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问题提出 “学会数学交流”已成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这对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认为,我们有必要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数学交流的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了解现实教学中有效数学交流的现状,发现教与学存在的问题,把本次新课改做得更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CAI减轻小学教学学习负担新探陈丽兴,陈耘,苏芳来近年来,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而教学质量不高状况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是重在教材的份量上吗?笔者从对柳钢三小506名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在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中认为“数学不难”...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年的中学数学的任教研究,发现大部分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浓厚,在他们印象中数学就是一门枯燥、乏味、晦涩的课程,带着这样低落的情绪走进数学,他们怎么能将它学好?面对这种现状,笔结合在教学中的体会,并以典型的实例分析,认为教师只有多关注数学的实用性,在平时的教学中让数学走进生活,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才能更好地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4.
前段时间,我对自己所在学校四、五年级的学生(202人)进行了一次数学阅读状况的调查。问卷包含五个问题:(1)你喜欢阅读吗?(2)平时解数学应用题你一般读几遍?(3)你能经常地阅读数学书吗?(4)除了数学书,课外你还阅读哪些有关数学的书籍(或报纸)?如果是书籍,你读过几本?写下书名。(5)你认为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5.
武加胜 《教师》2011,(30):78-78
初中数学一直被认为难以接受,学生总是对教师说数学课听不懂之类的话语,我们到底怎么啦?真的是很难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吗?还是未能找到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呢?对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数学科目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从小学一入学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学习,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不禁自问,多年数学科目的学习有什么用,难道只是为了应付每次的考试吗?错,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学习好数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养成,而且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能够保持足够的严谨,对以后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好数学的人在处理事件的时候,其态度和方法都比数学不好的人更为严谨、有效率、更讲究方法;学好数学有助于大脑思维的完善,一步步的探究、发现、验证,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增长、思维能力的提高等。可是这些意义对于刚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并没有很明显的作用,学生也不会发现这些作用的意义,那么在进行高中数学讲学时,应该让学生知道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数理化》2007,(11):26-26
亲爱的同学,请留心你身边的数学现象,随时用笔记下你发现的数学问题及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在你的学习过程中,如果你找到了一种简便的解题技巧,你可以将它整理成文;对于你在学习中的感想,你想谈一些你自己的认识或见解吗?请拿起你的笔,将你的感悟写下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1问题的提出 曾有不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学数学有什么用?对我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非常模糊,总的感觉是“为了高考而学习数学”.我们又对已参加工作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情况更是糟糕,大多数人认为数学在其生活、工作中确实没有什么用,故而认为数学是数学家们的专门游戏,或许在他们所不知道的领域有用,但他们无法感受对“数学对你的个人素质的发展有何帮助”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很令人失望,大多为“没有感到”。  相似文献   

9.
张岭 《考试周刊》2011,(27):73-74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之所以说它是重点是因为立体几何是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数学专业知识,而之所以说它是难点,是由立体几何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很多学生一提到立体几何就会"谈虎色变",认为这是一门非常难学的科目。事实真的如此吗?正所谓:会了不难、难了不会,其实只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立体几何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学。  相似文献   

10.
<正>一、习题展评习题一1.习题内容你认为下面物体有体积吗?认为有体积的请打“√”。2.能力指向对体积定义的理解。通过呈现四种生活物品,考查学生对体积概念的了解程度,强化学生对“空间大小”的感悟与理解。3.学情分析对乡镇两个班共71名学生进行后测,统计发现,认为四种物体有体积的学生分别占到95.8%、91.5%、53.5%和60.2%。对比发现,学生认为数学书和西瓜有体积的人数远远超过A4纸和水滴,  相似文献   

11.
张航 《课外阅读》2011,(6):138-138
俗话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本就是一体的。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老师的我们通常会采取的措施是进行测验或是比较正规的考试。这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应用就更为显著。数学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学科,通过设计考试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可以很好的了解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的掌握程度。但是这大量的考试对学生真的只起到了检测的作用吗?假如某些学生的考试成绩一直不见起色,会不会是他们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呢?会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料呢?这样的事情是出现过的。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观点认为,客体必须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笔认为,客体并非一定是客观存在,主观存在也可以成为客体,如果把客体界定为一种客观存在,那么精神客体是什么?也是客观存在吗?如果说精神客体的客观性在于它具有不依赖认识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属性的话,那就是用客体的对象性去说明了精神客体的客观性,但是,精神客体的客观性并不来自其对象性,而是来自其对物质客体的依赖性上,如果没有物质客体作载体和承担,对不会有精神客体的存在,精神客体的本质属性是主观性。  相似文献   

13.
学习心态是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数学活动不仅是“数学认识活动”,而且也应是在情感心态的参与下进行的感性活动。成功的数学活动往往是伴随着最佳心态产生的。那么怎样形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心态呢?笔认为,要形成数学学习最佳心态,就必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严谨感和成功感。  相似文献   

14.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的新世纪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4版教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站在“儿童立场”考问题、选择素材、设计情境和提出问题。小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数学教材?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学生正在使用的第3版教材进行了调查。问题包括以下3个方面:问题1:如果对现在的教材进行修改.你认为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请尽可能写具体)问题2:你看过国外的数学教材或数学读物吗?如果看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语是一门人学科,肩负培养学生热爱祖语言字,提高道德修养、思维品质和化,培养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的重任。然而据“减负”调查,语学科最不受学生欢迎。语课怎样改变它的形象?笔认为,必须让语教学充满情趣,具有吸引学生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读文学作品,我们往往会被一些精彩的细节所吸引,久久不能忘怀。不是吗?读鲁迅的《阿Q正传》,谁能忘记阿Q用尽平生的气力在供状上“画圆”的细节呢?细节,虽只是一枝一蔓,没有它却不会产生出好的作品来。由此,笔者联想到被誉之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不是也该多给学生留些难忘的“细节”吗?让他们品味、咀嚼,甚至终身难忘。鲁迅先生在东渡日本求学期间,对穿着一丝不苟、教学认真严谨的藤野先生极为敬畏,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位异国“园丁”,在自己笔记本上留下的那些改笔。笔者记得上小学时,因一件小事被语文老师错怪了一通。自…  相似文献   

17.
陈文 《湖南教育》2002,(11):36-37
新教材给人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加大了文言文教学的比重。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和学生对这种新的编排体系有些什么样的反映呢?为此,笔者对所在地的全市高一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情况、高一语文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情况作了一次专项问卷调查。一、情况统计对高一年级学生的调查一共设计了8道题,内容包括:1.你喜欢学习文言文吗?2.你认为新教材中文言文所占的比例如何?3.你认为学习文言文对阅读和写作有帮助吗?4.你认为学习文言文对提高自己的素养有帮助吗?5.你喜欢哪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6.你通读过哪些古典文学名著?7.请写出你最…  相似文献   

18.
数学师范生实习前后教学信念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问题的提出 数学教师的信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数学以及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教师的教学信念影响着教学行为,更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因此。数学教师的教学信念值得关注,它也应成为师资培育的关注焦点.对于即将任教的数学师范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已有的教学信念会直接影响以后的教学.因此,笔认为有必要对他们所持的教学信念进行调查.而教育实习作为师范专业学生最重要的实战机会,通过教育实习,他们的教学信念是否会发生改变呢?这也是本研究要关注的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工作中我和同事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班级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数学不知道学、不会学。观察一下这些学生的数学学习几乎都有这样的特点:上课讲的内容回去根本不复习;作业干脆不做或即使做了也是应付了事,书写、质量根本没法保证;简单的题就做一做,遇到难一些的题目,连看也不看就放弃了;还有的学生认为,学习好有什么用?考上大学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找不到好工作?学习,真没劲。仔细分析,原因很多,但首要的还是他们的数学学习动机问题,以下是笔者就这一问题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罗于义 《课外阅读》2011,(11):218-218
多数人认为:数学难学,尤其是高中数学更难学!我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有近九成的学生也是这样认为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是教师没有教好还是学生不会学习?是高中数学知识太多太杂还是太深太难?通过本人反复地探究和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因为多数学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从而不会数学地思考问题,更不会数学地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原因所在。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发展,或者说直接制约着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