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学生的语文学力,应立足于开放的教材文本,采用立体的教学方式。 一、立体读:回归文本阅读 读是立足于文本的学习方式。一些语文课堂里缺少文本阅读,充斥着词句的碎片、理性的辩答。回归文本阅读,就是更多地渎文章本身,不读或少读参考书。“立体地读”,就是在不同的层面、用不同的方式去阅读文本、亲近文本,让文本还原到真实的立体状态。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读书方法回到阅读文章本身,以《天鹅的故事》一课教学为例。  相似文献   

2.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但不管是哪一种阅读,都离不开文本。在听一位名师授课时,曾经谈到读书的三种境界:读薄、读厚、读薄。细细体会,其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性。  相似文献   

3.
"裸读"作为一种阅读文本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开启创新思维,提高阅读能力,感知文本的内容美,揣摩文本的语言美,领略文本的情感美,感受文本的主旨美,捕捉阅读的美感源,从而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运用。  相似文献   

4.
多文本阅读是最近两年兴起的一种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阅读教学方式,其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扩大学生阅读面,增加学生阅读量,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要求,给语文阅读教学开辟了一种新的方式,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有积极作用,也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文章从多文本阅读的内涵出发,探讨了开展初中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方法,以期给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阅读教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阅读才能达成。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去读去了理解,要强调读懂了什么?读中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读出文本的情境和内蕴,读出对文本的理解和独特感悟。那么,怎样才能在文本阅读中达到教学目标呢?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阅读才能达成。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去读去了理解,要强调读懂了什么?读中想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读出文本的情境和内蕴,读出对文本的理解和独特感悟。那么,怎样才能在文本阅读中达到教学目标呢?  相似文献   

7.
新理念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营造浓浓的阅读氛围,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认真地读,充分地读,用心去读,用心去感悟。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体验都被激活,与文本发生碰撞,激起了思维的火花、创新的灵感。小学生阅读活动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与点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引导。”如何引导?如何点拨?关键是教师要明确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文本阅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浅阅读化”“主体失衡”“泛概念化”“泛语文化”等问题,急需改变文本阅读的对话方式,树立文拳阅读的主体观念。倡导学生“裸眼读书”,引导学生参读和倾听文本,从而让学生在解读文本中学会解读,在欣赏文本中学会欣赏,在创造文本中学会创造,在情感体悟中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9.
"聊读"是教师以儿童阅读立场解谈文本,以适合儿童的、师生轻松聊谈和个性朗读等手段指导阅读,达到师、生、文本深度碰撞、互融互长的和谐效果。最适合"聊读"方式的应为儿童文学。在"聊读"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去理解、创造并交流共读。逐步驾起儿童阅读初步体验、认知升华、深入阅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具有“不确定性”,任何一个文本的问世标志着一个多层面的“召唤性结构”的出现。本文试图从巴特的文本阅读理论出发,去探索阅读的本质,以巴特的“抬头而读”的阅读方法为依据,去探寻大学英语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阅读。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促读、局部研读、读思结合等方法,使学生层层深入地阅读文本,感受文本的精华。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进行文本教学时需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环节,从而让教学过程更为集中,让学习者在紧致集中的思考中思悟文字,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境界"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1.问题导入,悬念重重。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用问题设置悬念,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要达到新课标倡导的多读书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文本互读是一种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借助比较整合、互补等方式进行整合,使学生对文本的内容、重难点、人物等进行品读,掌握文本的表达技巧,从而产生"1+1>2"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读书的过程就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但是,一味地让学生读、读、读,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和抵触情绪。因此教师要注意读的形式多样灵活,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对课文进行体味、鉴赏。一、默读——此时无声胜有声有效的默读,能使学生沉浸在文本中,用心去感悟、  相似文献   

14.
《窃读记》这篇课文细腻生动地描绘“窃读”的百般滋味和复杂心境,这也是此篇课文的一大写作特点。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身受感染,让一个清新纯朴、酷爱读书、痴迷忘我的女孩浮现在学生眼前,是我在备课时考虑最多的问题。在多次解读文本、阅读作者的相关背景资料之后,我确定课文的中心点,即“急忙打开书,一页,  相似文献   

15.
实施新课程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强调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对话。因为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是学生理解文本语言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足学生时间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要读通、读好、读懂、读深,不光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机械重复地读,作为教师应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望,使学生爱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感悟;提出读书的要求,使学生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大力提倡主观式阅读,主张阅读要读,要学生直面作品,用自己的眼睛去触及,用自己的心灵去抚摩作品。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是让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走向学生,把结果讲解给学生听。因此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阅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引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富有个性的新颖见解。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优秀的标准去要求和培养学生.而优秀的学生往往应具备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尤其在读的方面显得更为重要.所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从文本着手去培养学生的修养内涵,而文本的确包含了不少内涵,比如文字内涵、人物内涵、情节内涵以及感情内涵,这些内涵都需要学生去感悟.所以,阅读中的文字感悟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8.
郑娜 《华章》2006,(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是阅读教学的载体,它负载了人类几千年文化遗产的精髓。学生通过这个载体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掌握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没有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作为基础,其他任何形式的对话便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一、以读为线——立足文本阅读文本是语文学习的前提所在。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就是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的最有效方法。因此,教学中“以读为本”形成一条线来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依然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新的教育理念鼓励…  相似文献   

19.
<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优秀的标准去要求和培养学生。而优秀的学生往往应具备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尤其在读的方面显得更为重要。所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从文本着手去培养学生的修养内涵,而文本的确包含了不少内涵,比如文字内涵、人物内涵、情节内涵以及感情内涵,这些内涵都需要学生去感悟。所以,阅读中的文字感悟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最质朴的要求就是要学生"好读书",从阅读中体验到快乐与充实,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基本的鉴赏能力,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教师可从读、品、比、演、悟五个方面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与文本交流,感悟文本,从而达到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