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结果到过程--论知识观的转变与我国新课程目标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知识本身的认识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建立:如果知识是客观而又普遍的,那么,这种静止、绝对的知识观所导向的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结果性课程目标。而当前,人们对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知识是相对的、局部的,知识更多地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意味着课程目标应由重视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我国新课程所确定的过程性目标也因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背景知识的激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知识在英语课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外语教学普遍存在着语言学习与背景知识相脱节的现象。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而较少涉及背景知识;偏重语法训练,但忽略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略了与背景知识的联系。一节课下来,学生头脑里也许塞满了大量的词汇、语法知识和句型,但语言已被“肢解”得支离破碎。  相似文献   

3.
知识并不通过个体对外部客观的表征而产生,也不通过个体自身的内部推理而获得,而是在共同体内异质个体之间通过广泛对话的途径被建构。知识建构性网络聊天室提供了异质个体之间广泛对话的理想空间,促进了知识建构、知识共享及集体智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是容易理解的,把知识分为现象知识、概念知识和原理知识也是容易理解的,因为这两种分类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而且根据分类的标准,这些知识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方面确实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可以作为不同的知识类别而存在。但是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或者无意识的知识和言述性的知识就很“玄妙”了。正是这种“玄妙”引起了语文教学理论界,对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为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扑面而来,国际化好像就发生在身边,势易时移,职业教育必须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作更深入的改革。“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是职业教育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约了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效益的提高。职业教育受传统的学科本位教育影响还很深,表现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重视知识的掌握而轻视能力的培养,为学知识而学知识,死记硬背,忽视了在学知识的过程中对能力的培养;即使在能力的培养上,也重专业操作技能,而轻综合能力,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情感生活等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个性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在20世纪9…  相似文献   

6.
王秀军 《数学教育学报》2003,12(3):67-69,87
对抽样知识的理解是统计素养的基础,而抽样方法是抽样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在没有学抽样知识前就表现出了统计学上常用的几种抽样方法萌芽.总体上,他们在抽样过程中对随机性缺乏认识,认识不到随机样本的统计公平性,而更相信分层抽样,而且不同年级、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对抽样知识的认识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当前,“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已经为广大教师所普遍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只是依据教材的知识框架,对教学活动或情境材料加以更新或替换,而对于教材知识却不敢越雷池半步,在知识内容的取舍、重难点知识的确定、知识结构的重建等方面,还很茫然。  相似文献   

8.
我在这几年的高考班教学中,觉得专业课复习往往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过分强调拓展知识的广度而忽略了知识的深度,二是过分强调挖掘知识的深度而忽略了知识的广度,即所谓”只见森林而不见树木或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致使学生获得的仅仅是残缺不全的知识体系或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结果在高考中痛失宝贵的分数。为了改进单招复习工作,增强考生的应变能力,现以《电工基础》的复习为例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职业能力开发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的转型必将引发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的革命,而有关知识的问题从本质上说更是一个哲学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无论是显性知识,还是缄默知识,都是构成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的情境性、个体性和建构性,决定了职业能力开发必须注重真实情境下的实践锻炼和传统学徒制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知识和素养相对立,是普遍存在的一个误解。这一误解已经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素养不仅是指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具备的情感态度,也包含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是一个人提升技能、培养情感、形成观念态度的前提;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建立在特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之上。因此,知识是基础中的基础,这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知识为核心。高质量的知识教学,需要让学生做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并且通过具有新意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接受训练。如此则能通过知识教学来促进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教学语言讲究精练、规范、准确、生动等艺术,但它是在工业社会的背景下注重知识传授的产物。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及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知识信息传递的狭小空间和单一方式,信息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简单传授知识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学习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知识传授型的教学语言已逐渐显露了它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因此,网络时代的教学语言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于知识的讲解拘泥于课本,不够生动有趣,学生听来无趣,也不甚了解;课堂活动的组织侧重知识层面,而忽视了智力、趣味方面,不少学生感觉索然无味,甚至“谈物理而色变”.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有以下见解.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传统知识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准确地记忆、背诵知识,而衡量学生知识对错的标准就是书本上或教师的“标准答案”。教师将一切学科都知识化、实体化,即使像品德、艺术之类的人文学科,教师也主要是教授品德、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而不是去“挖掘”知识对学生发展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有时候也关注学生情感、意志  相似文献   

14.
职工班政治学习的几点体会张淑琴要实现职工班政治课教学目的,必须对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的要求都要有总体规划。在知识方面主要是学习教材上的知识,而教材上的知识,都是有结构、有体系的,各种知识之间又是有内在联系的。而从学员获得知识的认识规律来看,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知识劳动是富于创新的脑力劳动。围绕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而进行的认识劳动,因其最终能与人们的物质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或相融合而称之为生产性知识劳动,生产性知识劳动创造价值,种种知识产品就是它所创造价值的载体。生产性知识劳动是复杂度高的劳动,知识劳动中集聚了更多、更高级的脑力支出,这样的支出即创新的知识在与物质生产劳动的结合与融合中,能提升后的复杂度、增强其创造价值的能力。所以,生产性知识劳动比一般物质生产劳动能创造出高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考化学复习应立足于教材,特别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可是我们不能仅仅把课本上的知识简单地重复一遍.而应该把高中甚至包括初中的化学知识进行重组、整合,在原有的知识上产生出新的知识.从而做到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融会贯通。以往许多学生就吃亏在不重视化学基础的复习上,一味地追求难题、偏题,结果造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看起来很简单的题,往往因一个细节的忽视而满盘皆输。可见,在追求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同时,知识的基础性、应用性,以及知识面的拓展是不容忽视和轻视的。  相似文献   

17.
学习策略中的理解策略、记忆策略、组织策略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有效地在大脑中构造知识。但是,知识的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是为了运用知识、开发智力而学习。“学会运用”在知识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知识应用包括两个层次:初步运用和创造...  相似文献   

18.
一、语文探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具体运用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能传授,它只能由学习者建构,这种建构是主客体在交互的过程中进行的,而主客体的交互过程越复杂,学习者得到的知识就越全面和深刻。建构理论与传统教学理论相比,重学习过程而得结果;重经验而得理论;重方法而形成能力;重结构联系而形成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掌握了系统、扎实的历史知识之后,就需要借助一些理论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把纷繁复杂、零散的历史知识穿成线、连成面、结成体,从而使趣味性的知识变为教育性的知识.使具体的史实焕发出思想的光芒.使人们能够从中感知并感受历史的价值和魅力。而用来对史实进行意义建构的理论和观点就是史观。  相似文献   

20.
任兴洲 《教书育人》2007,(11):63-65
一、隐性知识的概念 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85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他在对人类知识的哪些方面依赖于信仰的考察中,偶然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信仰的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