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有近200篇的作品带有较为明显的果报色彩,因果报应思想贯穿了作者成书的始终.我们姑且称之为<聊斋志异>果报小说.国内对于<聊斋志异>果报小说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尚无研究该论题的专著,第二阶段批判<聊斋志异>因果报应的消极影响,第三阶段是<聊斋志异>因果报应研究的崭新时代.<聊斋志异>果报小说不但有深入研究的价值,而且仍有深入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聊斋志异>文体形态类属至今尚无定论.从叙事序列理论角度对其中作品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聊斋志异>包含了众多小说形态,体现了作者在文言小说艺术空间上的开拓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英国著名汉学家翟理斯在<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首先,他于1880年翻译出版了<聊斋志异>首个英译本,该译本出版后在西方代表蒲松龄达一个世纪之久,成为<聊斋志异>的经典英语译本;其次,他在自己编撰的、在英语世界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学史>里用大量篇幅对<聊斋志异>作了介绍.所有这些都推动了<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  相似文献   

4.
<儒林外史>是讽刺小说的集大成者;<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顶峰之作.对<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纳妾制度的比较具有普泛性和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内《聊斋志异》英译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聊斋志异>英译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聊斋志异>英译历史研究、<聊斋志异>译本个案研究、<聊斋志异>译本比较研究.存在的问题也主要有三方面:研究力度不够、研究广度欠缺、英译版本选择单一重复.  相似文献   

6.
越南有部汉文小说<传记摘录>,共收录<书痴传>等十三篇故事,过去曾被视为深受<聊斋志异>影响而又不失原创性之作;本文最新发现<传记摘录>全书其实是直接抄袭自清末顾氏的<后聊斋志异>,降低了它在越南汉文小说史的地位,也重新厘清了清代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后聊斋志异>与越南汉文小说<传记摘录>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在清代文人的评价中几乎是毁誉参半的,但<聊斋志异>成为文言小说摹仿的典范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聊斋志异>已经确立了文言小说创作的典型范式.其典型范式主要表现在文人抒怀、史传叙事模式、诗化、幻奇为文、充分发挥文言艺术魅力等方面.这种典型范式为大量<聊斋志异>仿作的诞生提供了最大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在独具特色的爱情小说<伤逝>中,不仅以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笔调描写了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更对人生道路中的重大问题——爱情婚姻进行了深刻地探索.其中对于爱情的解读,在今天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伤逝>中爱情失败的原因及引发的深思.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高峰,在艺术上代表着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他运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创作方法,造奇设幻,描绘花妖鬼狐世界.本文以"陌生化"理论为依托,对<聊斋志异>进行了研究,分别从神异的人物、谲幻的场景、离奇的情节;文白相融的语言风格;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创作方法等方面探讨了"陌生化"技巧运用在<聊斋志异>中产生的奇特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0.
干宝的<搜神记>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对于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后世小说与戏曲的影响更大.文章主要从<搜神记>对晋代以后志怪小说的影响,对唐宋传奇、宋元话本及明代拟话本的影响,对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对清代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的影响,对后世戏曲的影响等方面,略做阐述.  相似文献   

11.
<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一个是"才子之笔",一个是"著书者之笔".但是两者的审美想象和理性现照之差异较为突出,<聊斋志异>用审美想象征服了读者,而<阅微草堂笔记>却因过多的理性观照稍逊风骚.从小说创作理论上探究原因.主要是二人创作的出发点不同、所持的体裁观不同、作者的审美想象与理性观照不同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刘云鹏 《文教资料》2008,(30):18-20
唐代以"夜奔"故事为题材的小说中女性对待恋爱大多泼辣而大胆.但由于唐代士子佻达轻浮的个性,"夜奔"一定程度上成为旖旎艳遇的点缀.这种缺点一直到<聊斋志异>,以"情"之一字灌注其中才得到改变.本文尝试从唐代小说"夜奔"故事入手,并在<聊斋>中选择同类故事进行比较,从而看出<聊斋>在艺术上、思想上对之进行的再创造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蒲松龄一生对应试科举获取功名不遗余力,但科场屡屡失意让他经历了由期盼到失落、由失望到愤恨再到反思求变的情感交错与渐变历程.<聊斋志异>中的一些代表篇目如<考城隍>、<叶生>、<司文郎>、<贾奉雉>、<于去恶>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蒲松龄对科举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到清代进入鼎盛阶段,<聊斋志异>的巨大成功引发了仿作的创作热潮,曾衍东的<小豆棚>就是其中成就较高、令人瞩目之作.时代、环境对作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风格的重要影响,创作意图与作品评价息息相关,都在小说中充分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创作的高峰,人们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对它受儿童欢迎的原因探讨并不够.从儿童文学的角度看,<聊斋志异>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有近200篇;从题材类型上看.主要有对世俗人生的劝谕与启迪,描写爱情、婚姻,写神、仙、人、狐、鬼的传奇逸事和异事,写知己、友情,讽刺世道的不公,揭露官场的黑暗等.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向儿童展现了社会、人生的丰富,并让儿童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6.
莺莺、张生的爱情故事本源于唐元稹的<莺莺传>,发展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成熟于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这一故事自唐代开始就被人反复吟咏.本文仅从姚斯的接受关学的角度,由<西厢记>的主题变奏中对爱情的理解和把握情况,看读者的阅读期待和理解对一部作品日臻完善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道光后期的文言小说集中,浙江归安朱翊清的<埋忧集>是影响较大的一部.朱翊清,浙江归安(今属湖州市)人,生于1786年,约卒于1846年.<埋忧集>是<聊斋志异>之后的重要拟作,并且其中收录了不少前人小说资料,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备课过程中,我发现了两个对深入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试以管见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以其独特的创造性成为我国传统志怪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以鬼、妖、神、精为女主角的爱情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这些另类的爱情故事不仅表现了蒲松龄对自身空虚情感的自我补偿,更表现了其在封建与反封建思想之间的痛苦徘徊。这一充满矛盾的爱情观也使得《聊斋志异》成为了流芳百世的孤愤之书。  相似文献   

20.
向悦 《文教资料》2008,(23):14-15
<聊斋志异>中那些或人间或非人间的女子,几乎都具有花一样的容貌和心灵.蒲松龄往往以花和花香比喻之象征之,寥寥数语,即形神俱现.即使有的没有如花的容颜,蒲松龄也用花香将女子的才德双馨暗暗点出.这些女子是<聊斋志异>世界中的人物艺术形象的主体,是真善美的化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