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家庭婴幼儿照护支持是二孩时代实现幼有所育的关键。从家庭育儿压力、母职困境和社会支持出发,调查6个省12个市共计11453个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结果发现,家庭育儿压力较高,抚育成本高昂,子女教育成为最大挑战,且二孩家庭育儿压力更大;母亲育儿工作难平衡,超过三分之一的母亲职业中断,且二孩家庭、低收入和低学历母亲面临更大的职业困境。在社会支持方面,家庭内部支持以祖辈为主,父亲参与不足;对教育支持最为迫切,但所获外部支持有限。在历史短板、时代挑战和文化制约的多重影响下,亟待构建婴幼儿照护家庭支持体系,通过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形成夫妻同工、祖辈适度参与的动力机制,保障女性就业权,最终实现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婴幼儿照护良好格局,切实缓解家庭的育儿压力。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面临专业人员紧缺、素质相对不高的问题,亟需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形成有效人才供给。引流储量相对丰富的高职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转入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提供照护服务,运用SWOT-CLPV模型探讨其转型为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的可行性,以期为0~3岁婴幼儿照护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托育政策经历了从“福利化”到“市场化”再到“家庭为主,托育补充”三个主要阶段的调整变化。伴随着2021年“三孩”政策的全面落地,托育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深入了解当下家庭的照护需求并精准提供服务成为重中之重。对深圳市已育有0-3岁婴幼儿和有生育意愿的770户家庭的调查显示:父母科学教养观念强,期望得到专业指导;托育机构价高质劣,家长对社会托育服务满意度低;在育儿指导方式上,期待多种方式提升育儿水平,争做新时代教育型家长;在照护服务形式上,呼唤“父母带薪育儿假”,时间、经济支持双重保障;对于入托年龄与类型而言, 1岁前入托需求相对较低, 2-3岁的入托需求超七成;社区式、全日制备受青睐,期盼普惠性托育服务。这代表了我国诸多城市婴幼儿照护发展的现实状况。为此,可尝试在顶层设计上完善家庭生育友好型育儿支持政策;在梯度推进上优先解决2-3岁幼儿照护需求;在强化指导上分类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在优化监督上健全托育机构监管与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4.
杨燕 《上海教育》2013,(13):68-69
为指导0到3岁散居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我园长期以来开展了一系列早教指导活动,但由于我们幼儿园与社区中心相距较远,家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指导工作失去应有的实效。近年来,我们大胆创新,成立家庭互助小组,以合作互助的教育模式来实现对0~3岁婴幼儿家庭指导的研究,提升0~3岁婴幼儿家庭指导的实效性。家庭互助小组,是以结对友好小组为主要活动形式,通过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参与,互相学习育儿经验,  相似文献   

5.
增强家庭育儿支持是实现“幼有所育”的重要内容。挪威高度重视父母育儿支持政策,出台了《安全的父母-安全的孩子:支持父母育儿国家战略规划(2018-2021)》,致力于帮助父母成为最好的照护者,强调父母共担育儿责任,重视回应特殊需要家庭的育儿需求等战略理念,以及通过休假制度、经费投入、信息和智力支持等多种举措,产生了积极效果。我国应着眼于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因地制宜,鼓励探索形式多样的育儿假政策,完善支持政策体系;补短兜底,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完善育儿津贴制度;通过共建共享,多形式、广渠道推进跨界融合,支持父母育儿,帮助父母成为最好的照护者。  相似文献   

6.
家庭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充当着为家庭赋权增能的角色,我国现有的公共托幼服务、亲职假、经济支持政策等儿童照护政策影响着家庭的生育意愿以及儿童和家庭的发展。社会、人口与家庭结构的变迁带来了新的儿童照护需求,当前我国儿童家庭照护面临儿童养育成本不断增加、家庭教育科学化需求不断提高、儿童养育和工作难以平衡、家庭内部性别平等议题突出以及婚姻和家庭的稳定性下降等挑战。从家庭视角出发,构建家庭友好的儿童照护服务、时间、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对促进儿童和家庭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家庭友好的儿童照护政策支持体系指导下,政策保障和服务将覆盖所有有儿童照护需求的家庭,为家庭赋权增能,缓解家庭照护儿童的压力,规避家庭在照护儿童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促进家庭每个成员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区儿童之家在实践中的蓬勃发展为婴幼儿照护服务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与其他年龄段的教育服务比较,社区儿童之家婴幼儿照护服务目前尚处于较空白状态,面临供需矛盾突出、定位模糊、硬件与软件建设失衡等诸多挑战。作为政府主导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社区儿童之家在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时,应遵循利国利家利童的价值追求:以提高我国儿童的国民素养为本,以提升家庭育儿生活品质为要,以关注婴幼儿精神生活为主。应兼顾作为直接的专业普惠性婴幼儿照护者,作为家庭、社区、机构育儿共享资源平台的组建者,作为新时代亲职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之多种角色;以打造支持婴幼儿成长的公共友好活动空间,搭建“家庭—社区—机构(学校)”三位一体的公共照护平台,面向婴幼儿照护者普及科学养育理念、提升育儿技能作为建设任务;以开展覆盖日常开放与主题活动并举的亲子共育活动、普遍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家庭教育讲座与咨询活动,面向特殊需要婴幼儿及家庭提供社区帮扶与专业支持作为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国家《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和30个地区《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为研究对象,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搭建了协同目标、协同内容、协同机制和协同效果四方面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分析框架,利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梳理了国家和地方政策文本的总体情况,剖析了政策文本对于现实生育困境和家庭需求及困难的回应程度。研究发现,各地的实施意见较好地落实了国家指导意见的精神,大部分地区基本回应了家庭目前对于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存在着目标和内容向照护服务机构倾斜、对家庭经济压力回应不够、地方特征未能得到充分考量以及缺乏实操性较强的配套落地方案等主要问题。最后,研究从发挥政府的统筹角色,坚持两条腿走路、进一步夯实对家庭的配套支持政策、制定清晰灵活的照护服务机构管理清单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国家大力推动3岁以下婴幼儿机构照护服务,各部委的相关规定也不断出台。鉴于不同类型城市的机构照护服务发展差异较大,文章以湖北省109家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机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不同类型城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整体来看,机构照护服务供给不足,尤其是居民所期待的普惠性照护机构供需缺口大;现有机构照护服务模式单一,难以满足家长的多样化需求。从业人员资质普遍偏低,相关执业资格乱象丛生,机构留不住专业人才。在照护服务机构数量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应着力加大对普惠性照护机构的建设和支持,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待遇,完善中小城市照护机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江苏省10市“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协同学为理论基础,搭建了思路系统、供给系统和运行系统三个维度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分析框架,利用文本分析法梳理了江苏省10市政策文本的总体情况,分析了政策文本对于江苏省家庭现实需求的回应方式。研究发现:大部分市在基本回应家庭目前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对家庭的托育机构需求回应过度、对照护服务供给主体的定位不明确、对家庭的育儿指导缺乏相应保障措施等问题。本研究从坚决贯彻“家庭为主,机构补充”的照护服务供给理念、重点强调政府在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中的主导地位、扎实跟进家庭育儿指导的相关保障措施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武汉市0~3岁婴幼儿家长为对象的问卷调查表明,当前城市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中,家庭结构、家庭教育价值观、教育内容及方法、信息渠道等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三代同堂的"扩大家庭"增多、家庭教育观念存在一定偏误等.城市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必须深入社区,关注不同类型家长的需求,重点应定位于家长家庭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凉山州彝族农村地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主要由家庭承担,家长对婴幼儿教养的观念和引导对婴幼儿后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选取凉山州彝族农村地区128名0~3岁婴幼儿监护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了解当前彝族农村地区婴幼儿教养的问题,并通过访谈深入了解到彝族农村地区婴幼儿教养存在的具体困难和原因。结果发现:彝族农村地区家长在婴幼儿教养方面存在教养目的忽视人格培养、教养观念重包办代替、教养方式以专制型为主、环境创设重拿来主义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家长应转变育儿观念,切实履行教养的主体责任,政府应主导家庭教养指导服务的管理体系,社会各界应在政府的规划下积极有序地参与到彝族农村地区家庭教养的研究和指导中来。  相似文献   

13.
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西北地区农村家庭3岁以下婴幼儿的教养质量值得关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法和观察法对当前西北地区农村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农村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既有一定的优势更有许多不利因素,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是西北地区农村家庭教育的"盲点".  相似文献   

14.
农村儿童的发展除依靠学校教育外,还要有良好的家庭照护。因此,需要厘清农村儿童家庭照护处境的演化动态与内生因素,寻找促进农村儿童健康发展的治理路径。本研究以20名农村儿童家庭照护者为访谈对象,对农村儿童家庭照护功能进行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生活照护的疏漏影响农村儿童的生存发展,照护者对家庭教育内涵的理解窄化不利于农村儿童优秀素养的形成,照护者安全教育意识缺乏导致农村儿童存在未知隐患,父母外出务工导致亲子分离,不利于农村儿童情感发展等。建议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合力作用,构建全方位的农村儿童家庭照护内外部协同支持体系,以期为农村儿童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提出随着全面三孩政策的推行,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供需矛盾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政府根据当地情况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建议等。[1]其中,有多地政府明确提出“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在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设托幼班,招收3岁以下的婴幼儿,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据此托幼一体化已成为有效缓解托育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之一。[2]了解当前幼儿园托育服务的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从未像当今时代这样重视3岁以下婴幼儿的照护和发展,上至国务院出台专门文件,下至来自0~3岁儿童家庭的热切关心。刚出台的“十四五”规划在关注民生方面有两大焦点,解决“0~3岁儿童入托难”便是其中之一,可见关注3岁以下婴幼儿的照护和发展已成为民生大计。理念已达共识,但如何最大限度地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其路径和方法颇费思量,故此提出“亲和环境”之概念,为3岁以下婴幼儿成长提供最优支持。  相似文献   

17.
0~3岁儿童家庭教养的社会支持对婴幼儿发展、家庭建设、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价值。我国自"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社区、社会工作者等众多群体都为0~3岁儿童的家庭教养提供了相应的社会支持,取得了有效经验。但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家庭教养工作的组织协调不够完善、经费不足、家庭碎片化发展等因素,现有社会支持体系仍存在供需不符、发展不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已成为全球性的发展趋势。上海市初步建立了以社区为依托的早期教育公共服务机制与网络。但调查发现,上海市0~3岁婴幼儿家庭对早教服务的需求与政府和社会实际能提供的早期教育服务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为了进一步促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健康发展,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制定相关的社区服务和家庭支持政策;社区应整合多方资源,提供多元的早教服务;家长要明确自身的教育职责,积极参与早教活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0~3岁婴幼儿托育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影响现有照护服务机构充分发挥职能的因素有很多,而服务延展性不足、服务定位狭窄、师资专业水平不高是其中重要因素。为此,应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多形式并存的照护服务供给体系;采纳多元化的照护服务供给形式;探索职业化培训体系、加快师资专业化建设,以期能有效缓解托育供需矛盾,推动新生育政策的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20.
<正>保育与教育(以下简称“保教”):无论从人口战略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家庭幸福生活,以及婴幼儿健康成长的角度,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都有着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与家庭的需求以及国际托育经验,您认为婴幼儿托育服务需要达成哪些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