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具体的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敏、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与人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口语交际在功能地位上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语文的功能有了新的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在口语交际训练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与人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训练总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学生有了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会乐于与人交往,进而充满自信地投入学习、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多元发展目标。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用多元教学策略来丰润口语交际教学。  相似文献   

7.
口语交际能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已越来越被重视,《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同时,在课程阶段目标中也对学生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但在我们教学中却远未把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放到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成龙 《学语文》2008,(6):42-4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多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的要求,这一要求定位在“基本”“初步”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对口语交际及口语交际教学给出了更为明确的说明.“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与口语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中小学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课程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口语交际中,分八条用近250字对口语交际能力详加表述,可谓要求明确、具体。但中小学生实际的口语交际能力差劲的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总目标。这是一个多元发展的目标。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刘小军 《广西教育》2012,(29):75-7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下面谈谈我校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采用多种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明确规定了初中生起码达到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求学生会说话。说话能力是学生应该  相似文献   

15.
【题型概说】《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部分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具体实践,是展示学生的交际能力、文明程度、语言素养的平台。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命题者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命制了“口语交际”题对考生的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进行考查。“口语交际”题的出现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说话、听话合为口语交际,其要求是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总目标。这是一个多元发展的目标。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和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全方位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叶春丽 《广西教育》2009,(22):20-20,2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听说技巧,还要具有良好的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以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口语交际教学与习作教学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金红 《新疆教育》2012,(19):91-91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针对这一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