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芳 《湖北教育》2008,(2):57-58
潜江市园林一小是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潜江市示范学校、潜江市科技教育实验学校。近年来,学校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育改革步伐,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
2008年全国“两会”吹响了强劲的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号角,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热点话题。事实上,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再到本次的全国“两会”,关于转变行政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话题就—直在不断升温。党的十六大明确规范了政府职能的四大领域,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此后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高玮 《教书育人》2012,(8):23-24
近些年,"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理念日趋深入人心,作为农村小学,如何"回归原点",真正发挥德育的养德育人功效呢?笔者以为,只有不断更新理念,多管齐下,奏好"渗透""强化""实践""提升"四部曲,才能让德育工作步入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德育一直是排在首位的教育形式,但同时,德育也遭到了最大程度的质疑。德育被虚化、表面化的现象还较为严重,"被动德育"、"一厢情愿的德育"还较为普遍。德行是受心理支配的。"动心"是德育的"魂"。一味地以规范"行"来触动"心",那是"法律",而发自内心的行为改变,那才是德育。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四有"新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要求构建现代化的政府管理机制。在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分析了我国政府管理改革的现实诉求,提出了我国政府管理改革路径,包括构建"强政府-强社会"的政府管理结构;诠释"人民为本"的政府管理价值;探索多元要素参与的政府管理范式;构建"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管理体系,实现政府科学、高效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迅猛发展,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强大的冲击,许多德育工作者"谈网色变",因此忽略了网络给德育提供的新的发展空间.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我们战斗在一线的教师呕心沥血、兢兢业业、诲人不倦,但是往往因教育形式单调而收效甚微.面对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创新性,传统的德育模式已经不太适应现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了.如何把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和网络技术有效结合,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我校于1998年建立了校园局域网、开通了学校网站,同时我们也对"德育管理网络化"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七年来收获颇丰,现将我们的实践和思考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如何树立新的政府工作思想与实现工作方法的创新.树立新的政府工作思想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重要思想,实现政府工作基本观念创新;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塑造新时期政府工作的基本特点;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政府工作注入新的内涵.实现政府工作方法,"以面带点"和"以点促面"的新政府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9.
张正杰 《海南教育》2011,(12):37-37
我校是一所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山区,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一个团结、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构建一种立体网状的德育管理体系,我校确立了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坚持"九不九好",做文明思源人;遵规守纪,做合格  相似文献   

10.
和谐语境与德育的关系 "和谐"一词缘于<管子·兵法>中的解释:"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辑.""畜"在古汉语中作"积储"解,"辑"作"和睦"解.  相似文献   

11.
胡晓霞 《甘肃教育》2014,(15):40-40
正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既担负着班级"工程师"的使命,又担负着"施工员"的重任。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也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班主任应如何加强德育工作呢?一、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韩淑娟 《文教资料》2009,(20):125-12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中学德育管理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把学生培养成适用时代的有用人才,应本着确立"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的教育指导思想.因此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深刻把握师德内涵是中学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3.
"精细"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实施精细化管理就要从大事着眼、小处人手,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德育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面就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实现德育精细化管理,才能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 一、贴近时代脉搏,打造核心理念 我校创建于1913年,校训"勤、慎、朴、洁"是这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校的宝贵精神财富,曾激励和鞭策着一代又一代"一中人"成人成才.我们在学校德育制度建设中深入挖掘校训、校歌、校风的人文内涵并赋予其新的精神,融入素质教育的要求,凝炼出"求真、求实、求新"的教风和"勤学、善学、乐学"的学风,熔铸成"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让这些历史文化焕发生命力,展现素质教育的独特优势,形成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学校风格.  相似文献   

14.
正"百行德为首",德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德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它关系到学生个体的人格健全和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在学校德育过程中,教师们越来越感觉到德育的艰难,许多德育活动也流于形式,失去了实效性。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在此谈谈班级管理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班级管理要坚持以"情感"育德中学生感情细腻、丰富而且相对比较脆弱,经不起打击,受不了挫折。所以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要真心实意地进行情感投入。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学校管理过程中重视制度、缺失文化的问题,本文提出制度文化这一概念,从文化的角度构建农村初中德育管理新样态。一是以"组织和制度建设"为保障,完善德育管理模式;二是以"课题研究"为支撑,搭建德育管理文化的优质平台;三是以"课堂改革"为重点,创建德育管理的实践载体。正是制度文化的营造,引领学校走上内涵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德育管理工作应该基于儿童立场,为儿童生长的需要而开展。针对学校"会生活、有尊严、敢担当"的育人目标,江苏省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从完善管理制度、德育队伍建设、细化德育规范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的德育工作不断地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我们必须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加强德育的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拓宽德育渠道,延伸德育时空,不断提高德育管理质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多年来,笔者在学校就此作出大胆的尝试与努力,并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德育工作是学校良好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把思想教育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效果,校长首先要有独特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才能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为此,我校自成立以来,首先确立了"从实际出发坚持去做,就是特色"的办学策略,落足学生在校管理的实际问题,强化精细化管理,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一、制度创新,推进管理规范化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寄宿制小学在对学生的管理中更加注重细  相似文献   

19.
科学知识的掌握和道德品质修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学分制的实施必须对这两方面的教育做出评价。因此,德育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德育评价进行探究,提出"德育学分制"的概念和德育评价必须纳入学分制管理的观点,并对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得法"的管理能使一定量的人力物力增效,造成一种"新的力量",这就是管理出效益。学校德育管理就是根据现代管理基本原理及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进行的。本文主要研究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希望为高职院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