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尽管“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可以是“说”,也可以是“写”,但习作的关键是“写”,是纸上练兵。可在如今的习作教学中,重说轻写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每逢作文,老师总是先引导学生把要写的内容热热闹闹地议论一通,然后再让学生用文字把所说记录下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议论的时候七嘴八舌、活灵活现;一旦要动笔了,不少的学生依然是眼望着天花板,紧皱着眉头,长吁短叹,就是不知道从何下笔。之所以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简单地将“说”等同于“…  相似文献   

2.
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习作教学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是学生畅写的摇篮。把习作教学与学生的快乐生活及自身的健康成长融合在一起,可以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的训练,既是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生勤 《考试周刊》2013,(53):56-56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兴趣的激发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作文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过程,授以习作修改的方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使作文教学走出“学生厌写,教师厌教,耗时耗力,效率不高”的怪圈,笔者不断更新作文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6.
李文 《辽宁教育》2006,(7):50-51
一、让日记打开孩子写作兴趣的天窗。引导学生喜欢用笔“说”话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策略的选择”部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两句都告诉我们,习作其实就是一种与人交流的方式,一种记录生活、表达感情的方式。大多数孩子在与他人聊天的时候。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甚至是眉飞色舞,但一提到写作。顿时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蔫了。究其根源,就是孩子没把写作当成是一种表达,他们只觉得那是作业,是为了考试而不得不爬的一座山。我们可以尝试让日记打开孩子写作兴趣的天窗,引导学生喜欢用笔“说”话。如何让学生爱写日记,坚持把日记写下来,而且越写越好呢?  相似文献   

7.
柯一冰 《福建教育》2007,(12):33-33
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应多予鼓励、关怀。培养学生习作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8.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作文教学中除了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外,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真正实现“要我写”为“我要写”.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是学生作文教与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多积累、多习作,甚至多投稿将大大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生的习作应树立鲜明的读者意识,即要有明确的表达对象,将言语表达看成是与具体对象进行的书面沟通。因此,教师的习作指导既要关注写什么、怎么写的等问题,又要关注为什么写、写给谁的等问题,让学...  相似文献   

10.
作文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更是衡量学生认识水平、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一把重要标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具挑战性的板块。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习作能力?应按照先"放"后"收","放、收"结合的理念,从"句"到"段"再到"篇",步步为营,扎实训练。同时,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典型篇章,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写好"微型日记",提高讲评的有效性;借助海量阅读,做好积累,增强习作兴趣。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写出自己富有个性的习作。  相似文献   

12.
王岳章 《成才之路》2012,(29):27-27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习作,他们对什么是习作,怎样写习作一无所知。经过近几年的指导和训练,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可以让学生很快地入门,写出一篇较好的习作来。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而低年级写话能力则是小学习作能力的基础,是小学习作教学大厦的奠基石。可以说,写话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小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话水平,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呢?"百变"写话是我对写话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师怕教,且因学生不爱习作而苦恼;学生怕写,且因无话可说而陷入困境.在平常教学中,教师想方设法并多举措,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爱上习作.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习作训练一般从中年级开始。中年级作为低年级与高年级的“纽带”,习作教学也自有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3-4年级重在减少束缚,使学生自由表达。中年级习作教学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学会表达,自由表达?这里谈几点看法。一、培养兴趣乐于表达中年级习作教学是在低年级说话写话的基础上过渡到“习作”,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与信心,注意消除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和对习作的厌恶感。因此,在中年级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6.
“作文”,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中被表述为“写话”和“习作”。《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慧的鲜花永远开放在儿童的手指尖上。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写的训练,既是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重要途径,又是各种语文能力的良好实践和提高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顾名思义,习作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学生习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习作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快乐习作?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所以,我们要提供各种平台,使每个学生的作文读者“成群”,进而拓展学生习作的心灵空间。  相似文献   

20.
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感想。”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具体要求。根据课标要求,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确定以兴趣引路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