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引路人,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实践者、合作者。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进行劳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展开的教学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积极引导、组织、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搞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现代数学教育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与创新精神,这对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树立新的数学教育理念,正确认识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释放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施教之功,贵以引导,有效  相似文献   

4.
数学新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摆脱传统"填鸭式"的模式束缚,结合学生的实际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学基础上进行探究.同时,要注重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师引导.  相似文献   

5.
正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围绕某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讨论法,可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讨论问题中构建知识,提高数学课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要让讨论过程变得更加有效,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不可或缺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讨论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本文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对此进行分析。一、课前提出预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以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李红 《山东教育》2000,(14):41-42
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说,没有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行为,就不可能有学生素质的提高。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一、目标———让学生明确明确的目标,婉如醒目的靶子,为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地把它交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对目标追求的强烈欲望。当然,目标的明确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有的课时目标可由教师在课前直接告诉学生,或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揭示,如教学“双曲线及其标准”一节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回顾“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内容,并用类比的方法提…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是通过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引导学生大胆猜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方法完全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做中学、交互学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开放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玲 《青海教育》2006,(11):44-45
学生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用原有的知识处理新的任务,构建新知的过程。数学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在开放式教学中自主探索,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探索规律来获得新知。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组织学生创设一种互动、互惠的教学氛围,构建一个和谐的充满生命力的数学课堂教学体系.那么、怎样才能创设一节和谐的、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呢?  相似文献   

13.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因而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并举一反三,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心脏,设计出一些符合实际,具有一定探索空间的课堂教学,经过教师引导激活,让学生有方向、有条理、有理有据的氛同中进行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诗情画意、活泼生动.  相似文献   

15.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倍受青睐,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流。但是,学生的自主探索,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现着两种倾向。一种是教师不加引导放羊式地自由探索。教师怕被扣上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的“帽子”,对学生的探索活动放任自流,不敢引导,导致学生的探索迷失方向,收效甚微。另一种是教师引导过度的假自主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有效数学课堂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提问、思考、交流与反思,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使得数学课堂更加扎实有效。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正>初中数学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向高难度的知识迈进,这一过程中会存在许多的难题,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因此,为了能够更加科学地对其进行应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变,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欲望。为此,本文将针对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进行系列探讨。一、数学生活化的相关意义1.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行生活化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要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同时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让他们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也不应该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过程.符合新课改精神的上课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过程"的教学,是让学生真正在进行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从而使得数学课堂高效化,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也能充分焕发出生命力风采.本人在多年数学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