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修订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修订版"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目标的内容而提出,是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了数学课程对时代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要求的主动适应性。"修  相似文献   

2.
陈松坡 《云南教育》2002,(25):19-20
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版)》“前言”里,增加了“培养创新意识”的内容,正在实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思维品质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寓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数学的解题过程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的思维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注…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课程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那么,这些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四基”目标,特别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目标,主要通过哪些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来落实呢?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引导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知识技能、感悟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初中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1在关于“课程目标”的论述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小学数学教育总体目标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修订版将"双基"拓展为"四基",体现了对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要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版”)中提到的“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助学者.《课标》在总体目标具体阐述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政治课教学》2012,(10):49-4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在总目标中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版”)正式提出了小学阶段模型思想的基本理念和作用,明确了模型思想的重要意义。数学课程的设计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应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李翠美 《云南教育》2004,(14):36-3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在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  相似文献   

12.
郑芳 《辽宁教育》2013,(10):66-6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为“修订版”)课程总目标,将原来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解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索的平台,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真切地体验、感悟、理解数学,引发数学思考,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标准》)提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其中一个方面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创新意识”则是数学眼光的主要表现之一,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有效的载体.文章从新教育理念出发,从“在猜想与验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质疑与释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动手操作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尝试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和谐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五个方面对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版”)第一部分对于数学课程性质的阐述中有这样一段话:“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钟进均 《教学月刊》2008,(11):41-4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1992年国家教委人事司、华东高师培训中心举办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提出了“中国公民的数学素质包括数学意识、问题解决、逻辑推理、信息交流”的观点.1981年英国((Cockcroft报告》提出了“数学交流”,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数学标准》)把“解决问题”和“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一起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的四大课程目标,并提出应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即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能够积极主动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充分发挥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如何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这要教师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本文将主要介绍总目标。下表列举了《实验稿》与《标准》对于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应达到的总目标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2000年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2003年出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1992年国家教委人事司、华东高师培训中心举办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提出了“中国公民的数学素质包括数学意识、问题解决、逻辑推理、信息交流”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即“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就此从理论和实践中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