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清代中叶特别是乾嘉考据学派之后,实学蔚为一时风潮。在改造、发挥朱熹理学"数乃是分界限处"以及总结、融会易学象数和义理两大解释传统等基础上,我国清代学者安清翘提出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矩",以之作为理解和把握世界的出发点,并贯融于其数学、天文和乐律的研究之中。文章首次对安清翘的科学思想进行了探讨,发掘了"矩"的实证、数学化以及机发论的特征,认为"矩"的世界观是从"理实交融"到"理数合一"的自觉跨越,相应的"絜矩"的方法论是对传统"格物"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2.
在古文教学中应挖掘作品的生命意识,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层次,由品文而悟道,把审美与育人结合起来,即坚持文道合一。  相似文献   

3.
正1866年,清朝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恭亲王奕上奏建议在京师同文馆中设立天文算学馆,招收科举考试出身的低级别官员入馆学习。这一建议立刻引起了以理学名家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的强烈反对,"立国之道尚理义而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而不在技艺"。倭仁希望中国传统的理义道德与西方势力的渗透相对抗,这实质上是清朝落后的生产力与西方先进生产力之间的对抗。今天看来,倭仁的这一坚持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优越性。但事实  相似文献   

4.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道"的范畴,与老子的"道"都是对传统天命观的批判。我们认为庄子对"道"的认识层次的划分是理解庄子"齐物"与"无待"的钥匙,他对"道"的认识层次的划分与他对无待的逍遥的追求在致思路径上紧密相连。我们就是围绕这一核心关系,来审视庄子对人的认知以及人生和社会是如何认识的。  相似文献   

5.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云 《科教文汇》2012,(15):102-103
"理实一体化"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独有的特色。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本文主要从职高数学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出发,分析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职高数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政治秩序的重建是南宋社会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学》中所提供的"内圣外王"之道为朱熹对政治秩序的思考提供了原始材料。朱熹通过对《大学》的分经分传,移文补传、重新注解等处理,成功将《大学》理学化。重建了以"格物致知"为枢纽向内开出囊括诚意、正心、修身在内的"内圣"之学,向外推展开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之学的政治哲学;同时在《大学》的理学化过程中完成了理学的权威化。  相似文献   

7.
蔡锦红 《科教文汇》2010,(35):58-58,60
通过考察文学作品,从杜甫始,始用"黄花"代菊花。到了宋代,杜诗的影响越来越大,用"黄花"代指菊花在宋代文人作品中很多,人们也开始欣赏菊花的高贵品质。随着宋代程朱理学的确立和广泛传播,社会上卫道者对女子们"贞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菊花就和闺中女儿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太极拳这一名称蕴含了自然之道和太极之理,表明大自然太极拳从太极这一逻辑起点出发,以养生为本,提倡天地人合一的理念,追求形神一体、精气神相生相合,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中原 《科教文汇》2011,(14):67-67,69
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的过程,在北宋新儒学运动的过程中,"理一分殊"哲学命题的提出是其重要的理论成果。本文尝试立足当时的文化背景,从三个方面展开省思,进行追溯、剖析,以期对"理一分殊"哲学命题的发端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相似文献   

10.
如今,社会上除了富二代、穷二代、官二代、商二代,又出现了一批"文二代"。所谓"文二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坛"父子兵",即父母是搞文学的作家,儿女也走上了文学之路。  相似文献   

11.
张丹清 《科教文汇》2011,(7):140-140,149
笔者结合工作经验,提出的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坚持“早启蒙”、“早选苗”、“早培养”的工作思路,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菁菁 《科教文汇》2011,(35):58-59
宋初"晚唐体"一派诗人虽然普遍都有学习姚贾的倾向,但是他们的诗风与姚贾并不尽相同。毕竟宋初的文化背景和晚唐相比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宋初"晚唐体"诗人比起贾岛、姚合,他们的生活态度比较安贫乐闲,诗风和情趣比较冲淡闲逸。因此,"晚唐体"一派诗歌的艺术渊源,似乎可以从姚贾更进一步地向前推溯,上溯到韦应物、刘长卿甚而至于盛唐的王维、孟浩然。  相似文献   

13.
樊瑶 《科教文汇》2014,(11):107-109
散文《荷塘月色》是我国近代白话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其语言优美隽永,文体风格独特。李明所译的《荷塘月色》是目前公开发表的最新的一个英译本,且相关研究比较少见。文章试图从文体学的视角,从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对李明的《荷塘月色》译本进行赏析,探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对散文翻译中文体风格再现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做中学"就是在科学教育中,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将"做"和"学"、"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的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学习方式。"做中学"特别强调六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实验记录——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15.
张惠丽 《科教文汇》2011,(24):54-54
EDA技术这门课程是我院电气工程系各个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学习protel 99 se软件的使用。该课程是我系学生学完《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课程后要学习的用于绘制电路原理图并设计印制电路板的典型软件。本文阐述了该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黄群昌 《科教文汇》2012,(27):43-44
作为师范生必修的重要专业课之一,一方面,"小学教育学"使师范类学生掌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所必须要具备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小学教育学"还使师范类学生初步具备小学教育教学的能力,其对培养师范类学生的从业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学"在教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教育学"教学现状的影响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闽敏 《科教文汇》2011,(23):56-57
《修竹篇序》是陈子昂的诗歌理论纲要,也是唐诗革新的著名宣言。短序主张"兴寄"和"风骨",一扫齐梁以来的宫廷形式主义文风。《登幽州台歌》、《感遇》三十八首等便是陈子昂践履自己诗歌理论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8.
老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生于约公元前571年,他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探讨。老子认为世界万物是按照道来运行,这个道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它既生养万物却又令人不易察觉,是万事万物运行的特定方式。赫拉克利特生于约公元前540年,是与老子同时期的古希腊思想家。关于世界的始基、本原,赫拉克利特相信世界是按照“逻各斯”运行的。他认为万物处于流动状态之中,但是变化是根据一种不变的规律发生的,并且这种规律包含了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但是这种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作为一个整体创造出了和谐。对中国古代的老子与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上的横向对比,意义在于做到更加客观、历史地理解什么是“道”与“逻各斯”,继而了解两千多年前,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哲学家,探讨的同一个话题---宇宙的生成与运行的形而上的命题。以及这一命题对人类认识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金柱 《科教文汇》2011,(24):123-124
课堂是思想与思想的激烈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真诚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精彩对话,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用热情、汗水和生命去拥抱。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应该秉承"用活"教材、"激活"情感、"教活"学生的教学理念,借着新课改的东风努力优化教学,让学生真正"能动"、"会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