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教育就是让幼儿在"玩"中得到发展。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的思维是具体直观的,获得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结构游戏正是由于符合幼儿的动手操作需要,所以成为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之一。虽然,在幼儿园的各类游戏中,结构游戏占有一定的地位,幼儿几乎天天玩积木、插塑等,但这并不等于他们会玩、玩好,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那么,如何指导小班幼儿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和发展。游戏活动不同于教学活动,不可在游戏中掺入过多知识教育的成分。小班幼儿游戏活动具有丰富的价值。教师在指导小班幼儿游戏时遵循的原则有:游戏主题源于幼儿已有经验;游戏简单易操作;游戏材料数量多、品种少;游戏指导语言生动、富有童趣;游戏宜重复、少变化;对游戏中表现出色的幼儿及时强化。  相似文献   

3.
小班幼儿游戏活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和发展。游戏活动不同于教学活动,不可在游戏中掺入过多知识教育的成分。小班幼儿游戏活动具有丰富的价值。教师在指导小班幼儿游戏时遵循的原则有:游戏主题源于幼儿已有经验;游戏简单易操作;游戏材料数量多、品种少;游戏指导语言生动、富有童趣;游戏宜重复、少变化;对游戏中表现出色的幼儿及时强化。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对幼儿智力有直接影响。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在"玩中学"、"学中玩"发展幼儿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小班幼儿的年龄比较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我们尝试在美工区域活动中逐步培养小班幼儿动手能力。一、美工区域设置精一点《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教育,并不一定要求幼儿掌握多少技能技巧,而是看幼儿是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艺术创造。教师应精选来源于小班幼儿生活的内容,选择的材料要丰富又便于操作,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导入活动,用"做中玩"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小班幼儿真正学好手指印画。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许多知识技能都是在操作活动中得到培养的,对幼儿进行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对幼儿智力开发大有裨益。小班幼儿对绘画、折纸、剪纸、泥塑等发生兴趣,因此我们在幼儿园小班适时开展幼儿美术操作活动,及时引导和培养幼儿的兴趣,耐心教导他们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手工制作技巧,以增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思路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通过操作摆弄去探索其中的奥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让幼儿运用感官、动手动脑进行探究活动,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在游戏情境中反复操作,有助于幼儿建构数概念。本次数学活动就是根据这一指导精神,结合班上幼儿玩区域游戏"美食时光"时所生成的与冰糖葫芦有关的游戏内容而设计的。我利用自制的游戏道具——泡沫冰糖葫芦并购买了实物冰糖葫  相似文献   

8.
小班科学游戏“会变色的果酱”利用红、黄、蓝三原色两两混合变成另一种颜色的原理设计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玩会变色的果酱这一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颜色变化的神奇与美妙,激发幼儿探索、发现颜色变化的欲望,让幼儿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动手操作,在游戏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为幼儿提供充分适宜的玩教具(包括自制玩教具),是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的重要的物质条件。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应当充分反映《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倡导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并不是要让幼儿园教师变成会做玩教具的“工匠”,而是要鼓励幼儿园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和兴趣,为幼儿提供适宜的、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对话与互动过程中和幼儿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关键是给他们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会说、爱说、有机会说、并且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结构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结构游戏是通过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结构材料动手造型的活动,构造物体或建筑物,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这种游戏对幼儿手的技能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仅要求幼儿会搭、会建,还要让他们从动手操作内化为会说、会介绍、会描述、会表达。幼儿  相似文献   

11.
《学周刊C版》2017,(14):239-24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注重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以玩教具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在游戏中开发大脑,感知生活的乐趣。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通过玩教具,组织各种游戏,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帮助他们认识生活、了解生活,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2.
张丹 《山东教育》2008,(7):69-70
设计背景 幼儿园里有许多废旧报纸,小班的孩子时常用报纸玩“撕面条”“揉面团”等游戏,报纸是他们熟悉又亲近的“朋友”。在游戏过程中,他们发现报纸还能发出声音。利用这个兴趣点,并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会唱歌的报纸”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13.
徐凌 《山东教育》2020,(12):25-27
生命在于运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提出:开展丰富多样、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幼儿健康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幼儿体育活动的价值,关键在于为幼儿提供多样化身体运动的机会,鼓励和支持幼儿积极参与、主动体验,并给予适宜的指导和帮助。小班幼儿在幼儿园里最喜欢玩什么运动游戏?在哪里玩?怎么玩?怎样玩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14.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中的幼儿是自主的、宽松的、释放的。教师的指导是隐性的,观察是追踪的,但是保育员阿姨的护理需要随时、恰当、舒适……本园是"阳光体育"特色园,游戏活动丰富、形式各异。幼儿园保教结合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和保障。为此提炼"以游戏为中心"的小班533护理模式,让幼儿享受全方位护理和畅快式游戏,让幼儿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持愉快情绪,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而小班幼儿身心发展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保证其自主性有效发挥的基础上需要教师适当地指导和引导,从而保证游戏地有效开展.本研究在了解当前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幼儿教师提出一些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6.
小班幼儿年龄小,手部小肌肉发展不完善,注意力易分散,活泼好动,喜爱游戏;幼儿园中的美术活动形式多样,但存在一定的技巧性,需要孩子一段时间安静,注意力集中。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将游戏融入美术活动中,优化组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放飞笔尖与指尖的精灵,真正体验到"玩中学,学中玩"。  相似文献   

17.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为幼儿提供与其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适应的材料,能引发幼儿活动的欲望,使幼儿不由自主地产生“玩一玩”的想法,并在对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激发起活动的兴趣。皮亚杰理论强调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认为动手操作是认知冲突发生的途径。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材料是幼儿操作活动的灵魂,强调为儿童提供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强调儿童的自主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儿童的自我调节。思维课程方案就采用了以材料操作为主导的游戏方式,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给出了情境、任务、玩法  相似文献   

18.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久,对颜色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区分,特别是蓝色和绿色的区分。因此根据小班幼儿学习颜色的特点,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趣味盎然游戏活动中正确认识、区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并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小班幼儿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之中,思想境界还处在涂鸦阶段,他们的活动离不开自身对物体的感知,往往是边操作边思考,继而获得相应的感性经验。在美术活动区域中,我创设了一系列玩色游戏,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让他们在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开端,也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晨间户外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更具有精神和活力,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还能够锻炼幼儿的意志。新时期,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需要注重游戏化,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本文以幼儿园小班为例,主要研究小班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