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26—1929年,绥远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旱灾。绥远地方政府组建了救灾机构。制定了救灾的规章制度;采取了调查灾情,报告、宣传灾情,筹集款、物。发放籽种,施粥、平粜、工赈,设收容所。剿灭土匪,防疫,防灾等种种措施;部分地履行了政府的职能。但是由于军阀混战,政局动荡等原因。政府更多的注意力在如何筹集军费。如何调运军队,而在筹集赈灾款项,剿灭土匪和调运赈灾物资方面。力不从心,导致土匪猖獗、赈款赈物杯水车薪。不敷分配。大部分灾民因为得不到政府的救助。卖儿鬻女,流离失所。酿成一幅悲惨景象。  相似文献   

2.
1928—1930年河南发生了严重的旱荒。气候变异虽是引起旱灾的直接原因,但北京政府时期以来,河南连年战争、匪患肆虐、政局动荡,救灾赈灾措施不力,却是旱灾演变成旱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在晋冀鲁豫边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又从中做梗,破坏救灾工作.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胜利战胜灾荒,保障边区人民的基本生活成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必然要求.边区政府采取紧急救济灾荒,号召各地踊跃募捐,调剂余缺,发动运输、纺织等使边区人民顺利度过灾荒,成为根据地时期抗旱救灾工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的留美教育,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以及文化变迁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可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留美热潮,为近代我国留美教育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这一国际国内政局动荡时期的留美教育,对新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无法估量的。然而,由于受当时国内政局的影响与国民政府在留学问题上所采取的服务于短期利益的实用主义政策,使得该时期的留美教育存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救济制度由来以久,清朝是救济体系较为成熟的时期。清代旱灾较为频繁,其中康熙四年山东旱灾比较严重。本文从灾情情况、官方处理方案、救灾的社会效果3方面对此次旱灾救灾情况作系统梳理,总结经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20世纪40年代初期国民政府在河南的赈灾救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河南大灾荒中,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救灾措施,诸如减征、急赈、工赈、散放仓谷、平粜、移垦、施粥、收容、扶植生产以及提倡社会互济等,但由于国民政府腐败、救灾资金缺乏、救济模式的缺陷等原因,救济效果极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末,绥远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严重旱灾,灾民人数占当时人口的70%以上。在政府和社会救助力度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度过饥荒,灾民们采取了不同的自救措施。一般来说,最困难的民户只能卖妻鬻子或逃荒,受灾略重的民户或是卖地卖房子或者逃荒,受灾较轻的民户尽量不卖地或者少卖地,普遍性地采取了降低生活水平的自救措施。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末,绥远发生严重旱灾。省内外慈善团体积极投入赈灾活动。华洋义赈会和各级红十字会组织也进入救灾组织行列,华洋义赈会还斥资修筑民生渠,以赈民生。  相似文献   

9.
1945年苏皖边区发生特大灾害,由于边区政府甫经成立,财力匮乏,为帮助群众渡灾自救,边区政府决定成立救灾委员会并于1946年委各行政专署发行"苏皖边区救灾公债券"。公债券以自愿认购为原则,力倡社会各界开展救灾工作。其中40%用于直接救济,60%用于以工代赈。虽然救灾工作时间紧迫,且具有明显的应急性色彩,但在边区政府的领导下,仍然组织有序。发行公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不仅帮助边区人民顺利渡过灾荒,也为华中自卫战争乃至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1911年安徽遭受特大水灾,灾民达数百万之众.安徽气候多变,短时间的强降雨、连年水灾等自然因素,以及吏治不清、时局维艰等社会因素,导致灾情堪忧.对此,政府和社会力量进行了相应的救灾,包括筹款、筹物等.1911年清政府大厦将倾,新旧政权更替,政局动荡,救灾效果非常有限.以1911年《申报》的报道这一社会媒体的视角去审视这段历史,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防灾、减灾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年代末的绥远灾荒,使得该地区民众大批死亡,而更多的人则沦为为求生存而四处逃亡的灾民。同时,还出现了相当猖橛的人口买卖现象,地方当局虽有令禁止,但实同具文。与这些情况随之发生的。是绥远地区人口性别结构的严重失街。总之,这一时期绥远地区的重大灾荒,引发了严重的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2.
清代亳州的社会救助体系由中央政府实施的优老、蠲免,地方政府设立的善堂、仓储设施和民间义行构成。该体系集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民间力量,面向社会下层和弱势群体,以扶危济困为目的,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此外,由于灾荒较其他地区更为频繁,亳州地区社会救助设施的建立及其运行均体现出地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阿伦特看来,人的积极活动包含了劳动、工作和行动三个方面。劳动由于与自然生命相关,从而将人局限在私人领域之中,而与人之本性无关;行动则将人从自然生命和私人领域中超拔出来,进入到公共生活领域之中,从而构成了人之为人的根本。现代人恰恰违反了人的本质特性,为了物质欲望而沉迷于劳动,从而退出公共领域而将自己闭锁在狭隘的私人空间中,以致成了孤立的个体。因此,现代人要想从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就必须回归于行动。阿伦特的研究将公共政治领域的重要性空前地凸显出来,强调了政治参与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与天命,对于一心关注自我的现代人无疑具有强烈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甲午一战,中国惨败。在严重的民族危机跟前,时代呼唤新的媒介以唤醒国人实行变法图强,深受刺激的民族资产阶级也迫切需要通过舆论工具来表达自己的要求,满足自己参政的愿望;社会迫切需要新的媒介以疏通壅塞的社会风气与启迪民智。在这种背景下近代国人掀起了自办报刊的第一次高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封建社会是农业社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由于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个体小生产者粮食储备也极其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微弱,常常遇到自然灾害,给人民生活带来困难,给社会增添不稳定因素。在清代,陇东地区气候较为异常,水旱灾害频繁,灾情之严重,堪称历代之最,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水旱灾害面前,政府和人民如何应对;这些救灾措施在当时所取得的了怎样的效果以及对于今人而言有何借鉴意义,这值得我们后人去深思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末,绥远持续大旱。1928年秋,省政府决定以工代赈,在有黄河流经的萨拉齐和托克托两县,修筑民生渠。一方面以工代赈,救济广大灾民;另一方面,解决这两县不能利用河水灌溉和黄河经常泛滥的问题。整个工程期间一直存在"人工不敷"的窘境。1931年,主渠道基本完成,由于种种原因,"水不能入"。可以说救灾和防灾的目的均未达到。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以来,民生问题更被提上一个重中之重的位置,作为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低收入弱势群体及其救助问题,也日益为政府、学术界及其他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笔者从公共治理维度,考察了内蒙古城市低收入弱势群体救助的现状:现有救助体现了救助主体多元化、救助方式多样化等特点,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稳定,但在救助制度及其体系本身、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公共治理理论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重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进一步完善救助体系应坚持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和谐发展,健全政府主导的社会救助政策和执行体系,整合参与救助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8.
隋末,隋朝政乱.东突厥复盛。隋炀帝自“雁门之围”后,失去了对内蒙古地区的控制。始毕可汗立足内蒙古地区通过操纵依附其的北方,特别是内蒙古境内的各割据政权和武装势力而插手中原的政局。从这个意义讲,当时内蒙古地区的变故直接影响到中原的政局。  相似文献   

19.
中亚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内因表现在:经济衰败,执政的绩效合法性不存;民主形式化,政府管理失控;腐败现象严重,政治权威弱化。其深刻教训是,必须以发展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社会公正,小心“民主”陷阱,以此为鉴。健全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基本思路是:重塑公平正义、发展特色民主、严惩腐败不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