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2月10日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上海印刷行业协会和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共同举办<透过水晶球看印刷--车茂丰文集>出版座谈会.来自印刷界、印机界、出版界和教育界的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教授为<文集>题词:"厚积薄发、志存高远";国家新闻出版署于永湛副署长专门为文集写了序言,对车茂丰先生的人品、文风予以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10日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上海印刷行业协会和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共同举办《透过水晶球看印刷——车茂丰文集》出版座谈会。来自印刷界、印机界、出版界和教育界的代表 80余人参加了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教授为《文集》题词:“厚积薄发、志存高远”;国家新闻出版署于永湛副署长专门为文集写了序言,对车茂丰先生的人品、文风予以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数码印刷在我国蓬勃发展.整个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数码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上.我们邀请到10位数码印刷行业主要供应商的代表人士:富士施乐有限公司行业服务管理集团市场营运及快印部总经理林凯诺先生、EFI公司亚太区高级总监Craig Saphin先生、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专业商用机营销部总经理新井辉明先生,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商业影像部亚太区总经理马振雄先生、柯达图文影像集团NexPress中国区销售经理张建民先生、柯达图文影像集团Encad中国北部及西部地区客户经理庞少军先生、方正印捷数码技术有限公司连锁部总经理罗运峰先生、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TP销售推进部图像产品策划科主管梁坚先生、上海火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文革先生,赛康印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陈国强先生.一同畅谈数码印刷在中国市场的特点与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说到数码印刷,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数码快印店.以至传统印刷厂也理所当然地认为数码印刷距离自己还很遥远。但随着短版、个性化的需求与大批量印刷需求交织在一起时.传统印刷厂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数码印刷。于是.我们不禁会猜想.当传统印刷厂“约会”数码印刷之后,将会摩擦出怎样绚丽的火花?在首届“科印杯”数码印刷作品大奖赛上,获得“创新应用奖”的企业VI光盘版包装便来自于以传统印刷起家的杭州文康印刷公司。本刊记者近期对杭州文康印刷公司(以下简称杭州文康)总经理范从明先生进行了专访。我们的好奇心.也许.在这里能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5.
由香港印刷供应链商会主办的出版印刷业新视野、新媒体、新技术、新动力研讨会暨燕京行2009 CEO北京晚宴于5月11日在北京举行。本次晚宴邀请到香港印刷供应链商会主席宗第先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闻出版学院院长陈壁辉博士、Atex公司亚太区区域经理谢秉健、Sinpase公司董事长Peter Herman先生,此外,各大报业集团、地方印企代表共同出席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在科印国际报告会的“印前与数码印刷分会”上.有一个专注的身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就是专程前来听会的上海典生商务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洧先生。当时他的一句“我们针对的市场就是高端市场”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隔不久.记者有机会在典生公司采访到了祝洧先生。  相似文献   

7.
5月22日,印刷工业出版社首届校园行活动在北京印刷学院拉开帷幕,此次校园行活动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5%成败论》作者张林桂先生作为演讲嘉宾。到场参与的同学200余人,印刷工业出版社工作人员给所有参会的同学赠送了读书卡,旨在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用知识武装自己。  相似文献   

8.
《电子出版》2005,(6):37-37
5月13日,柯达公司再次迎来了开门红。位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8A 馆003展位上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再次迎来三位重量级客户,并且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在签约仪式上,KPG 亚太区总裁唐华生(Mr.Tom Watson)和基利印刷器材有限公司罗肇彰先生分别与利丰雅高包装印刷(东莞)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赖伟峰先生、南华印刷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罗俭文先生、彩图柯式印刷有限公司总裁黄坚民先生签署了热敏 CTP 版材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9.
在前不久召开的2006年度全国报业印刷质量审评会上,解放军报的生产经营部副主任金进先生就印刷质量和管理做了专题发言,以下我们选登了关于印刷厂在使用爱克发:Advantage CTP系统时的技巧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5月13日,柯达公司再次迎来了开门红。位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8A 馆柯达展位上再次迎来三位重量级客户,并且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在签约仪式上,KPG 亚太区总裁:Mr.Tom Watson 和基利印刷器材有限公司罗肇彰先生分别与利丰雅高包装印刷(东莞)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赖伟峰先生、南华印刷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罗俭文先生、彩图柯式印刷有限公司黄坚民先生签署了版材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1.
在’99上海国际印前印刷技术及设备器材展开幕之际,上海市印刷协会、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华东印刷工业信息站联合举办了为期3天的“展望21世纪印刷技术交流会”。上海美沪印刷新技术有限公司莫春锦总经理代表美国印刷、出版及纸品加工技术供应商协会(NPES)总裁戴尔蒙坦先生宣讲了“21世纪的印刷”,周国勤先生代表NPES大中国区经理周亚平先生作“美国出版印刷和包装印刷业的现状和发展”的报告。现就有关美国出版印刷业的情况,扼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首届“科印杯”数码印刷作品大奖赛暨“数码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上精致多样的作品,反响热烈的场面依然清晰。转眼间,第二届大奖赛的征集工作己拉开序幕,去年的获奖者通过参加首届大奖赛有哪些收获?对于今年的大奖赛,又有何打算?我们采访到龙日图文的总经理娄德龙先生和杭州运城制版的丁华东先生,倾听他们的感言。  相似文献   

13.
李峰 《电子出版》2003,(8):16-17
在全球范围内,印刷行业朝着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方向的发展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最近CAPV公司提出数码印刷产量的复合年度增长率为14%,将从2001年的26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500亿美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富思集团,这家在日本数码印刷领域相当成功的公司开始进军中国,并给中国的数码印刷行业带来了新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理念,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数码印刷发展的方向,近日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日本富思在华子公司(中自富思公司)总经理李峰先生。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12月30日8时36分,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第一任校长,新中国印刷教育的创造者,中国出版印刷界功勋卓越的领导者万启盈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4岁。2014年1月10日下午1点30分,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师生举行追思会,深情缅怀对新中国出版印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万启盈老校长。校领导班子、师生代表、退休教师代表以及校友代表参加了追思会。会场肃穆庄严,充满哀戚的氛围。在雄浑而深情的《红旗颂》的优美旋律  相似文献   

15.
数码印刷作为印刷技术数字化发展最直接的体现.正在引领着印刷领域新的技术革命。在这场技术革命中,数码印刷设备和软件正在相关厂商的努力研发之下.不断地推陈出新.但是生产力中最重要因素——“人”的培养却明显地比设备研发慢了一拍.人才之荒正在影响着数码印刷的应用、创新与管理。对于这一点.恒晟图文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吕鸿生先生、深圳艺川快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誉涵先生、北京龙日图文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娄德龙先生、  相似文献   

16.
新年新气象,作为2008年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从本期开始,《数码印刷》杂志将从世界范围内遴选印刷行业知名专家,为本刊撰写卷首语(Professional's Letter),请其就数码印刷市场的变化,数码印刷技术的发展,发表自己独到的观点。本期我们邀请到了素有“按需印刷之父”美誉的Frank D.Steenburgh先生,以其《如果创业,我选数码印刷》作为开篇之作,今后,我们将继续邀请其他知名专家,希望他们的言论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并能从中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7.
10月17日下午,2007年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数字印刷分会理事会在上海新苑宾馆会议厅如期召开。数字印刷分会理事长沈海祥先生,秘书长陈彦女士,副秘书长李安先生,以及理事单位、会员单位代表齐聚一堂。  相似文献   

18.
版画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雕版印刷发明的唐代就出现了版画作品,到了宋元,又有了新的发展,明代则是我国版画艺术的黄金时代。明代版画在中国乃至世界印刷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叶德辉说:绘图书籍“明代最为工细”。鲁迅先生对明代版  相似文献   

19.
王仿之先生继《王仿子文集》之后又一部力作《印刷思考与回忆》最近由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入了作者自1978年以来有关印刷的通讯、论文、回忆录和海外印刷业介绍等文章,共56篇,约29万字。 王仿子先生是长期主管出版、印刷工作的老同志,对我国出版、印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尽管作者在封面左上角写着“一个外行人闯入印刷世界的经历与感想的纪录”的谦语,而收入本书的文章无疑是  相似文献   

20.
由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和中意印刷培训中心举办的“美术设计展”7月17日在上海美术馆开幕。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赵斌副局长、美协上海分会常务副主席徐昌酩先生、上海装帧艺术研究会会长任意教授、著名美术设计家蔡振华先生、意大利专家桑迪先生、罗马艺术工艺学院帕帕迪亚教授、意大利驻沪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