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借助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可视化软件,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方法,发现近十五年国内教师离职研究的前沿主题经历了涌现、休眠和转折的过程,热点领域涉及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离职倾向、职业倦怠、心理契约、职业认同和教师离职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助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可视化软件,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方法,发现近十五年国内教师离职研究的前沿主题经历了涌现、休眠和转折的过程,热点领域涉及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离职倾向、职业倦怠、心理契约、职业认同和教师离职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探讨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绩效、职业幸福感和离职意向之间的关系。针对已有的研究发现将离职意向分为调校意向和换职意向,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层级回归分析发现:西南地区特校教师离职意向水平整体上属于低水平;人口学变量中只有性别对教师离职意向影响显著,且男教师离职意向高于女教师;西南地区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与离职意向各维度呈负相关,教师工作绩效与职业幸福感呈正相关;教师职业幸福感中的工作效能感和身心愉悦感作为工作绩效与离职意向的中介变量;人口学变量性别是身心愉悦感与离职意向的中介作用;工作效能感、情感幸福感也通过身心愉悦感间接预测离职意向;工作效能感也是工作绩效预测情感幸福感和身心愉悦感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分析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心理弹性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作满意度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存在显著负影响,工作满意度对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存在显著正影响,职业认同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存在显著负影响;职业认同在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工作满意度通过职业认同来间接影响乡村教师离职意向;心理弹性对职业认同与离职意向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心理弹性调节职业认同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间接影响。建议通过完善乡村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建构嵌入乡土教育的实践理性、健全乡村社会的心理服务体系、推进乡村教育的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来提升乡村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职业认同、心理弹性水平,实现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危机化解与师资队伍建设的理性突破。  相似文献   

5.
教师心理弹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应和解决压力、困难等不利因素的能力和人格特质.教师心理弹性是教师延长职业生涯、留在教学岗位并保持高质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为考察中学教师心理弹性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中学教师心理弹性量表》和《中学教师离职倾向量表》对426名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教师心理弹性和离职倾向之间关系密切,中学教师心理弹性得分较高,离职倾向得分较低;心理弹性与离职倾向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应重视心理弹性对离职倾向的预测作用,提高教师的心理弹性,降低离职倾向,使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维持教师队伍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抽取甘肃省20个样本县3000名中小学教师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探讨了教师离职意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具有不同程度的离职意向;男教师的离职意向显著高于女教师;获得高等学历的教师其离职意向非常显著地高于具有中等学历的教师;教龄较短的新教师其离职意向显著高于教龄较长的老教师;教师的离职意赂在婚姻状况和任教科目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发展高质量的农村学前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要保障是拥有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然而当下乡村幼儿园教师离职问题仍较为突出。为探明乡村幼儿园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对中国2 241位乡村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调查,考察了心理弹性和职业压力在社会支持对离职倾向影响中的链式中介作用,分析了编制身份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公办性质园中无编制的乡村幼儿园教师和民办性质园中无教师资格证的乡村幼儿园教师离职倾向较高;社会支持显著负向预测离职倾向,其中组织支持发挥重要作用;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弹性、职业压力的链式中介作用对离职倾向产生间接影响,编制身份能够调节职业压力对离职倾向的预测作用。因此,本研究建议,政府应加大投入,保障乡村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促进同工同酬的落实,严格落实教师准入制度;幼儿园应为教师合理安排工作,提供多样、有效的培训,同时给予教师充分的人文关怀,以预防和缓解乡村幼儿园教师的离职倾向。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幼儿教师离职倾向的心理机制,本研究采用情绪劳动量表、情绪耗竭量表、职业幸福感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对2608名幼儿园教师进行测查。结果显示:离职倾向与自然行为、幸福感显著负相关,与表层表演、情绪耗竭显著正相关。中介效应的分析结果显示:自然行为主要通过降低情绪耗竭或者提高职业幸福感,抑制离职倾向;表层表演对离职倾向有直接正向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提高情绪耗竭,促进离职倾向;深层表演可以通过促进职业幸福感,抑制离职倾向。说明幼儿教师情绪耗竭和职业幸福感在情绪劳动和离职倾向中起到中介作用。为降低幼儿教师离职倾向,幼儿园应充分保障工作资源,支持教师生存发展;积极接纳情绪冲突,引导教师内化法则;及时提供情绪疏导,提升教师幸福体验。  相似文献   

9.
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学前教育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工作压力量表、工作冷漠感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抽样调查了10省22县(市)3 790名农村幼儿教师,分析了工作压力与工作冷漠感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作压力能够显著预测教师离职倾向;工作冷漠感在工作压力和离职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编制身份能够调节工作压力对离职倾向的直接预测作用与工作冷漠感的中介作用。为降低农村幼儿教师离职倾向,需综合施策:将教师工作量控制在合理水平,提高教师综合待遇,创设友好的人文环境,保证教师编制充足供给。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及情绪耗竭与职业承诺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425名福建省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压力和情绪耗竭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2)工作压力可显著正向预测离职倾向;(3)情绪耗竭在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间存在中介效应;(4)职业承诺在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间存在遮掩效应;(5)情绪耗竭—职业承诺在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合理安排教师工作任务、加强对教师的后勤保障以及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三个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星级饭店员工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导致饭店服务质量下降、人力资源成本提高,饭店业务最终受损。造成饭店员工流失的具体原因主要包括员工发展缺少职业规划、员工培养轻素养重技能、薪酬体系不合理、社会传统意识及员工自身原因。针对这一现状,以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绍兴为案例地,从企业、员工、社会等多角度出发,提出具体解决措施,有利于促进绍兴市乃至中国星级饭店既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泉州市部分酒店的员工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同时探讨员工高流动率的弊端。认为酒店行业员工高流动率的成因是:聘用人员多数为职业探索阶段的年轻人,社会对酒店行业的偏见,薪酬水平较低等。提出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改进薪酬制度,加强员工的沟通交流,培育企业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Prior research on the labor market succes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produced mixed results, with several studies finding wage gains only for individuals who work in training-related occupations. We contribute to this debate by focusing on a single occupation and organization and by comparing the careers of employees with and without occupation-related training in high school. We use longitudinal data on the careers of military recruits who completed high school Junior Reserve Officers’ Training Corps (JROTC), a military science program that has features of a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school-to-work program. We find that the occupation-specific training received via JROTC reduces early turnover and improves long-run job stability for those who choose military jobs, suggesting that an important effect of vocational training is to improve job match quality. We also find that promotion rates for vocational graduates are similar to their peers, suggesting that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neral works by improving occupational sorting.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和学校是作为核心的,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得到来的充分的重视.在这种条件下,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了整个教育中,并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着.如何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以引导体育教学的发展,本文将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职业基本素质包括敬业爱岗、踏实肯干等职业道德和习惯的养成。一名合格的德才兼备的学生,除了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通过分析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面向市场,以就业为目标,提出拓展和训练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拓展与训练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举办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和创新,近年来,职业技能竞赛已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教学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尝试。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讲,参加、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不仅能提高参赛学生的动手实践等能力,还可以促进各参赛学校对教学管理成果的交流,体现了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Shortages of qualified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re very common in almost all European countries and in the US. Since high quality teachers are usually the most likely to leave,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teacher turnover; retaining the best teachers can help to ameliorate teacher shortages. Using data from the Survey of Health, Ageing and Retirement in Europe (SHAR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at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 turnover across European countries. Though the numerical rates of teacher turnover have followed similar patterns, countries are very individual in other respects, including the types of positions teachers hold and how they are appraised. Moreover, from the early 1990s,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experienced economic transitions that have influenced teacher mobility in the long term. Thanks to SHARE, we can study the occupational trajectories of respondents in nineteen European countries. By identifying those who changed their occupation, we can learn more about teacher turnover, its characteristics across Europe and how it has been affected by economic and political transition.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和行政行为的主体,也是我国社会起主导作用的职业群体。作为特定职业群体,政府和公务员自身更需要关注职业生涯的开发与管理,分析研究公务员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在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中的有关问题,探求解决的方案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养培养目标与结构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娟 《高教论坛》2012,(8):125-128
隐性职业素质也即职业素养,包括人需要在较长时间范围内通过内在与外在环境共同作用得以形成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职业素质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职业素养培养是高等教育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应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方针为基础,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职业道德培养。同时,还应重点培养以职业价值观为表现之一的职业意识培养以及职业道德在具体工作中深入体现的职业态度培养。  相似文献   

20.
该文基于对内蒙古中部地区263名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所作的调查,其旨在分析内蒙古中部地区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农村、城市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以期为做好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及其干预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小学教师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维度明显高于农村小学教师,而在认知枯竭维度上,农村小学教师显著地高于城市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