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共同利益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两岸共同利益有着深厚的情感、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现实基础.认知和维护两岸共同利益须秉持"促进和平、平等互利、务实和平、机制保障"等原则,这样才能厚植两岸共同利益,实现两岸关系稳定发展,早日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2.
2008-2009年,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步入了"和平发展的轨道".其特点是:国共两党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开始建立并积累政治互信,初步形成了良性互动;两岸协商得以恢复并形成制度化安排;两岸经贸交流实现了重大突破;两岸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不断深入扩大,两岸民间往来日益频繁并形成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民意基础;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思路,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指明了方向.展望未来两岸关系,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我们要化不利为有利,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共关系,经历了从炮声隆隆的军事政治对峙、对峙和接触交互到今天两党携手合作共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深入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共关系,对于促进两岸各项交流、累积两岸互信与推进政治接触和签订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两岸经济合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外溢出政治、文化和社会效应。外溢政治效应主要表现为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巩固、两岸党际交流机制化、两岸经济关系步入制度化轨道;外溢文化效应主要表现为两岸执政双方对文化交流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重要性形成高度共识、两岸同属一个民族一个中国的政治文化认同不断凝聚、两岸文教交流不断深化、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开始启动;外溢社会效应主要表现为两岸同胞逐渐形成了以海峡论坛、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两岸和平论坛、两岸双向旅游合作为核心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民间交流交往格局,对两岸同胞相互学习、加深理解、凝聚共识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2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巩固深化的一年。回顾2012年的两岸关系,呈现出以下几个亮点:"九二共识"获得了更多的台湾民众认同,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两岸各项合作取得新的进展;钓鱼岛争端拉近两岸关系距离;民进党谢长廷参访大陆为两岸新突破增添新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两岸和平发展新主张。展望两岸关系的前景,两岸各项交流继续深入开展,两岸互信度不断增强,政治接触有望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作为新时期中央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纲领性文件,向全党指明了未来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任务。新时期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性质首先应当界定为,在"一个中国框架"之内,两岸双方如何通过加强和拓展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巩固和平、深化发展的一个系统性规划,其阶段性目标在于培育"两岸命运共同体"认同、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其现实路径包括夯实政治基础、明确主体逻辑、合理安排项目内容、创新制度与机制等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随着2008年海峡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与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格局的出现,两岸互动格局得以形成.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中国国民党在台湾重新走向执政与其大陆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两岸两会会谈机制的初步建立与两岸人民的深入交流,构成了两岸互动格局形成的重要内因;国际社会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的认同则是两岸互动格局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两岸关系中,沟通、对话和协商,可以增进彼此的包容和理解,化解两岸的分歧和冲突,形成两岸的合作共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一国两制是港澳回归的宝贵经验,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指导原则.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是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通过两岸的民主协商,促进两岸之间政治上协商治理, 经济上共同繁荣,文化上一多兼容 ,军事上相互信任,最终实现"一国两制"下的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9.
石勇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3):60-66,122
大陆学生赴台湾攻读学位,是两岸开放交流发展的必然结果,必将大大推动两岸文教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台湾当局针对大陆学生的某些歧视性政策以及两岸政治、社会制度的不同将在一定程度上给赴台陆生造成困扰.两岸应携手应对、妥善处理陆生赴台可能衍生的各种问题,维护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两岸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新特征和新趋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对岛内政治的影响力持续增加。年底台湾大规模的基层选举将集中检验国民党及民进党转型期的政策绩效,而两岸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内容。由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越来越多地触及台湾民众的具体生活,两岸关系因素会在台湾即将举办的地方公职选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选举的结果将左右两党今后的两岸政策,影响两岸关系走向。  相似文献   

11.
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交流的合作,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长远性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动因以及体系的比较研究,阐述两岸高等职业教育的合作交流。两岸职业教育在不同体制下各有特色与强项,互有所长。随着资金、信息的充分交流,教育合作平台的建构,人力、教育资源的共同开发,未来两岸职业教育应在平等互惠及共同发展的原则下,以务实的做法,共同为两岸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论述两岸共同市场提倡从商品、资本、人员、技术自由流动的角度去整合两岸经贸。对两岸共同市场的相关文献作了简要综述并就构建现状作简要分析,总结出两岸共同市场在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开放度不对等,台湾当局以两岸经济规模不对称为借口,宣称对大陆开放台湾市场会给台湾经济造成严重冲击,长期对大陆实施限制性的经贸政策。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台湾当局应该取消对来自大陆出口产品和陆资入台的限制,从共同市场角度去整合两岸经贸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现实性与可行性日益凸显。对厦门市1 028名高中生赴台就读意愿进行问卷调查显示,相当部分高中生愿意赴台就读,并且以选择台湾公立大学中的名校为主,选择技职院校者较少;影响赴台就读因素主要是台湾高校本身及其专业的吸引力;调查也反映出高中生对台湾高等教育缺乏一定的了解,台湾高校的吸引力有限。因此,台湾方面要想吸引大陆的优质生源,应出台真正能够惠及大陆学生的赴台就读政策。  相似文献   

14.
藉由搜集两岸海运市场资料,分析目前大陆和台湾港口的经营条件与发展方向,通过上海和高雄港的比较,对台湾港口的未来发展,与大陆港口联合的可能性进行深入分析,并据此提出台湾集装箱港口有效发展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陆地区汉语和台湾地区汉语同宗同源,都是汉民族共同语;由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社会等原因,台湾地区汉语在词汇读音上与大陆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以《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为考察对象,综合运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等方法,比较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读音差异的类型,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原因探究,希望为留学生学习、研究和使用汉语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水扁在8年任期内,为实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和谋取私利,不断变换手法,疯狂推进各种"台独"分裂活动.虽然"法理台独"阴谋最终没有得逞,但"渐进式台独"取得了部分进展."台独"分裂活动对台湾社会、两岸关系、地区稳定、美台关系产生了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指数(TSC)、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对两岸资讯电子产品的竞争力和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及其演变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表明,两岸资讯电子产业各有优劣势,互补性强;两岸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台商投资带动的结果;随着大陆台商的本地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与台湾的产业贸易将被台商的投资所替代,两岸分工将日益趋向水平型.文章最后指出,随着两岸三通的全面实现及ECFA的签订,两岸的投资和贸易关系都将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将有利于两岸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深化两岸电子产业分工.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为促进两岸投资提供了制度化、法律化的保障,其设计的创新性制度是两岸“求大同、存小异”的体现。但鉴于两岸现有的政治关系,协议中的一些规定仍然比较原则。为进一步发挥协议的作用,应制定相应的落实措施。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可以在这一问题上先行先试,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以平潭作为试点和完善相关法规等途径落实协议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闽台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台传统的五缘关系是闽台旅游合作的最大优势,两岸“三通”基本实现后,闽台之间的人员交流与经贸交往日益增长,闽台旅游合作一定要抓住两岸和平稳定的重大历史机遇和国家支持海西建设的战略机遇,合力打造海峡旅游产品。通过紧密把握闽台旅游合作的优势,构建科学有效的合作发展模式将闽台旅游合作引向深入,实现闽台旅游产业深度对接,以期促进海西加快建设为我国重要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和亚太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