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信息时代,虚拟的网络空间已成为民众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民意聚集而成为蕴藏着巨大社会能量的网络舆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第二次征求意见期间,网络民意如潮.研究表明,《纲要》的制定受到了社会各界极大的关注,众多的教育问题构成了教育网络舆情的主题,官方立场的舆情引导和权威的专业解读并存,建设性的改革发展诉求是教育网络舆情的基调,教育网络舆情的变化呈现明显的"烟花现象"和"七特趋势".积极应对,建立高效而常态化的教育网络舆情监测分析机制,对政府实施重大教育规划与决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滁州学院学报》2017,(3):91-94
做好教育网络舆情分析与监测,研究和处理网络舆情信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教育网络舆情具有周期性但快速发现处理难,教育网络舆情监测队伍人数严重不足,教育网络舆情收集技术和管理机制不成熟,教育网络舆情"防火墙"不断受到冲击。各类学校应通过加强教育网络舆情监测与处理典型案例库建设、建设教育网络舆情监测的骨干队伍、优化教育网络新媒体平台的舆情收集和管理方式、加强各类在校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等路径积极分析与引导教育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结合网络舆情"四阶段"演变模型,抽取教育考试舆情监测体系的相关指标,设计由萌芽指数、发展指数和态度指数构成的教育考试舆情预警模型,并对各指标量化和权重确值,划分舆情预警级别,进行案例实证分析。萌芽指数旨在确定舆情的初始性质和潜在风险,发展指数和态度指数旨在洞察舆情的传播态势和态度情况。该模型为教育考试网络舆情的发展状态判断、网络态度判断和风险预警判断提供了客观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对"90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产生多方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工作理念跟方法、网络舆情监测以及网络危机公关处理等方面.本文探讨了如何积极应对挑战,加强"90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引导机制,改进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等几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考察近几年国内教育招生考试网络舆情的典型事例,并结合C省2022年教育招生考试网络舆情现象的分析,认为:由于教育招生考试关系着广大考生切身利益,公众对教育招生考试的关注点往往伴随网络舆情的风险;认识教育招生考试网络舆情风险,就需要抓住舆论主要场域、考试项目利害性、考务组织全过程、招考政策新规等几个重要关联点,以及对教育招生考试舆情高敏感性给予足够重视。提出以思想建设、机制建设、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抓手,进行舆情治理思维创新、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完善优化、舆情风险防控能力和政策前瞻性宣传解读能力提升,以及舆情工作专业化水平提高的教育招生考试网络舆情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网络自媒体海量舆论信息转发、情感两极分化、谣言混杂等极易引发网络舆情事件,对网络舆情监测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现有教学中普遍缺乏综合实验这一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网络舆情监测综合实验方案。首先,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引导,确立了实验教学目标,规划了实验内容框架。然后,详细设计了从舆情文本获取到预处理,从主题挖掘到以基于变换器的双向编码器表征(bidirectionalencoder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 BERT)大模型为核心的情感分析、谣言检测等一系列实验模块。最后,使用网络舆情监测实例展示了实验效果。教学实践表明,实验方案能够使学生深入掌握网络舆情监测基本流程和实操技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的逐步普及,互联网已成为国家教育考试舆情传播的主要途径,成为影响教育考试公平、安全和平稳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提升自媒体时代国家教育考试网络舆情治理能力,通过分析自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特点和演变规律,提出国家教育考试网络舆情治理模型。在构建教育考试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由协同治理、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应对处置、宣传教育和安全管控6个部分组成的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构建高校舆情监控机制是加强高校管理、营造和谐校园的有效保障。将高校危机的"监管"与"疏控"结合起来,形成舆情监控的立体化常态长效机制,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现实需要,是提升现代大学校园建设管理水平的时代要求。为此,高校需要系统推进课堂舆情教育与网络舆情教育,协同做好舆情监测与舆情控制工作,实现多中心主体协商参与等多个维度的密切配合,切实提高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和处置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网络舆情的形成教育舆情研究是指社会公众对共同关心的教育政策事件现象和问题,公开表达出来的言论和意见等信息进行汇集分析,并作出科学判断的过程。一直以来,由于舆情信息的采集工作过于繁杂,教育舆情的深入研究进展缓慢。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众多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出现,互联网舆情的监测和研判异军突起,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朝阳行业。因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I-space(信息空间)模型对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和产生根源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它由舆情发布者指标、舆情要素指标、舆情受众指标、舆情传播指标以及区域和谐度指标五个指标群构成,分别展现舆情的地理分布、来源、传播渠道以及舆情内容的性质和受众的反应。同时针对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及预警预报,研究了不同指标的量化方法,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为更加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舆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通过网络广泛地征求民意,真正做到了"问计于民".专家则针对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等十大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择校问题根本是教育公平"、应追求"绿色升学率"等建议.因而,做好舆情应对是帮助民众理解<规划纲要>、有效引导舆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教育反腐舆情的界定和舆情分析关键技术,结合案例,从相关数据采集、统计及分析三个层面对大数据环境下基于SPSS的教育反腐舆情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立一年之计,迎教育新春。"2021年的"立春"节气,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2021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总结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的工作,分析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任务,安排部署2021年工作。一、2020年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突出成效,"十三五"实现圆满收官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相似文献   

14.
杨江  侯敏 《现代语文》2010,(7):13-17
进行语言文字舆情的监测和分析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工作往纵深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本文对语言文字舆情作了简要论述,在定义语言文字舆情概念,说明语言文字舆情的构成要素,探讨语言文字舆情信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文字舆情监测系统方案,并重点讨论了第一模块——语言文字舆情信息汇集子系统。语言文字舆情信息的汇集渠道宜以网络为主,在范围、内容、形式、时间和方法上应遵循相应的原则。本文还提出了一个确定语言文字舆情信息汇集范围的思路,简述了汇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语言文字舆情信息源的确定方法正确,覆盖范围较大,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情具有自由发布、传播和隐蔽等特点,这使得传统的信息检索技术很难直接应用到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中。通过深入研究网络舆情的相关技术,提出了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框架。围绕着论坛爬虫这一核心技术,分析了论坛网站的结构特点,并构建了论坛网站的层次模型,实现了对不同论坛网站的抓取。这种基于层次模型的爬虫技术兼顾了舆情信息采集的广泛性与特殊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论坛爬虫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校园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而教育系统历来是敌对势力渗透和破坏的重点。及时监测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将有效地确保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校园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旨在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7.
校园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而教育系统历来是敌对势力渗透和破坏的重点。及时监测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将有效地确保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校园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旨在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胡燕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0):118-122,131
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是新媒体时代促进城市管理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应根据城市管理网络舆情的独有特点,在适应其形成演变规律和总结分析不同舆情应对模式效果的基础上,抓住时间节点和应对方式这两个关键点,统筹建设监测与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9.
廖丽宁 《时代教育》2012,(15):21-22
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种特定形式,网络舆情对高职高专"90后"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网络舆情的特征、网络舆情对高职高专"90后"学生人生观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高职高专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20.
2020年底,一个确诊新冠的成都女孩被人肉、被污名、被骚扰,迅速引发了舆情。不过,成都在这一舆情事件的处置上打了一场漂亮仗。首先,感染新冠的姑娘放下身段,向公众道歉,展现出谦逊温和的个人素养,赢得公众好感。紧接着,官方、媒体和民间表现出了超正的“三观”,警方查处泄露个人隐私的网民,官方表态制止网络暴力。这样一个成功的案例,给教育系统处置涉校舆情事件带来不少启示。当前,教育也是舆情频发的重点领域。学校的一点小矛盾,只要发到网上,极易引发关注;班级的一点小麻烦,如果引起家长群的讨论,没过多久就会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