共有认知环境过程的局部失败而导致的语言学习能力暂时停滞,并认为语言石化现象可以在动态语境中,通过言语、行为等外界因素影响,力争达成以共有认知环境为基础的语言知识预设,从而达到语言石化现象的预防、缓解及遏制。石化现象的解决需要必要的动态语境支持下,适当的客观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