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教学中通过熟读、背诵,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常常被忽视。不少人认为朗读属于字词教学,没有必要在上面费时费力。其实新课程语文教学仍须注重朗读训练,加强对朗读的训练与指导。  相似文献   

4.
王书斌 《教育艺术》2008,(11):20-20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朗读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朗读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朗读教学有助于审美教育,朗读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读”应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读”,可以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听、说、读、写"。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提出之后,语文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应注重学习语文的能力的提升。叶圣陶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能驾驭文字。"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应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此推动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传授语文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和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包括两方面,即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和学生的学习性朗读。在这里,前者起主导作用,后者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朗读训练不仅有利于学好语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本文通过课堂实践,阐述朗读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金菊 《阅读与鉴赏》2009,(10):10-11,6
朗读.其意义和作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仍不容忽视。首先,新课程理念对学生语言的积累、运用、感悟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初中阶段的教师更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以后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其次,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分析文章,有助于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应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12.
顾三萍 《双语学习》2007,(8M):20-20
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两千多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在语文教学上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朗读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训练,能促进听、说、写三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要范读感染学生,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要依据不同形式的朗读作用引领学生充分地进行朗读。  相似文献   

14.
加强朗读训练是当前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目的。语文学科是保障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并正确运用所学知识的语言文学类学科,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教师比较注重培养学生写作方面的训练,而不太重视其他几种训练方式。语文的日常教学工作必须将朗读作为重点训练项目,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6.
曹燕 《辅导员》2012,(27):29-30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朗读能有声有色的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等语文基础知识,在语言训练中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适当渗透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挖掘教材丰富的内涵,结合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99):17-18
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是语文教学充满灵性的一剂灵丹妙药。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备初步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朗读训练,进行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自由朗读中感知文意;在深入品读中把握主旨;在默读中体悟文体特点;在精读中探寻美点;在齐读中延伸阅读、升华主题。由此可见,"读"让语文教学拥有了灵性。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渎写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20.
冉伟 《少年读者》2009,(7):94-96
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进一步深化。读写结合就是全面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也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