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玉盛 《内江科技》2009,30(4):103-103
通过对新处理西斜坡大连片三维的精细构造解释,重新输理了断裂体系,充分落实了阳1、阳2、程1、阳6、桃4等圈闭,建议实施了阳1-4、阳2—1、程1-2等17口滚动开发井,成功率88.6%,累计新增含油面积1.3km^2,新增地质储量126×10^4t,新增动用储量20×10^4t,阳2块新发现E1f3^1、E1f3^3、E1f2^2灰岩三套含油层系,程1块新发现E1f2^3砂岩含油层系。通过滚动开发实践,总结了一套适合复杂构造带及“小、贫、散”地区滚动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桂芬 《内江科技》2009,30(3):94-94
沙二段是小营油田一个重要的勘探开发层系,沙二段油藏具有储层薄,埋深浅,储层物性条件好,油井产量高,不需要压裂改造即能生产的特点,是比较优质的储量,在梁203-10块的岩性油藏滚动勘探中,本文采用以区域油藏评价、精细储层描述技术和水平井滚动开发为步骤的滚动勘探序列,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增储上产的目的使滚动勘探开发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勘探开发模式,同时,滚动勘探开发也有益于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小断块油田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一直以来是勘探开发的难点地区。本文以许庄油田滚动勘探工作为例,阐述了在复杂小断块油田中滚动勘探开发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做法,希望对复杂小断块油田的滚动开发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燕华 《内江科技》2014,(3):123+135-123,135
<正>1油藏类型分布状况东胜公司工区分布在东风港、大芦湖、潍北等24个油田,含油面积321.2×104 km2,探明地质储量24724×10 4t。从油藏类型来看,储量资源以低渗透和稠油油藏为主,这两类油藏探明储量占总探明储量的81.4%,动用储量占总动用储量的76%,其中低渗透探明储量11226×104 t,占45.4%,动用储量5962×104t,占38.4%;稠油探明储量8908×104t,占36.0%,动用储量5825×10 4t,占37.6%。  相似文献   

6.
全宏 《内江科技》2014,(6):49-49,68
本文以乐安油田草13沙四薄互层稠油油藏为例,对水驱转热采开发井网、技术政策界限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部署了草13沙四水驱转热采开发方案,动用地质储量490×10 t,预测方案实施后前三年平均单井产能5 t/d,新增产能7.8×10 t,15年累积增油97.7×10 t,全区提高采收率12.56个百分点。4 44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复杂断块油田及其滚动勘探开发的概念、地质特征和类型,指出了断块油田的合理开发程序,滚动开发的特点及其总体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8.
类比法在潜江凹陷岩性油藏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朝明 《内江科技》2008,29(6):88-89
勘探地质主要包括勘探思路和勘探技术两方面内容,现在的勘探工作者过于强调勘探技术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勘探思路的总结。类比勘探法是最有效的勘探思维方法,本文阐述了它的含义、一般做法及在滚动勘探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乐安油田从1990年投入建设开发,开辟了11个开发单元,累计动用含油面积42.95Km2,动用地质储量4580×10~4t,总井数已达731口,1994—1997年年产量保持在120×10~4t以上,是胜利油田最大的稠油生产基地。10年来,乐安油田曾发  相似文献   

10.
杨平  蒲玉国 《内江科技》2012,(4):159-160
据东营凹陷南斜坡丰富的钻探资料与多年勘探实践,系统总结了该区主要含油层段沙三段浊积岩油藏的沉积特征,建立了该层段浊积岩油藏的沉积模式;该模式认为沙三段浊积岩沉积类型可分为深湖环境下的复式浊积模式及半深湖环境下的远岸浊积模式,其中复式浊积模式研究程度较低,应是目前重点勘探的潜力类型。应用该模式,通过对樊142块沉积相、储渗体系等综合地质研究结果,及时开展滚动试油与储层评价等工作,取得了西扇电测解释4层4.6m干层井-樊142-1-5压裂试油初自喷日产油54.8t、电测未解释储层井-樊142-1-x6试油(后压裂)也获工业油流等显著的增储上产效果,探明储量"三级跳"目前达到440万吨,由此高效滚动勘探发现并探明该优质高产浊积油藏。总之,该研究成果对于东营凹陷等我国东部湖相区隐蔽岩性油藏滚动勘探领域的拓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魏艳春 《内江科技》2014,(6):58-58,55
本文通过几个滚动勘探成功的实例,说明"三老资料"复查工作不仅仅是老区勘探的一项基本手段,更是在老区勘探面临瓶颈的现状下,只有依托精细的"三老资料"复查,综合各种数据,深入地质研究,才能发现新的潜力点,并且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寻找到新的突破口,为老区滚动增储上产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罗家鼻状构造沙河街组不同层位进行连片成图,重点开展了低序级断层的描述、沉积相研究、相控储层预测,按照隐蔽油藏研究的思路进行研究,获得了成功。在老区周边探明储量500万t,说明勘探开发多年的老区通过精细研究,仍然具有非常广阔的滚动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石油污染是在石油的开采、运输、装卸以及加工利用时,出现石油泄漏、排放而造成的污染。现今社会中,石油每年的总产量大约为22×10~8t,陆地油田生产的数量约为17.5×10~8t。每年仅石油污染就有8×10~6t进入到环境中。当前,石油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本文就石油污染危害以及治理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伟茹 《内江科技》2011,32(7):128-128
束鹿凹陷位于冀中凹陷的南部,束鹿凹陷总生油量10.36×108t,聚集量(0.956~1.434)×108t;总生气量2953.5×108m3,气聚集量42.76×108m3。目前凹陷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61×104t,天然气3.7×108m3,仅占总聚集量的20%左右,剩余资源量还很大,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本文通过对已发现油藏分布特征的总结,并结合前面对成藏要素、成藏模式和成藏机理的研究成果及认识,分析束鹿斜坡油气富集规律。通过对油气富集规律的深入研究,结合束鹿斜坡的地层发育特征、砂体叠置样式等,进行有利区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孙波  黄克  王传忠 《内江科技》2006,27(4):154-154
埕913砾岩体油藏勘探开发从成藏的角度探讨了成藏地质条件,以储层压裂改造为核心的注水开发模式,实现了埕南断裂带砂砾岩体油藏勘探开发上的突破,为沾化凹陷、车镇凹陷的陡断裂带砾岩体的勘探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顾为东  周志莹  邱涛 《资源科学》2009,31(11):1856-1861
近年来,由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时能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其中电力的缺口尤其明显,同时更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迫切需要改变能源格局,改善生态环境,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应用.位于长三角的东台、如东、大丰三市浅海辐射沙洲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地质务件优越、灾害性气象概率低、没有航道、没有大型渔场和地下线缆,又地处电力负荷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好、人才基础厚实、资本市场发育良好、内在动力强等优势,非常适合发展大规模、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场,发展空间巨大,如开发其中15%的风能资源,即可兴建一个相当于年产4250×10~4t标煤(相当于年开采量2980×10~4t原油)、每年减排1.12×10~8t CO_2的永续绿色能源基地,不占用耕地、不产生移民、也没有生态安全问题.本文针对海上大规模风电场间歇和波动的巨大电能难以为电网承受的难题,提出大规模非并网风电与高耗能负载相结合的新路径,建设若干"无碳型"高耗能绿色重化工产业,利用风能替代化石能源,实现"高碳能源向无碳能源"的跨越;建设一系列利用非并网风电直接进行大规模海水淡化和规模化制氢的产业基地,100%利用海上风电进行大规模海水淡化和制氢,由输电上岸变为输淡水上岸、输气上岸.  相似文献   

17.
复杂岩性油藏在我国东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内有广泛的分布,但复杂的砂体展布和油水关系,制约了双河油田东南部地区滚动勘探和油藏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经历四十多年的滚动勘探和油藏评价,双河油田面临高难度勘探开发的挑战。隐蔽性断层-岩性和岩性圈闭是双河油田深化研究的主要圈闭类型。地震地质相结合,综合分析研究是发现该类圈闭的有效手段,精细地层对比、砂体展布研究、储层预测是寻找隐蔽性圈闭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1概述胡庆油田位于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含油面积47.32 km,石油地质储量5799.3×10 t,可采储量1419.4×10 t,标定采收率24.5%。地质特征表现为断块小、构造复杂、含油层段长,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油田经过20多年的注水开发,油水井窜漏情况比较严重,需要监测手段给予明确判别。如电测解释和开发认为是油层,但生产却高含水的情况;油井单采二、三类层高含水;生产层出水与地质分析不一致;油井含水突然上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中国大型含天然气盆地之一,有效勘探面积达到18×104 km~2,已发现125个天然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约17.22×10~(12)m~3本文基于四川盆地高温、高压、高含硫、低孔、低渗等储层特征,研究发现加砂压裂集成工艺主要包括:直井单层常规压裂工艺、直径分层压裂工艺、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其中四川盆地天然气井主要使用的压裂工艺为:直井单层常规压裂  相似文献   

20.
孤东地区周边具有四个生油洼陷,油气资源丰富,但是已经进入勘探开发晚期,优质后备石油储量不足,而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是增储稳产的主要手段。本文深入总结了现代油气勘探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孤东油气滚动勘探开发中取得成果和潜力分析,为孤东地区下步滚动勘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