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中出现大量仿古建筑的情况,阐述了中国的传统建筑艺术风格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些低劣的仿古建筑,只是在表面形式上对传统建筑进行抄袭摹仿,并没有吸收融合其文化精髓;现代中国建筑应当继承并创新传统建筑艺术,反映出当代中国的风貌。  相似文献   

2.
藏式民居建筑广泛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地。康定地区位于四川西南部,是康巴藏族主要聚集地,康定地区的藏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内涵和特点,是康巴藏族文化的重要形式,在中国建筑史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丰富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对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艾威 《华章》2012,(29)
雕塑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地域在艺术表现的形式和基本特征上都具有各自的特点,通过对中西雕塑与文化内涵的学习和认识,再从雕塑的题材与形式、写意与写实、功能和类型,以及雕塑与绘画、雕塑与建筑、雕塑家与雕塑理论等方面来分析存在与中西雕塑艺术中的异同,以期能更好的认识和理解中西方雕塑艺术的过去,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现代建筑分析传统元素在建筑中所赋予的文化寓意及内涵。文章运用案例分析法列举了在中国馆的现代建筑中传统元素的融合与传承,以及传统元素与现代高科技的材料的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5.
学校建筑、建筑空间及空间形式具有独特性。学生行动是学校建筑空间设计的核心,现代教室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倡导空间设计遵循"学生在场中"的理念,强调场所活动的自由性、便捷性、参与性及层次性。文化内涵是学校建筑空间的灵魂,优秀的学校建筑及其空间的设计会很好地体现学校文化特征,真正实现形塑于外、神铸其中。  相似文献   

6.
本探讨了信息环境下,现代高校图书馆建筑新理念的内涵及馆舍建筑新理念在馆舍筹建与改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侗族建筑是侗族文化艺术的集体表征,侗族建筑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丰富审美意蕴。通过对侗族建筑形式美特征叙述,分析了其内在的文化美与意境美生发及其独特丰富的审美内涵,为现代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提供一定的启发与参照。  相似文献   

8.
我国八十年代末引入教育技术的一整套教育教学方式,但未得到广泛而充分的贯彻,在实施过程中其概念的内涵存在多种差异,应纠正。现代教育技术概念源于教育技术,是现代媒体形式渗入的结果,当前,在运用媒体进行教学时易混淆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些概念,应作甄别,才能充分使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它的能效。  相似文献   

9.
为了挖掘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文章通过分析数位建筑大师的代表作品,对如何运用隐喻主义指导建筑设计,实现建筑艺术化进行了研究,探讨建筑艺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隐喻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王权统治中心的都城不仅是王权统治的象征物,而且集中体现了王权主义政治文化。都城的严整建筑形式包含着王权至尚思想、君临天下意识、礼制观念和天人感应学说等多种精神内涵,通过对都城形制、布局和建筑等的精心设计,以突显其王权统治的绝对权威,强化都城的政治中心功能和王权主义统治。都城的建筑形式与王权政治的精神内涵互为功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现代时期是新诗体建设最有成效的时期,新诗由草创逐渐走向成熟。但是由于革命、战争等原因,现代新诗的体建设道路曲折,仅仅初步建立起音乐美和建筑美两大诗形以及小诗、长诗、新格律诗三大准定型诗体,经历了激进的草创期、全面的重建期、局部的建设期的流变轨迹。五四激进的政治改革和化革命思潮极大地影响了新的体建设。现代新诗的体建设受到外来诗歌、民间诗歌和古典诗歌三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合同形式于合同的生效至关重要。在合同法的发展历史上,合同形式经历了由形式主义到形式自由再到形式主义复兴的发展路径,但形式主义的复兴与纯粹形式主义的内涵大相径庭。合同形式包括一般书面形式和特殊书面形式,对欠缺法定形式合同的效力,存在着“证据主义”与“要件主义”的评价模式的差别。对于采“要件主义”的合同,若其符合相应条件,则有必要通过一定方式对其效力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13.
赵剑峰 《大连大学学报》2012,33(3):69-71,93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表现形式,与文化的发展和变异有着多层面的联系。本文就建筑文化对传统建筑的继承,现代建筑对建筑文化的依赖性,以及建筑创作的文化内涵等3个方面,对建筑与文化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近代西方“内容出自形式”神话的构建历史,可从康德“绝对命令”开始,直到罗尔斯的“社会契约”论和哈贝马斯的“对话伦理学”。哈氏“对话伦理学”的纯粹形式倾向,体现在“交往的不可避免性,论证性原则,最后根据的问题”等三项基本要义之中。“形式不可能产生内容”,因而对哈氏神话必须进行反思和批判,基于经验、内容及人的法权,尝试构建实体论证的程序正义论。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棋盘形的客家民居素乏研究。“王侍卫屋”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 ,历时 50年而成。正屋为五栋六横二花胎棋盘形。全屋有大小厅房 30 0间。“王侍卫屋”中的祖堂、书舍、楹联体现了客家人敬祖重教的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典源、典形和典义是典故词语的三大要素。但目前对典故词语的典源进行系统研究的却几乎没有。对所有典故词语进行溯源,总结其典源特点,这对于全面掌握典故词语的形式和意义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阳汉画像石构图疏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主题浪漫,以其泼辣、豪放而自成风格.文章选取构图、艺术语言构成形式和意境这三个要点,通过三块具有代表性的画像石,对其艺术语言进行尝试性阐释;力求能够对其质朴中现新意、寓奇巧于平淡的艺术风格有更深刘的了解,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探索党史学习教育的新载体、创新形式,促进党史学习教育贯通专业学习的全过程,形成协同机制.红色建筑既是优秀的建筑案例,又蕴含着丰富的党史,建筑文化与红色精神的统一性使之具备工程管理专业育才和党史的精神内涵育人双重价值.以红色建筑为载体,分析红色建筑的特征和党史精神内涵,理顺红色建筑党史对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逻辑,通过多元、...  相似文献   

19.
空间形式蕴含了丰富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揭示文学作品的美学内涵与情感表达,而且可以揭示个体作家的精神追求和文学选择.中国现代乡土散文在叙述时间上有怀旧与纪实的差异;在情感表达上,有恋土与厌乡的区别;在美学表现上,有自然美与农家苦的矛盾.现代乡土散文在空间形式表现方面也具有独特内涵,中国现代作家紧跟时代的变化,突出了个人主义、诗性思维与爱国主义在乡土空间叙述中的作用,使乡土散文的空间形式经历了个体化、诗意化与国家化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传统理论仅从"作家的心灵表现"来理解"表现说"还很不充分。"表现说"作为现代文学理论诞生阶段的学说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才是这一学说的思想基础。与"表现说"思想的相适应的总体形式观念可以用"审美形式"来概括,它在性质上是一种"主体性关系话语"。康德的"中介审美形式"重在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形而上的审美沟通抽象思辨方面,席勒的"实践审美形式"重在形而下的艺术的社会审美教育和人性养成方面,黑格尔的"理念审美形式"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以"历史"贯穿了康德和席勒的抽象思辨与社会实践,完成了审美形式思想的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