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周成龙 《兰台世界》2024,(1):129-131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投身于抗击日本侵华的最前线,是中华民族抗日斗争的先锋力量。中共满洲省委于1927年10月正式成立,将守护东北地区人民群众安全作为组织目标,并致力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迫害,为此进行多样化的革命斗争工作。主要研究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所组织领导的东北地区学生、工人及农民群体进行的武装抗日斗争活动,并进一步分析了抗日斗争活动对推动东北地区争取民族独立、抗击日本侵略斗争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1927年10月—1936年6月,中共满洲省委对大连地区的党团组织活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帮助,特别是在1927年、1929年、1933年,共三次帮助大连地方党组织、共青团组织重建党支部、团支部,使大连地区的党团组织得以恢复和正常运转。中共满洲省委积极恢复与组建大连地方党团组织,不仅促进了大连地区革命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整个东北地区革命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1927年10月24日,中共满洲省临委成立,将抚顺地区作为党组织活动中心区域之一,几次派人到抚顺秘密从事革命运动。党组织初期的发展1928年8月,中共满洲省临委派苏振久到抚顺开展工作。苏振久到抚顺后,组织当地三名党员,成立了中共抚顺特别支部,苏振久为负责人。同年11月,满洲省委派王鹤寿任抚顺特支书记,党组织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4.
《兰台世界》2015,(7):162
<正>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10月至1936年1月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构。其间以陈为人、刘少奇、陈潭秋等为书记的中共满洲省委领导工农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中共满洲省委机关初期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福安巷3号(原北市场福安里4号),为一栋面阔六间进  相似文献   

5.
宋黎黎 《兰台内外》2020,(15):21-22,51
中共满洲省委成立于东北革命的低潮时期,在黑暗统治异常严酷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建立党团组织,发展党员,完善政策纲领,率领东北人民开展了反帝反封建斗争,反帝大同盟就是在中共满洲省委影响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东北地区反帝大同盟的诞生1928年党的"六大"召开以后,中共满洲临时省委为了贯彻党的精神,总结了之前的经验教训,研究分析大革命失败后东北的形势和党的任务,统一东北全党思想,开始把组织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作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中共满洲省委是党在东北地区最高领导机构.为加强东北地区的革命宣传工作,中共满洲省委组织出版了机关刊《满洲通讯》和《满洲红旗》,还有指导工人运动的《满洲工人》,以及《工学会期刊》《店员之声》《政治文艺》《斗争》等,这些革命刊物为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和揭露反动军阀的革命斗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东北地区的党的出版史料研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正>"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东北各地的党组织相继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恢复和发展东北地区的党组织,领导东北人民的革命斗争,1927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陈为人到东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筹建满洲临时省委。10月24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满洲省委于1927年10月24日成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异常艰苦严酷的环境中,中共满洲省委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发展壮大党组织,带领东北人民抗击日寇,抵御外敌,在白山黑水间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23年9月,陈为人在哈尔滨组建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独立组。东北地区党组织成立后,领导了声援五卅惨案的奉天学生运动、拒绝日本在临江设立领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东北,先后发表了四次抗日宣言。宣言在客观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本质,号召工农兵和劳苦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中共满洲省委抗战宣言的发表,率先吹响了民族抗战的号角。  相似文献   

10.
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领导机关。满洲省委建立初期,正处于白色恐怖的特殊时期,但省委不畏艰险,突破重重困难,传播革命火种,带领东北各族人民奋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满洲省委站在抗日最前线,高举抗日斗争旗帜,为东北乃至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王芳 《黑龙江档案》2014,(5):142-142
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对中国人民实行殖民统治和奴化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冲破了敌人的文化统治,创办了多种报刊,在报刊上发表抗日文学作品,利用报刊进行抗日已成为当时抗日斗争的一个重要部分。金剑啸就是利用报刊同敌人展开艰苦斗争的。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在哈尔滨创办了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后改名为《东北红旗》、《东北人民革命报》),该报的宗旨和任务是向东北人民宣  相似文献   

12.
张贵 《军事记者》2003,(7):40-42
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办的油印报纸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领导下,东北地区的南满(今吉林省以南广大地区)、东满(今吉林省东部地区)、北满(今吉林省以北的广大地区)和吉东(今黑龙江牡丹江地区)等地的抗日游击区部队陆续创办了油印报纸,有文字报纸和画报,通常为八开二版到四版不等。成为党的宣传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1、南满地区抗联部队办的报纸《红军消息》和《人民小报》在南满的磐石地区,最早创刊的军报当属《红军消息》。1932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指示省委候补委员、军委代理书记、巡视员杨靖宇(当时化名张贯一)到磐石,将磐…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末,在中国共产党兵运方针的指引下,中共满洲省委和中共"满洲特科"开始在东北讲武堂中秘密开展兵运工作。  相似文献   

14.
马杰 《黑龙江档案》2012,(3):143-143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对我国东北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武装侵略战争,蒋介石政府却采取不抵抗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日的号召下和全国人民抗日浪潮的推动下,当时东北各地出现了许多自发性的抗日武装队伍。如何团结他们,共同抗日,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一个迫切而复杂的问题。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共中央于1933年1月26日给满洲省委发出了《中共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党的任务》的指示信(即"一·二六"指示信)。  相似文献   

15.
吴丽实是东北地区中共党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哈尔滨特支书记、中共北满地委书记、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部长等职务,在东北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创建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他的革命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和牢记。  相似文献   

16.
<正>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及时提出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方针,以领导东北人民的反日斗争。这一方针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既有东北地区长期反日斗争传统的影响因素,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定政策,体现了中共东北地方组织——中共满洲省委对时局的正确判断、准确把握以及积极应对。同时,这一方针的提出对于推动东北地区广大民众波澜壮阔的反日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中共满洲省委发表的代表性宣言、决议与国民党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明确提出坚持对日抗战的主张。  相似文献   

17.
1927年6月中共顺直临时省委成立,经过两个月的筹备,8月1日正式省委成立,直到1930年12月29日改为河北省委止。在此期间省委行文时,经初步考证曾用过下列代称(或代号): 盛智增、张发富。在1927年8月12日《顺直省委关于经费预算的请示》一文中最后署名“盛智增(今后改为张发  相似文献   

18.
<正>1924年,北镇沟帮子成立了辽宁最早的中共党支部中共沟帮子铁路支部,隶属于中共唐山地委。铁路支部成立后,认真贯彻党的指示,领导工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斗争。1927年,中共沟帮子铁路支部转归满洲省委领导,同年起开始发动多次罢工运动。1930年,时  相似文献   

19.
中共北满省委的前身是满洲省委。"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满洲省委从沈阳迁到哈尔滨。工作重点一直活跃在江南珠河(今尚志市)一带。1935年1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出撤销满洲省委,成立东满、南满、吉东、松江4省委和哈尔滨、奉天(沈阳)两个特委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精神,1936年1月9日满洲省委正式撤销。同年9月18日,中共珠河中心县委、汤原中心县委以及抗联三、六军党委在汤  相似文献   

20.
严雯 《档案天地》2020,(4):F0002-F0002
1927年8月1日,中共顺直省委在天津秘密成立。1930年,改建为中共河北省委。中共顺直省委和中共河北省委负责河北、山西、豫北、陕西等地下党的工作。河北省档案馆现珍藏着一份《出路》创刊号,出版时间1928年11月15日,为中共顺直省委内部刊物,主编陈潭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