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献省  腾飞 《中学理科》2000,(10):37-37
1.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少于4个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辨析:这句话是错误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元素如氢、硼等属于非金属元素,氦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相似文献   

2.
一、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二、形成原因分析1.比合物形成的原因由于大多数元素(希有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尚未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因此在一定条件下都有通过得失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而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正是由于这种趋势引起了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化合物。2.活泼金属和非金属间易形成离子化合物活泼金属是指由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1-2个的原子所构成的金属(如K、Na、Ca等);活泼非金属是指由最外后电子数一般为6—7个的原子所构成的非金属(如O。、CI。、F。等〕。由于活泼金属的原子的最外层电…  相似文献   

3.
一、一般规律: 1、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中B—At对角线左下角,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中B—At对角线右上角;金属元素大多数位于周期表中s区、d区和f区,非金属元素大多数位于周期表中P区;每一周期多数从碱金属元素开始,惰性元素结尾。 2、金属原子柱外最外层上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非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上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 3、元素原子一般由核内质子和与之等量核外电子,及不一定与之等量的核内中子构成。 4、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元素所处的周期号数,对主族元素讲,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元素所处的族序数。  相似文献   

4.
化合价是元素的一个重要性质。只有记住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才能正确地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下面介绍几种巧记元素化合价的方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联系原子结构特点记忆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数而显正价,且最外层有几个电子其对应元素就显正几价。例如,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形成化合物时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而使镁元素显十2价。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数B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当它与金属元素相化合时…  相似文献   

5.
1.化合价本质的运用〔例1〕某金属元素A的原子第三层电子数为3,某非金属元素B的原子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2个电子,则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应为()A.AB2B.A2BC.A2B2D.A2B3解析:根据题意,第三层有3个电子的金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3,最外层3个电子(小于4)易失电子,显正价,故A为正三价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第三层比第二层少2个电子,则表示第二层排满,第三层未排满,核外电子数2、8、6,最外层6个电子(大于4),易得电子显负价,故B为负二价非金属元素,故化学式为A2B3。点拨:化…  相似文献   

6.
元素性质与元素的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它们间的关系为:1.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任何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和简单离子都属于同一种元素。如Mg和Mg2+,尽管它们的电子层结构不同,但它们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因而属于同一种元素。2.原子的是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一般来讲,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表现为金属性;最外层电子数多于或等于4个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表现为非金属性;最外层…  相似文献   

7.
元素推断题涉及的元素通常是核电荷数在1~18之间的元素。推断的主要依据是:原子结构、元素存在、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本文拟从以上三个方面介绍此类推断题的“题眼”与题型。-、根据原子结构推断1.题眼(1)氢原子:电子数最少的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的原子,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的原子,阳离子只有一个质子,最简单的原子。(2)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I。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C。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He\C、S。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原子有O。次外层是最外层电子数2信…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学生在元素及化合物的易错考查点进行分类归纳,找出问题的症结,研究其对策,逐步减少"盲区",从而达到巩固基础、提升解题能力的目的.一、进入真假命题的迷糊圈例1下列关于非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常温下呈气态的单质都是由非金属元索组成的②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以和水发生化合反应③非金属元素都是主族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或等于4④因为非金属元素具有得电子的能力,其单质均不能作为还原刑⑤溶于水生成酸的物质一定是酸性氧化物⑥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  相似文献   

9.
化合价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书写化学式的基础。要学好化合价知识,必须掌握六个方面的问题。一、化合价的实质除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外,其余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7个,都有通过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而达到稳定电子层结构的趋向。为了形成稳定的结构,各种元素的原子必须按一定的数目比相互化合,否则就不能形成稳定化合物,这种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所表现的性质,就是化合价。要注意:l)化合价是对元素而言,不能说成原子或离子的化合价;2)化合价与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二、化合价的确定化合价的数值及正…  相似文献   

10.
解析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12,X元素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易失去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化合物为+2,故X为金属元素,它的最外层未达8个电子(氮为2个)的稳定结构,它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XCl2.  相似文献   

11.
一、周期表中常见的不一定1.不一定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例11H无中子.2.有质子的微粒不一定有电子,例H^+.3.原子最外层4个或4以上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例第ⅣA族Pb、第VA族的Bi是金属元素.4.第一主族元素不一定都是金属元素,例H.  相似文献   

12.
在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里,约4/5是金属元素,多数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以下电子,表现出共同的化学性质是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变成金属离子,显示出较强的还原性.但由于各种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很不相同,因此,金属活动性也大不相同.一般地说,金属活动性是指金属单质的一  相似文献   

13.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原子的性质。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原子核对外围电子的吸引力就越小,越易失去电子,该元素的金属性就愈强。反之原子半径小、最外层电子数多的金属元素,原子核对外围电子的吸引力大,难失去电子,该元素的金属性就愈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愈强。反之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弱,该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弱,依此可以从下列八个方面来确定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之强弱。  相似文献   

14.
对短周期元素的推断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下面从几个方面对短周期元素进行总结,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一、位置与结构(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是(1_1H),质量最轻的元素是氢(1_1H).(2)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是H、Li、Na.(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是He、Be、Mg.(4)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是...  相似文献   

15.
化合价自述     
我叫化合价,我这个家庭就只有孪生姐妹两个:一个是正化合价,另一个是负化合价。在初中化学中,我处在一个关键的位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没有了我,你就难以理解化合物的形成,难以理解化学反应的进行。你想知道我的身世吗?听我慢慢道来。你已经学习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在核外电子中与我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它可是我的生身父母哟。我的诞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离子化合物中,另一种是在共价化合物中。先说说在离子化合物中我是怎么诞生的。你知道,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它们易于失…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发生变化。为了简便起见,化学中常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相应的式子叫做电子式。一、原子的电子式原子的最外层有多少个电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周围画多少个小黑点"·"或小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有成对电子和单电子之别,写原子的电子式时,应使元素符号周围各个方向的电子尽量均匀分布。严格地讲,成对电子要排在同一个方位上,单电子分别排在不同的方位  相似文献   

17.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外围电子的数目及其所处的状态有关,亦即与外围电子结构有关。元素的外围电子结构不一定是最外层的结构。主族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结构就是最外层电子结构,而副族元素的原子外围电子结构包括最外层和最后一个电子填入的原子轨道,其中d区元素的原子外围电子结构包括最外层和次外层占有电子的d轨道,f区元素外围电子结构还包括倒数第三层占有电子的f轨道。如氯原子的外围电子结构是3s23p5,铁原子的外围电子结构是3d64s2,铀原子的外围电子结构是5f6d17s2。1周期系中各族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供电子的顺序。若原子的外围…  相似文献   

18.
答:金属元素的特点是在常温下一般都呈固体状态,但为什么只有水银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呢?对这个问题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科的御园生成教授解释说:在金属元素中,只有水银的原子和原子的结合弱。原子之间结合的强弱取决于每个原子中的电子结构。原子是以原子核为中心,而电子则是按各自的轨道独立地运动。电子从接近原子核的轨道开始按其规定数有序地进入轨道。纯金属晶体是由相同的金属元素构成的,位于轨道最外侧的电子脱离原子后就被相关的原子所共有(金属结合)。一般情况下,当金属结合在最外侧的轨道具有呈半满状态的电子结…  相似文献   

19.
题1 有原子核电荷数均小于18,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B、C、D.元素A与C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元素B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元素C、D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是元素A、B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的3倍.A是,B是____,C是____,D是____(一律写元素符号).  相似文献   

20.
元素推断类试题是中学化学中物质结构中的一类重要题目类型,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常考内容,为了更好的应对这一重要题型,下面将其重要知识和常见解题方法总结如下.一、推断元素的常用思路(如图1) 例1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