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环境育人。一是优化校园化环境。校园环境对于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引导、熏陶、感染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这个比喻,实质上是,强调学校要注重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因此,我们在学生视线所及的墙面上,刷写各种明用语、激励语、警示语以及校训等使之成为一道化走廊。二是优化校园自然环境。我们做到:突出一个“绿”宇,强调一个“美”宇,讲究一个“香”宇。坚持一个“净“宇。三年来我校筹措了300多万元资金,下大力气蓝校舍、修校道、植草地、种花木。校园随处是绿草茵茵,  相似文献   

2.
华中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献君教授在他的专著《人类之治》一书中运用了一个精彩的类比: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汁的味道;同样,学校育人氛围与环境决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这就是著名的“泡菜理论”。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除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之外,还需要环境育人。校园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具有陶冶人、启示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巨大作用。如果学校在酿造“泡菜汁”时注意“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那“泡菜”的味道一定不错。那么我们应怎样酿造“泡菜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使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具有积极的教育功能,使每位教职工都成为学生的楷模。  相似文献   

3.
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加强校园管理就是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安全、文明、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就是要优化育人环境。良好的育人环境既包括干净整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又包括文明礼貌、和谐有序的人文环境。校园管理的核心是对学生的管理。学生行为习惯如何.直接影响着校园管理的质量。校园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刘俊 《成长》2021,(2):22-22
人才成长的优劣对学生全面成长和培养良好素质至关重要。创设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内外结合、综合治理,提倡“爱心渗透,心灵沟通”,注重校园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的协调发展,有机结合,不断完善和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邵阳市为了搞好全市中小学学生德育工作,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近年来在全市范围摸索出了一条以“校园育人工程”、“家教基础工程”、“社会关爱工程”、“基地教育工程”等“四大工程”促孩子健康成长的新路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说过:“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社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小环境。学校教育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创设的教育环境的结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用学生创造的周边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6年以来,我们按照“软硬结合、和谐宽松”的要求,不断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净化、美化、绿化———硬环境的建设走进华南师大附中的校园,就像打开一部立体、多彩、富有…  相似文献   

7.
落实江泽民“以德治国”的思想,要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做起,从每个人做起。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学校是教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的好坏,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学校的精神文明,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学校教育必须站在“以德治国”的高度,“以德治校”,做到转变育人观念,坚持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确认识教师手中的权力,为学生树立人格榜样;创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邓娟红 《山东教育》2009,(11):18-20
一、班级人本管理与和谐校园 幼儿园为了创设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育人环境。关键是要抓好班级管理,班级稳定了,幼儿园才能和谐。和谐校园为班级创造一个良好的外围环境,而良好的班级建设又为创造安全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精心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着力建构全方位育人格局,促进了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们的主要作法是“三抓”:抓关键,建构育人环境:抓重点,建构育人载体;抓难点,建构校园精神。 一、抓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建构育人环境 校园是知识的殿堂,智慧的摇篮,是学生学业渐长,品德渐成的主要场所。校园应当是少年儿童的“学园、乐园、花园”。为了实现“三园”目标,我们采取了把好一个关口,落实两个加强的工作措施。 首先,把住校园校舍的规划建设关口。市教委下文件明确规定,校园规划、布局要请专家设计,并形成立体模型,方案必须报市教委审批;校园绿化,美化要请  相似文献   

10.
“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述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是校长重点工作之一。学校环境的布置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学生的个性要求,让学生置身在校园中能感受到快乐和欢愉,能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每一条标语、每一幅挂像、每一面墙壁、每一个景点设计都能够给学生以教育和启迪,从而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杜威说:“要想改变学生,必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学生也被改变了。”在云和县第三中学这样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当其冲就是改变学校信息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良好育人功能的信息技术教室环境则是改变信息环境的基础。作者结合学校实际,从四个方面着手谈如何发挥信息技术教室环境的育人作用,提高农村学生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2.
校园环境是“三全育人”理念中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载体,其育人机制为通过营造校园特色景观,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审美熏陶和精神引领,从而传承校园文脉、树立校园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本文从北京大学的实践经验出发,通过文化育人、服务育人和实践育人理念贯穿于校园景观提升工作的全过程,探索新时代高校环境育人的实施路径,丰富“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试图完善高校环境育人的体系,为高校开展环境育人工作和探索提升校园景观策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后勤工作者怎样真正做到以“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提高自身后勤保障能力、服务质量和育人水平,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后勤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一切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宗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通过强化后勤队伍建设、创新食堂管理、创建绿色校园和搭建公寓文化平台等形式,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也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是"以德育人"的基础和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速高校校园化环境与“以德育人”的意义;分析了化环境与育人的内涵: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校园化环境与“以德育人”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夏梅 《辽宁教育》2006,(4):24-25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校园文化环境。是指与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外部条件。它包含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两个部分。校园物质环境是以编整形态出现的物化环境,主要是校容校貌,如校园的整体规划、建筑物的布局结构、室外的绿化美化、室内的整洁美观等。校园精神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传统、校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文化活动构成的气氛等。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环境对校园内每一个成员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美国教育家布莱森所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的对孩子们发表演说。而且孩子们的确会注意它。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因此校园环境应该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是一门“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校以“尊重、关心、激励学生,造就、成全、发展学生”为办学理念,强调“依法治校”和“环境育人”,积极创设“以艺术促情感”和“由规范到习惯”的校园管理模式,激励师生知法、学法、懂法、用法,走出了一条把养成教育融入依法治校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呼唤学校“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校与时俱进,巧抓机遇,把得天独厚的家乡资源“石文化”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石雕石材营造艺术美”的思路,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石载道,以石育人,真正使校园美化、绿化、净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场所,肩负着育人的重任。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是各级各类学校应该追求的。  相似文献   

19.
肖建龙 《教师》2012,(2):9-10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和家庭里度过。学校的“一草一木”,教师、家长良好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方方面面,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校园应是一首诗、一首歌、一道风景,是全校师生精神风貌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沈建云 《生活教育》2012,(10):93-95
校园环境是一门隐性课程,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在此理念之下,学校要建设精美的校园和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进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让学生享受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