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素在前人对摹状词和专名这两个概念研究的基础之上,区分了专名与摹状词,提出了自己的摹状词理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可以解决日常语言中存在的同一替换规则失效、排中律失效和存在悖论这三方面困难,引发了后来学者的更深入研究。斯特劳森从句子使用的角度、克里普克从专名形成的角度等,分别对罗素的理论进行了批评,推动了语言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罗素认为,摹状词与专名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并不指称某个对象,因此不应当像对待专名那样来对待摹状词,即不能根据有无指称来判定摹状词的意义。在斯特劳森看来,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根本问题在于它脱离语句的具体使用场合来谈论语句的真假或其中的某个语词的指称,把语词的意义与它的指称混为一谈。无论是专名还是摹状词,就它们本身来说并不具有指称某个对象的作用,像罗素那样把"是否指称某个对象"作为划分专名与摹状词的标准是错误的。此外,与罗素运用"自我中心词"的概念将摹状词截然二分不同,斯特劳森认为就所有的摹状词的"所指"都与说话者的语境有关而言,它们都可以看作是"包含自我中心词的摹状词",而"不包含自我中心词的摹状词"则可以作为当"包含自我中心词的摹状词"的指称对语境具有最小程度的依赖性时所发生的极端情况来看待。  相似文献   

3.
指称理论历来受到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重视,对帮助我们理解许多语言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斯特劳森批判、继承和发展了罗素的指称理论,尤其是关于限定摹状词指称的观点。斯氏区别了意义与指称以及语词本身与语词的使用,认为无论摹状词还是逻辑专名都应该在语境中赋予指称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专名问题及指称问题是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弗雷格对专名的理解相当宽泛,并认为专名通过他所谓的涵义(sense)间接地与实在相联系。而罗素与其意见相左,严格区分了专名和摹状词这两种符号,并提出了逻辑专名和普通专名在指称功能上的不同,断言一切真正的专名(即逻辑专名)都直接地进行指称。摹状词则不是直接指示某一个体,只有在其他符号的上下文中才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罗素关于专名涵义的摹状词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素不赞同弗雷格宽泛专名的涵义理论,严格区分了专名和摹状词,并将专名区分为逻辑专名和普通专名,对专名涵义的理解出现了不一致情况:在区分专名和摹状词时将专名涵义等同于专名所指,在区分两种专名时又将专名涵义视为缩写的或伪装的摹状词。这一理论总体上是主张专名有涵义的,人们一般接受其普通专名的涵义论。这一涵义仍然无法与弗雷格的专名涵义论划清界限,存在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意义与所指这个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上,摹状词理论坚持简单明了的指谓理论,解决了指谓理论所面临的疑难,成为哲学典范.本文通过阐述限定摹状词和专名的区别揭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如何解决指谓理论的一些疑难.同时也谈到了其理论的影响和不足.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评析了罗素对二十世纪哲学的主要贡献—摹状词理论,尤其对其缺陷作了详尽分析,如把专名视为与它有同样指称的某个限定摹状词,意义即所指的观点和关于存在的预设等等。  相似文献   

8.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等学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阐述,分析了罗索摹状词理论的缺点与不足,同时指出了该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被公认为是"20世纪哲学发展的典范",它对逻辑学、语言学和哲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从该理论的提出背景入手,介绍该理论是如何针对三大著名难题而提出的,并阐述摹状词与专名的意义、联系与区别,最后简评该理论的缺点以及在语言方面和哲学方面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罗素从捍卫其逻辑指称论的本体论立场出发,对语句结构进行深入的逻辑分析,提出的摹状词理论,严格区分专名和摹状词,并给出摹状词定义及包含摹状词的语句的逻辑形式,从语言形式上成功地解决了20世纪三大语义学难题。这一理论与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思想相对应,向人们展示了解决哲学疑难和捍卫特定哲学立场的语言形式分析方法的范式,在西方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曹琪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10):43-49
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缘于他对迈农伪实体的解决。然而,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主要为四个难题寻找合理的解释路径,这四个难题分别是:对非存在物的明显指称难题、否定存在难题、弗雷格的同一性疑难以及替换难题。关于名称的理论研究即使以专名和摹状词的认知及其功能为中心,但两者区分的基础是基于语义外在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刘丽 《海外英语》2014,(15):229-231
对专名涵义与指称的研究,历来是语言学和逻辑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该文首先简述语言哲学中的两大流派:以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摹状词理论和以克里普克为代表的历史因果指称论,然后扼要地探讨两种理论的优缺点。在专名问题上,摹状词理论和历史因果命名理论是相互补充的,前者突显命名初始阶段的内涵性理据,后者突显命名后使用过程的传承历史。专名产生的初始环节应该和专名运用的复杂环节相结合,才能真正地了解专名意义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在哲学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遭到了一些哲学家的批评。文章主要从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三大难题的解决及其理论自身的局限谈起,文章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罗素提出摹状词理论的动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以及对三大难题的解决;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局限。最后,作者指出:我们在谈论摹状词的指称时。一定要结合其所出现的语句,结合表达它们的具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14.
范贵云 《文教资料》2010,(3):113-114
自现代逻辑产生以来,关于专名和摹状词的研究一直是逻辑哲学的重要课题.也是争论的焦点。克里普克在《命名与必然性》一书中从可能世界的全新视角对专名和摹状词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历史因果理论,他认为可能世界中的专名和摹状词都是指示词.但它们是有区别的。专名是严格指示词而摹状词是非严格指示词。本文立足于克里普克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基础上,对其关于专名和摹状词的理论作进一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唐纳南曾经提出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以补罗素摹状词理论之阙,他认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完全忽略了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这是罗素理论的主要缺陷。其实,由于理论的出发点不同,唐纳南对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的批评并不能成立;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自足的,它完全可以经受住唐纳南的批评,从而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16.
从内涵的角度谈专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名研究在现代逻辑哲学与语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摹状词到底与专名的内涵有何关系,能否用摹状词给专名下定义,对此,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陈波等人均有论述。专名是有内涵的,且它的内涵可以用语词定义的方法给出,专名的内涵决定它的所指。  相似文献   

17.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自提出以来,对逻辑学、语言学和哲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通过对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来源及内容的介绍及其评述,其不容忽视的科学价值,肯定的同时,也分析了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考察专名的摹状词理论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概述了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进行了简要评析,认为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开辟了专名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它存在不完全性。在专名问题上,摹状词理论和历史的因果命名理论是相互补充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考察专名的摹状词理论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概述了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进行了简要评析,认为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开辟了专名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它存在不完全性。在专名问题上,摹状词理论和历史的因果命名理论是相互补充的。  相似文献   

20.
摹状词理论认为,专名有涵义,专名与一个或一簇摹状词同义,其指称是通过专名的涵义来确定的。但是,克里普克对此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摹状词理论没有弄清专名和摹状词之间的区分,事实上,专名没有涵义,是严格指示词,而摹状词有涵义,是非严格指示词。在做出上述区分的基础上,克里普克提出了历史的因果的命名理论,指出名称的指称是通过一系列历史的、因果的传递链条而确定的,而不是由某个摹状词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