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子闯 《科教文汇》2014,(3):104-105
现代生活中,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之外,还需要打造丰富的精神生活层面。广场舞作为现代新形式精神文化,逐渐成为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民健身的推进和城镇形象的提升以及居民对多元文化的需求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广场舞健身文化内涵基础上,指出其发展意义和改革创新的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2.
大众广场舞在倡导开展大众健身运动之后,逐渐成为众多健身项目中的宠儿。广场舞为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在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引导下大众广场舞也成为人们最青睐的健身方式之一,以至于大众广场舞逐渐演变为特殊的运动文化符号。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大众健身广场舞相关概述入手对其健身价值进行研究。也为大众广场舞的盛行和广泛开展所带来的不同影响进行探讨。进而得出为促进大众广场舞的健康有序发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19,(6):107-10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现如今人们已不再单单注重物质生活的要求,而是更多的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的队伍。广场舞作为大众当下最喜爱的健身方式,在全民健身计划中有很大的作用。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广场舞的兴起对大众群体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本文针对广场舞的发展、现状,深度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善建议,在满足人们身体素质和精神文明需求的同时促进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广场舞在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展群众体育,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使人们不仅得到了锻炼,更是享受到了精神世界的愉悦。  相似文献   

5.
正广场舞是一项集交友健身、娱乐、休闲于一身的体育活动,趣味性强,适合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的人群广泛参与。对运动人数、场地设施的要求不高,现已流行于全国的各个地区。广场舞的出现是时代的选择。它来源于人民群众,对场地设施的要求低,具有内容丰富多样、参与门槛低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锻炼需求,对落实和贯彻全民健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场舞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场舞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在广场上进行的,以健身、娱乐、交友为目的,在音乐伴奏下的以舞蹈为载体的健身活动。本文以古代——近代——现代为主线,探究广场舞的起源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广场舞作为一项集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体育活动,基于时间和地点的容易满足性,几乎遍布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本文从广场舞的发展呼唤更多供市民锻炼的体育健身场地、实现广场舞的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好互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等方面论述全民健身视角下城市广场舞的发展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的提高和广场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广场舞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城市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广场舞作为新兴的大众体育项目,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至今还没有相对统一的概念界定。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福州市广场舞的开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在分析茂名市市区广场舞发展存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今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健身这一概念迅速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伴随着健身热的流行,运动健身产品这样一种作为现代人健身、释放压力、调节心态、增强自信的重要工具,也开始逐渐的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如何使运动健身产品更加安全,更加人性化和更加舒适,使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能在身体、智力、精神和情绪的完美结合上找到更多的自我,成为了当今运动健身产品技术创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生活方式是现代社会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健康投资成为人们追求时尚和健康的生活内容。体育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消费便随之而来,特别是各种体育消费为主的健身俱乐部和健身机构,这些健身机构的投资目的、投资环境、投资效益等与健身消费者构成一个相互影响、互动发展的过程。文章以西安市中小型健身俱乐部为研究对象,对健身俱乐部的健身项目和健身环境,俱乐部投资环境、效益与消费者投资意向、健身需求等的关系进行分析,全面了解健身俱乐部与消费者的相互影响机制,为健身俱乐部健身投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宏力 《科教文汇》2012,(36):157-15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目前白城市区居民参加广场健身舞的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得出结论,广场健身舞是一项具有较好的体育锻炼价值,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使人精神愉悦.这一大众体育活动项目,深受广大社区群众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喜爱.但是由于训练场地设施的缺乏,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指导员人数不足,宣传力度欠缺等因素的影响,阻碍了广场健身舞的进一步开展,为此提出建议,以期能够科学地开展广场健身舞,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全民健身运动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2.
任爱国 《科教文汇》2014,(3):226-226,22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M时人们开始寻求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然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情况究竟如何.学术界研究状况又是如何,本文将以“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1994-2011年间的数据为依据,以“城市居民文化生活”、“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关键词,通过对近年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相关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包括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年代篇目比重、文献所在期刊的分布、主题侧重点分布情况的数据统计.以期对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现状有个相对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曹静雯 《科教文汇》2013,(29):142-143
本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为主线,从三点展开分析: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贴近生活,丰富舞蹈阅历;②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心理,锤炼舞蹈语言;③提高学生的表现力,体验身体,提升艺术修养。让大家了解到培养学生舞蹈编创能力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完善舞蹈的课堂教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王朝旭 《科教文汇》2014,(11):128-129,146
美育又叫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是一种全民性质的精神层次的教育,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舞蹈是艺术的一种,具有美的属性。舞蹈创作源于社会生活,生活中的美是艺术美形成的基础。在美育方面,艺术的审美教育是高层次的审美教育。本文通过对美本质的探讨、对美类别的认识以及舞蹈在美育中的实际运用等三方面入手,结合教学经验和实例,对舞蹈在美育中的基本应用提出了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慧源 《科教文汇》2021,(11):178-179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广场文化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广场文化有利于塑造城市文化形象,体现城市文化的个性,且具有参与度高、受众范围广、活动种类全等诸多特点。因此,它还可以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增强城市凝聚力、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6.
林沁 《科教文汇》2012,(18):150-151
体育舞蹈是一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体育运动项目,其融合了体育、音乐、舞蹈、服装等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体育舞蹈是体育、艺术和教育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在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舞蹈教学不仅能够锻炼职业中专生的身体,同时也能够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本文从在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影响职业中专体育舞蹈教学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彦贞 《科教文汇》2011,(28):155-156
舞蹈是一种表现力和技术技巧性很强的艺术表演形式,它通过肢体的表现,美化人们的形体,并且可以提升艺术修养。孩子从开始掌握初步表演技能,到完成一定难度的舞段,再到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并用舞蹈抒发内心的情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舞蹈的表演不仅是肢体的运动,必须遵循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性的训练,努力地去理解舞蹈的内涵、所要表达的主题,才能掌握舞蹈的表演技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也被大力提倡。少儿舞蹈学习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作为孩子将来谋生的一门技术,而是被人们作为锻炼孩子的体能、提高孩子艺术修养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朱海燕 《科教文汇》2014,(6):121-122
校园体育文化一直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对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学是职业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体育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培养社会综合人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当前职业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策略,希望为职业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竹不出户”健身娱乐器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不出户"健身娱乐器材将传统竹竿舞文化融入现代健身器材,是一款集健身和娱乐为一体,并符合当代人生活方式的新型健身器材。设计采用竹制框架,并结合拆卸简便的塑料连接套,用户可自行组装拆卸,调节复杂程度,变化运动模式,同时融入了模块化设计,板式包装理念,使该设计更实用、更人性化、更经济。  相似文献   

20.
伍梦烨 《科教文汇》2012,(11):162-163
本文简单论述了在民间舞的教学中,教师可着重运用形象启发,语言诱导,加强文化修养等方法进行教学。形象启发、语言诱导可帮助学生理解动作,学会舞蹈。加强学生文化修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体验生活,可使学生丰富内涵,用心舞蹈。而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有所区别。最终要使学生对民间舞产生兴趣,真正做到"心动"、"身动"、"舞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