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海珍 《科教文汇》2010,(33):136-136,149
在推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实现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指出在高校体育教学时间过程中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易青 《内江科技》2007,28(11):187-187
当前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本文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为理念,从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等方面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韦希 《科教文汇》2009,(25):88-89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外院)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期以来,外院的心理健康教育立足校园,以丰富的活动形式为载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了立体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兄弟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衡量人才标准的重要方面。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钟婧 《科教文汇》2012,(18):174-174,20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而高校辅导员作为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在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诸多优势。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探讨了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音乐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形式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当前由于各种原因,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对此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促进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育者要认识困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成因,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网络作为最强有力的传播媒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全面的、巨大的、潜在的。而借助网络平台,研究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全面发挥网络传播的潜在功效,拓展出一条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对解决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育者要认识困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周勇 《大众科技》2009,(12):145-146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我国人口素质优化与健康促进的重要课题。在体育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与趋势。文章探讨体育与健康教育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影响程度,以及在体育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赵翠荣  贾芸 《科教文汇》2011,(30):171-172
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它的四项基本功能是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挥作用的基础。音乐治疗可以通过"个体音乐心理治疗、团体音乐辅导"两种形式,帮助大学生缓解不良情绪、解决心理冲突、促进人格完善。良好的政策、条件与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利于音乐治疗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中的应用也拓宽了音乐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方垒 《学会》2013,(4):19-25,55
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群体,它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学生社团不仅有其显在功能,还有一些尚未认识到的潜在功能,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文化艺术类社团的研究,试图发现学生社团的多方面功能,并为引导社团健康发展,使社团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与能力提升的阵地以及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载体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秀莉 《科教文汇》2012,(30):192-193
情感教育是教师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教师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艺术。师生问感情相通,才会引起双方心灵的共鸣。情感教育充分体现了柔性管理.在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尤其能够促进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支持。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更应该运用情感教育.将管理的“管”淡化,将“理”升华,以爱为先,真正体现以生为本.使学生心悦诚服,增强管理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将管理水平提高到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以移动通信设备为载体的社交软件的出现催生出新的沟通方式。微信因其功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用户的关注,迅速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对大学生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针对这一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问题,探索运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5.
尹军 《科教文汇》2013,(13):56-56,58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探讨了体验式教学在当前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分析其应用于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东林 《科教文汇》2014,(35):35-36
卫生类高职院校中的相关医学专业对学生人文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基于此,卫生类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课承担着培育学生医学职业精神的任务。语文与思想教育等课的特性不同,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需要通过教师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选择,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得以实现,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达到培育学生与医学职业精神相关的人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世纪中宗教的观念也不会彻底根除.就算是大学生也会受到各种宗教观念的支配和影响,而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在目前大学开设的各种课程中并没有专门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专设一门课程.只有一些和马克思主义相关的思想教育。现代社会中,宗教思想也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关注和接受,怎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信仰,是高校领导者必须要注意的一大问题。笔者在此对马克思主义中的宗教观进行阐述.说明马克主义宗教观在我国大学生中的作用和必要性,论述在大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等.希望能对各高校中的教育者和领导部门促进大学生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柳博 《科教文汇》2012,(11):1-2,22
高校辅导员职能是辅导员利用自身岗位,通过各种工作手段,发挥相应职能,达到育人工作目的。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育人工作的重要承担者和直接实施者,也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辅导员职能发挥充分、到位直接影响高校育人效果。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育人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变化,对辅导员职能的拓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文章探索了新时期辅导员面临新的工作挑战下的十种职能拓展,以期能与时俱进,将新时期辅导员育人工作做得更好,已达到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李洛平 《科教文汇》2013,(27):110-110,112
本文将从高校体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方面做出一定的探究。高校体育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体育教育的特殊作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本身,并且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并且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本人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以下我将针对我国高校学生存在的部分问题,从体育教育对高校学生影响的方面进行探究,以得出一定的结论,为今后的教学等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陈晨 《科教文汇》2011,(25):20-21
新的社会形势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体验式培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的有益探索,能够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其思想政治素质。体验式培训的成功经验在于"三个转变":从强调理论化、知识化到重视情感体验与情感发展;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从封闭的校园到开放的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推广体验式培训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