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浙西南大刀会是以自卫为目的,以菇民群体为核心,具有浓厚宗教特征的武装化民间结社,在地方具有较强的组织与动员能力。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后,一度通过军事与政治攻势齐下的方式瓦解了大刀会的对抗,但由于游击根据地建立过程中政策的偏差,大刀会等地方势力参加国军的“清剿”,迫使挺进师撤离浙西南。此后中共革命者转变策略,利用大刀会根植于地方社会的特性及其与地方政府的矛盾,通过地方革命精英的社会关系成功联络大刀会,显示出双方合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由于福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且民国时期社会形势相当复杂,故而各种秘密武装结社在福建的活动极为频繁,大刀会就是其中的一支。受各种力量的干扰,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各种秘密武装结社活动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其性质、特征、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拟对民国时期福建大刀会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3.
传统武术的表演具有日常实用性。大刀会和神拳是义和团的前身,大刀会和神拳起事的地点是直东地区的乡村。大刀会、神拳经常利用请看武戏聚集民众,夸耀武力。直东地区的乡村市场兼有群体性娱乐活动,为游浪武士汇聚提供了场所。晚清的村落庙宇具有团聚同族民众共同祭拜尚武先祖的功能。村落庙宇既有神圣祭祀功能,亦是乡民演示武艺的场域,教民建堂与团众建庙便形成矛盾,而教堂与庙宇的地基就成为义和团和教民冲突的空间性焦点。以乡村演拳和观看武戏为主体性功能的建筑空间构成了大刀会和神拳武力抗教的特殊场所,传统武术显示其具有巫术意味的实用性的同时,也展示出其独特的风俗学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大刀会是一种带有半宗教迷信色彩的农民武装组合。1924年,为反抗军阀马联甲在安徽的黑暗统治,皖西大刀会发动暴动,先后攻陷六安、霍山,并围攻合肥、舒城等县,仿效山东临城劫车案办法,挟教士以制官军。军阀十多营兵力的围剿却久而未决,致使邻省军队也以剿匪名义纷纷出动,严重动摇了军阀马联甲在安徽的统治。  相似文献   

5.
义和团组织和活动方式的特点:不同地方的义和团分别由梅花拳、神拳、大刀会等组织更名而来,因此,各地义和团组织各有其不同特点。梅花拳的组织分场、武场。一般拳民只参加武场的活动,其日常活动是练拳习武,准备自卫,并不从事宗教迷信活动。场的活动则包括一些类似白莲教的宗教活动。  相似文献   

6.
“万宝符衣”是义和团战士佩带的一种绣有八卦图形的饰物。1898年义和拳起义后,赵三多北上直隶中部传播火种,练红拳的“十八魁”东进山东,与山东的“大刀会”共同战斗。“万宝符衣”是义和拳与大刀会的共同创造,它不仅告诉我们义和团战士是以怎样的方式面对强大的敌人,而且向我们诉说了那发人深思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文字出现后,学校便出现了。  相似文献   

8.
关于小班化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导 《教育探索》2001,(11):30-30
小班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需要教育形式相应发展,适应发展的教育形式必定要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特点。人类社会为了要适应生活需要,最早出现生活劳动式的经验传授教育;接着一部分人为了要统治、麻醉广大劳动者,出现了私塾式的文化教育;工业化社会时,为了培养大批劳动力,出现了班级式的文化技能教育;到了现在,为了符合信息化教育的特点,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要,又出现高质量的教育模式———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提高自身素质,必须要在教…  相似文献   

9.
分析当前广西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广西社会体育的需求状况,探讨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与发展问题,提出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及时解决已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实现广西社会体育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舍理的贫富差距,且有扩大趋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都出现了较大的收入差距,长期不合理的贫富差距容易激发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不利于树立社会正常的心态,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不相符合。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从分配的角度,同时配合相关的措施遏制不合理的贫穷差距。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