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某高校283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女大学生在交际交友上的困扰大于男生;有过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异性交往困扰最小;大三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扰最大.男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精力比女生高;大一学生主观幸福最高,大三学生主观幸福感最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与总体幸福感呈负相关.交谈交流困扰、交际交友困扰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国际大学调查量表》,对天津市335名职技高师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职技高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M=3.26);职技高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存在性别差异(t=-4.865,P〈0.001),女大学生体验更多的主观幸福感;职技高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不存在城乡差异(t=1.90,P〉0.05)。  相似文献   

3.
考察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困扰、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人际关系困扰综合诊断量表对31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人际关系困扰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为32.26%。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减少人际关系困扰,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职生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幸福感指数量表(IWBS)、大学生人际关系量表(CSIRS)、自尊量表(SES)对512名高职生进行团体施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高职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交际困扰、异性交往困扰的性别主效应差异显著;高职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自尊的独生与否主效应差异均不显著;高职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与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自尊各因子及总分相互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高职生异性交往困扰、交谈困扰、自尊能显著地预测网络成瘾倾向.结论:高职生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自尊具有重要关系,异性交往困扰、交谈困扰、自尊能显著地预测网络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运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ARS-3)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四川师范大学320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测量,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进一步探求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呈中等偏上水平。(2)在对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调查上,男大学生在体育锻炼强度、时间、频率三个维度上都显著高于女大学生。(3)体育锻炼等级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锻炼等级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且中等体育锻炼量时,主观幸福感最高。  相似文献   

6.
高职学院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探讨塑遣良好人际关系的具体对策。方法:随机抽取150名成都地区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郑日昌等鳊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评估。结论:(1)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均分是0.27,说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总体较好;(2)待人接物困扰在性别上有差异;在家庭关系即是否单亲上,待人接物困扼存在显著差异,另外三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人际交谈困扰和与异性交往困扰在家庭结构(独生/非独生子女)和成绩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杜蕾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6):140-143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不同性别、年级、经济状况的7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总检出率为42.71%,其中有34.43%的大学生与他人相处存在一般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有8.28%的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四个维度的困扰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交友困扰、交谈困扰、与异性交往困扰、待人接物困扰。(2)男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男生只在异性交往方面高于女生。(3)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交友困扰和异性交往困扰方面有显著差异。(4)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有显著差异。困扰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大一、大四、大二、大三。  相似文献   

8.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7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都处于中上水平。(2)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3)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对交谈困扰、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异性交往困扰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的灵活性对交谈困扰、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4)交友困扰、交谈困扰对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交谈困扰对自我的灵活性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网络成瘾测验和幸福感指数量表,旨在探讨西南地区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观幸福感状况及二者的关系。结果显示:(1)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2)西南地区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指数和生活满意度都较高;(3)不同网络成瘾程度大学生与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以及生活满意度都存在显著差异;(4)不同性别、专业大学生在网络成瘾倾向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积极情绪是一种愉悦的主观体验,能够扩展个体瞬间的思维与行动序列,帮助个体发展和建设个人资源(其中包括人际资源).文章采用积极情绪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人际关系困扰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其积极情绪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有47.8%人存在一定或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且大学生的异性交往困扰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积极情绪与人际关系困扰的三个维度(人际交谈、人际交友、异性交往)以及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待人接物困扰不存在显著相关.(4)文科生的积极情绪与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困扰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而理工科生的积极情绪与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困扰则没有出现显著的相关性.(5)积极情绪对人际关系困扰的两个维度(人际交谈和人际交友)以及人际关系困扰总分有较好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初中学生人际信任度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本研究选取山东潍坊市两所初级中学的初一至初三年级的150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马氏量表(版本3)、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测量,进而揭示初中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初中生的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相关;初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其自我效能感有较高的相关: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相关。总之,初中生人际信任对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有极其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学习压力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焦虑在其中的中介机制。方法:采用学习压力量表、中国中学生焦虑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18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学习压力与焦虑呈现显著正相关(r=0.51,p<0.01),学习压力与幸福感呈现显著负相关(r=-0.37,p<0.01),焦虑与幸福感呈现显著负相关(r=-0.38,p<0.01)。(2)焦虑在学习压力对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量为0.12。结论:学习压力可以直接影响幸福感,也可以通过焦虑来间接影响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地震灾区高中生外向性、社会期望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五人格简版量表的外向性分量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和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地震灾区的13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震后灾区高中生的外向性、社会期望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外向性和社会期望之间存在微弱正相关;层次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期望可以调节外向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论:震后灾区高中生的外向性、社会期望对其主观幸福感都存在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且社会期望在外向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还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山西大同大学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山西大同大学学生人际关系基本正常,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困扰;(2)性别、是否正在恋爱等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均产生重要影响,女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高于男大学生,恋爱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高于非恋爱大学生,农村大学生高于城镇大学生;(3)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大二、大四、大三、大一;不同专业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心理专业。  相似文献   

15.
Using Self Determination as a framework,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motivational regulations, self-esteem, subjective vitality, and social physique anxiety in physical education. One thousand and eighty two high school students aged between 14 and 19 [mean (M) = 15.89 ± 0.95 years] from six public high schools participated to the study. Student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motivational regulations, subjective vitality and self-esteem served as positive indicators, while social physique anxiety was a negative indicator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results revealed that students’ motivational regulations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trinsic motivation negatively predicted social physique anxiety and positively predicted subjective vitality. Amotivation positively predicted social physique anxiety and negatively predicted subjective vitality. Identified regulation and external regulation positively predicted subjective vitality. Results supported the tenets of 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and suggested that satisfying adolescent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in physical education will promote thei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知足、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编知足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重庆大学、重庆警官职业学院、重庆通信学院和重庆教育学院等四所学校的287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有积极的亲密关系支持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得分高于没有亲密关系支持的大学生P<0.001;知足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率为40.5%,同时领悟社会支持的直接效应仍然显著(β=0.285,P<0.001).表明积极的亲密关系支持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知足可以很好地预测主观幸福感;知足在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初中聋生社会适应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中学聋生社会适应量表对145名在校初中聋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初中聋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好于中等水平;初中聋生社会适应行为总体状况低于中等水平;在社会适应行为的四个维度中,学业能力、寻求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与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业能力是生活满意度与正性情感最主要的预测因素,且起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具有跨年级的稳定性;寻求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也对生活满意度起着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人际交往问题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第一大问题,在各种困扰大学生生活的因素中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针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理性分析原因,科学探究合理的方法,指导大学生更好地与人交往,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大学生高时间管理倾向者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低时间管理倾向者;大学生时间效能感对其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黄希庭等人编制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182名工读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22读生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总体、一般和特殊自我价值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工读生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时间管理的缺陷可能与工读生的问题行为有关;(3)与全国常模相比,初三工读生的一般自我价值感、家庭价值感和人际价值感显著高于常模,道德价值感、心理价值感显著低于常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