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顶尖男子网球选手每局第一分的技战术特征进行探究和总结。结论如下:1)发球及抢攻:外角发球结合抢攻空当的调动是主要战术,内角发球结合抢攻对手反拍位的弱点攻击是次要战术。第二次发球及抢攻战术以中路发球结合击打对手反拍位为主;2)接发球:遵循"球往哪里来,就回哪里去"的原则。接中路发球的回击变线率最高,一般以回击对手反拍位为主;3)相持段:攻击对手技术弱点是相持阶段的主要战术,纵横调动则是次要战术。击打对手反拍位在相持段的使用率均值高达48%;4)得分的技术结构中,包括正手击球和侧身攻在内的正拍进攻是主要得分手段,两项技术的得分贡献率之和为58%。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单打主要是靠耐久力、击球方式、奔跑能力和 精神意志力,那双打比赛获胜的诀窍却不同于此。首先配合的两个人要处于正确的位置,这样才能完成他们获胜的一击。同时,双打比赛不包含多种多样的击球,你甚至几乎不需要作过多调整。只要上网、截击,将球打过去就能得分了。在双打比赛中,你很少会与对手打来回球,但你一定要打好每一个球。双打中你要掌握好下面五种必不可少的技术:1外角发球 在双打中发球采用外角落点,比单打中这样发球能给你更多的机会。原因是你用不着独自负责照顾整个场地。你可以站到发球中心线与双打边线之间一…  相似文献   

3.
有问必答     
《网球天地》2013,(2):131-131
黄欢:怎样判断对手的发球是内角还是外角?还有,如何找出自己的最佳正手击球点? 梁双强:要想判断出对手发球的落点,首先要观察对手的发球特点和习惯。很多选手发球的隐蔽性不是很高,抛到身体的右前方通常是一区的外角和二区的内角(这样比较容易发出侧旋球),抛到身体的左后方一般是一区的内角和二区的外角(是要加上旋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赛雷亚·威廉姆斯与WTA2012-2014年终总决赛优秀女子单打网球比赛的技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S-威廉姆斯发球局中内外角得分率明显高于对手,得分率依次随拍数增加而增加。破对手发球局中,对手发球落点比较集中某一区域,S-威廉姆斯在拍数3-5和大于10拍两阶段得分率高于1-3拍和5-10拍。被对手破发球局中S-小威廉姆斯得分率较低,失分主要集中在前5拍。破发球局中得分率主要来源于S-威廉姆斯的制胜分和对手的失误,Ace球数高于对手,平均每局双误数量明显低于对手。表明S-威廉姆斯属于传统的底线型打法选手,发球成功率较高,正反手击球稳定性较强,主动得分能力表现出色。发球技战术变化较多,能够充分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发球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穆雷平局决胜局技战术策略的优势与不足,为我国职业网球竞赛训练提供启示。方法采用录像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从角度、线路和区域视角对穆雷20132016年度9站硬地赛事平局决胜局的技战术运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平局决胜局发球角度中,穆雷一发比例为外角、内角、追身,二发趋势为追身、外角、内角;发球抢攻战术中,三角度(内角、外角、追身)发球抢攻对手反拍位为总的战术意图;接发线路中左区以回击对手中路底线区比例最高,右区则以回击对手正拍和中路底线区两侧为主;得失分技术中,得分能力最强的前三项技术是反拍、发球、正手技术;失分率列前三项的技术为正手、接发球、反手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1年李娜参加的三大满贯赛事中发球、接发球、相持球、网前技术等竞技表现进行分析,总结李娜在不同类型场地技战术打法特点。结果表明:李娜在三种场地一发落点分布相似,以内角和外角为主,中路发球较少。在平分区一发主要发向外角,且得分率最高,二发以中路和内角为主;在占先区一发主要发向内角,其次是外角,中路发球使用最少,二发主要是外角。三次大赛李娜接发球赢球率分别为:澳网>法网>温网;接发球的落点与角度较好且具有攻击性,接发球质量明显好于对手。其底线相持球能力较强,技术越来越全面。  相似文献   

7.
当我在教学生们切削发球时,他们会想象出一记外角发球滑离球场,将对手拖出场外,或是直截了当的ACE球。虽然传统的"开罐器"式切削发球是很普通的一种切削,但我教的这种发球在占先区(对右手持拍选手来说)和平分区(对左手选手来说)同样有效。我将这种发球叫做大力切削发球。本质上,这是一记带有更多力量的、结合侧旋与上旋的、发向"T"点的球。混合了侧旋和上旋的发球不但力量十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它能让球像切削发球那样略微向左运行,同时也向上跳离对手的击球区域。这给对手较少的接发球选择,因为他们不得不在很高的位置击球,同时要在球场中路制造角度也不是简单的事情。结合了上旋和侧旋的发球,可以是力量与安全性兼顾的有效发球。  相似文献   

8.
你想比赛胜利吗?那你就必须加强发球练习。发平击球、侧旋球和上旋球的基本课程职业高手的发球范例改进一点就能得分提高发球的要点和启示在比赛中,发球是惟一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而不会受对方任何影响的一种进攻技术。发哪种类型的球,要根据场上情况做出决定。因为发球有两次机会,所以一发时应以进攻为主导思想争取得分,毕竟强有力的发球可以更直接地得分,拥有强大的发球足以使胜利的天平向你倾斜。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羽毛球世锦赛女单决赛的技战术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李雪芮的发球稳定性弱于马林,连续得分能力强于对手,李雪芮的挑球技术和马林的高远球技术使用率最高,在相持球和多拍球阶段中李雪芮的失分数均高于对手。建议:在新周期备战中进一步完善各类击球技术细节,提高多拍击球的稳定性和降低非受迫性失误率。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17,(12):1090-1093
目的通过对四大满贯1/8决赛至决赛共43场比赛,对运动员发球速度、角度、进球个数和得分个数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发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优秀男子网球选手发球速度、角度、得分率进行研究。结果一发平均速度大于与二发平均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发外角和内角速度无显著性差异而与中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二发速度与角度无显著性差异。一发外角得分率和内角得分率大于中间得分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二发得分率不同的区域和角度均无显著性差异。从发球数量上看,不同区域一发发球角度优先选择外角和内角,二发平分区首先选择外角,二发占先区发球首先选择中间角度。结论网球发球不同的落点、速度和得分率直接影响发球的效果,快速的发球速度可以提高发球得分率。  相似文献   

11.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sources of visual information used by highly skilled tennis players in anticipating their opponent's shots. In Experiment 1, motion analysis of the strokes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motion between the racquet and forearm was different between the ground strokes and lobs, but there were no reliable kinematic differences when shot direction was varied. In Experiment 2, 12 skilled tennis players observed the opponent hitting strokes in a normal video or in a point-light display with different segments occluded. Players' anticipation accuracy was not degraded by the use of the point-light display. Occluding the racquet and forearm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participant's ability to determine the type of stroke produc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15届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6个对手全部比赛的篮球技术统计,找出中国队在大赛中遇强队时表现差的原因。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果:(1)中国队在比赛中篮板球、盖帽占优势;(2)中国队在比赛中罚球总数少于对手;(3)中国队在比赛中助攻少、抢断少、失误多。结论:中国队仍是世界强队之一;中国队以姚明为核心的战术贯彻不彻底;中国队自身“小、快、准、灵”的特点丧失;队员基本功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3.
26届乒乓球世界杯波尔与王励勤主要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波尔参加26届乒乓球世界杯对王励勤比赛的主要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找出其优势所在及不足之处, 即:波尔整体技术实力低于对手,但发球、接发球、接球后抢攻质量高于对手,主动相持局面较对手多,对尾局出现的战机球及关键局的控制与把握能力较对手强。  相似文献   

14.
26届乒乓球世界杯波尔与王励勤主要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波尔参加26届乒乓球世界杯对王励勤比赛的主要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找出其优势所在及不足之处,即:波尔整体技术实力低于对手,但发球、接发球、接球后抢攻质量高于对手,主动相持局面较对手多,对尾局出现的战机球及关键局的把握与控制能力较对手强.  相似文献   

15.
巫国贵  郎贺  李治 《辽宁体育科技》2012,34(2):77-78,85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赛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李娜参加本届法网的全部单打比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一发得分、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破发机会、破发次数、制胜分及总得分均优于对手,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是李娜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发球速度与欧美等运动员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澳式站位特点与比赛中的运用时机分析,使网球双打比赛更具多变性与灵活性。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对澳式站位在网球双打比赛中的技战术分析研究。在发球方领先时,在1发发球稳定且有力前提下,更多的使用澳式站位的战术可以打乱对手的战术使对手心态出现波动;发球方处于在比分落后时,需慎重的使用澳式站位战术;比分平分且发球方有稳定1发发球时,在常规分平分使用澳式站位战术能使发球方更有侵略性并赢得比分。  相似文献   

17.
采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2伦敦奥运会中外女排接应二传基本情况、得分手段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平均年龄正处于竞技排球黄金阶段,身体形态、网上高度及绝对弹跳力方面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均具有优势。发球上,中外女排接应二传得分均是采用跳飘及上手飘,但得分效果不及交手队;拦网上,得分均是来自拦前排强攻的球;扣球上,快攻是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得分的主要手段,而交手队主要以前排强攻得分为主,中国女排接应二传的前排强攻得分效果与交手队相比,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8.
坐式排球的拦发球技术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男子坐式排球队的研究,提出了在坐式排球中运用拦发球技术的可能性,并认为坐式排球拦发球的作用主要是有效地遏制发球的攻击性。此外还对拦发球的取位、拦发球的技术、拦发球情况下接发球取位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双正双发持拍选手巴托丽2013年温网7场比赛中发球轮次、接发球轮次、相持阶段、关键分技战术与对手表现情况对比分析,发现:巴托丽因受身体素质及持拍方式的影响,第一发球速度不快,ACES球不多,接发球在1区内角及2区外角相对能力不足,底线抽球得分能力不强,非受迫性失误多,但是通过有效训练及良好的心理状态、较高的运动智能有效的补偿了技战术的不足,创造了双正双方持拍选手获得温网冠军的历史奇迹。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elucidate the movements requiring greater trunk accelerations and its frequencies during badminton games, and compare the acceleration components among such movements. Trunk acceleration was measured using a triaxial accelerometer during badminton games. The moments that generated >4 G resultant acceleration were extracted, and movements consistent with the extracted moments were identified. We calculated the extracted movement ratio and frequency and compared the resultant, mediolateral, vertical and anteroposterior accelerations between the top five extracted movements. There were 1,342 movements that generated >4 G [mean, 7.72 (95% confidence interval, 7.31–8.14) cases/min]. The top five movements were lunging during underhand strokes with the dominant hand side leg, landing after overhand strokes on the dominant and non-dominant hand side leg, and cutting from a split step using the dominant and non-dominant hand side leg. Landing on the dominant hand side leg had a greater resultant acceleration than the other movements and had the greatest impact during the badminton game. Lunging during underhand strokes on the dominant hand side leg had greater mediolateral acceleration than the other movements. These results reflected the properties of badmint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