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①永不休止的海水涨落运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也给人们带来恐惧和灾难。就说天下一绝的钱塘江潮吧,潮头虽奇,气势虽美,可汹涌澎湃的潮水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xún规蹈矩,它的面目常显得狰狞可怕。让我们看几个例子吧。②雍正二年,也就是公元1724年,钱塘江遇上大潮。据记载:“海在溢,塘堤尽绝,海宁全城只能见到屋顶。”还有,1978年8月,钱塘江工程管理局在海宁水文站附近海塘做实验时,在塘脚放置了五只装满石块的铅丝笼,其中最大的一只,装的石块约几立方米,重达12吨。没想到一次潮头之后,工作人员发现这五只…  相似文献   

2.
一、激趣引题,揭题入境师:请大家看一个画面(课件播放人山人海的景象)。画面上人头攒动、人山人海,同学们猜一猜:人们想看什么?生1:人们可能来看球赛。生2:人们可能来看龙舟比赛。师:老师告诉同学们,人们是来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观看一年一度的钱塘江大潮。(板题:观潮)看了课题,同学们的小脑瓜里一定产生了不少小“问号”吧?谁先提出来?生1: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来看大潮?生2:我想看看钱塘江大潮是什么样的?师:看来同学们都想看看钱塘江大潮,老师就带领大家到钱塘江大堤前先一睹为快。犤评:开头通过欣赏画面,让学生猜一猜,问一问,能激发…  相似文献   

3.
水——你喝、他喝、咖啡猫也喝,谁都知道,有什么神秘的?水当然是无色的,人们通常会这样回答。你真的确定这个答案?现在来咖啡猫的实验室研究一下吧。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告诉你吧,水真的是蓝色的,虽  相似文献   

4.
钱塘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监造的第一座双层式公路、铁路大桥,横贯钱塘江南北,是连接沪杭甬、浙赣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该桥由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施工,于1935年4月动工,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铁路通车)。钱塘江大桥不仅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杭州崇文实验小学,地处钱塘江畔,四周是高楼林立的居民小区。走进校园,在校舍环绕的中间是偌大一个田径场,在上下课的交替时间里,可见学生们举着“班牌”错落行进,或许是为了突现某一种校园文化,突现学生行之有序的习惯养成吧!有时学生也  相似文献   

6.
钱塘江大潮是一大胜景,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被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所吸引,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宋朝周密的《观潮》就是其中一篇颇有艺术特色的写景记事的佳作。文章以散文的形式,绘形绘色地描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结尾"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那么,此处第二个"间"字该如何理解呢?  相似文献   

7.
仲秋时节的钱塘江潮,被国内外游客誉为“天下奇观”,在惊心动魄的轰隆声中,江水被潮水猛地抬起来,骤然展宽了许多,边堤外的乱石滩也被潮水吞没,掀起一人多高的浪头轰击着江堤。据测算,如能利用钱塘江潮发电,其发电量可为长江水电站发电量的1/2。因此。’人们把潮汐称作“蓝色的煤海”。  相似文献   

8.
钱江潮记     
钱塘江大潮也叫海宁潮,是我国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入海口处的潮涌。江海汇集,洪流生威,经常是日出有潮,日  相似文献   

9.
不能求响雷和闪电的归去,只愿雨儿不要来了;不能求雨儿不来,只愿风儿停停吧!再不能停停风儿呢,就请缓和地轻吹;偶然要决意狂吹呢,请不要吹到钱塘江以南。钱塘江以南也不妨,但不吹到我的家乡;还不妨吹到我家,千万请不要吹醒我的妈妈,——我微笑地睡着的妈妈!妈妈醒了,伊的心就会飞到我的船上来,风浪惊痛了伊的心,怕一夜伊也不想再睡了。缩之又缩的这个小小儿的请求,总该许我了,天呀?小小儿的请求@应修人  相似文献   

10.
家乡推介书     
我的家乡虽没有九寨沟的神奇,没有桂林的秀美,没有张家界的雄伟……但也别有风味。首先,请看看推介书吧。  相似文献   

11.
唐朝 《科学启蒙》2014,(11):1-4
正科技成就生活之美,高超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作为优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独具匠心的创意会令人赞叹不已。手表虽小,但在设计师眼里它们仍然是施展技艺的大舞台。这或圆或方的小天地,不仅承载着设计师们对生活的感悟,也表达了他们的巧妙构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奇思妙想的智能手表吧!  相似文献   

12.
小语第七册《观潮》一文,具体地描写了钱塘江大潮来临之前、之时、之后壮丽而奇特的自然景观。阅读此文后,为什么会留给人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强烈印象呢?经反复品味,认真分析,便可悟出作者对“奇”的几处巧妙点染,为全文展现“奇”起到了渲染作用。 历史评价巧妙点“奇”。课文起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不是今日之“奇观”,而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  相似文献   

13.
《观潮》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以富于表现力的笔触,描绘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的壮美图画,热情地讴歌了大潮的伟力,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文章开头总领全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作者抓住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以“天下奇观”发端,使读者产生探求的意向,形成一种大潮般的心理落差。教学时,可以这样设问: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它究竟“奇”在哪里?教师在这里要引而不发,让学生产生一种悬念,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学习第2自然段,老师略加提示:人们观赏大潮  相似文献   

14.
常听到有人说,某某虽很熟悉,但彼此却像陌生人一样;也常听到身边的人抱怨,别人不了解他;就说我自己吧,不是也抱怨过父母不懂我的心吗?  相似文献   

15.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都会有无数中外游客到浙江海宁市盐官观潮景区观看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中秋前后是观看钱塘江潮的最佳时机.钱塘江南岸的赭山  相似文献   

16.
筅雷其坤根据不同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采用恰当的说明顺序,合理安排说明文的结构。如果说记叙文重在“以情动人”,议论文重在“以理服人”,那么,说明文则重在“以知益人”。例如《钱塘江潮天下闻》给我们介绍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知识。请看其中一个段落:钱塘江大潮的成因,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因为月亮和太阳对地球上的海水有吸引力,海潮就是这种引力造成的。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太阳、月亮和地球走到一条直线上时,会形成较大的海潮。中秋节时,月亮离地球最近,引力也最大,海潮也特别大。由于钱塘江的出海处杭州湾是个喇叭口,外宽内窄,最宽处…  相似文献   

17.
难得的周末,你爱宅在蜗居里看碟或发呆吗?宅虽流行,不过做宅人可不好,很容易与外界脱节呢。新的一年,作为新生代的“95后”,咱们也需要走出蜗居,适应变化。你如何是宅人,是哪一类型的呢?来对症下药吧!  相似文献   

18.
农历八月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钱塘江水受到一年之中最大的引潮力,这就形成了一道自然奇观——钱塘江大潮. 钱江潮水汹涌来袭时,一群披散头发的吴越男儿打着赤膊,手举旗盖,迎着巨浪嬉戏,展示高超的水上技艺.那时,这项勇敢者的运动被称为弄潮,也称弄水.  相似文献   

19.
未来的画吧     
画吧,在2015年的时候开始流行起来。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优雅的作画环境。起初,它是专门为专业画家服务的,后来,画吧就成为了人们作画、休闲的地方。现在,我就带大家去游玩参观一下吧!我们乘坐超音速列车潜入海底,来到这家"蓝意"画吧,而这个过程只用了30秒钟。这家画吧的形状很  相似文献   

20.
“解手”乃俗称,自然算不得“大雅”——古人曾名之曰“如厕”,今人则名之曰“方便方便”,颇具幽默感的猪八戒虽将解手称为“出恭”,也未必算得大雅,但我想,既然这“吃喝拉撒”乃是名正言顺的生命现象,那么人们就完全有理由把它写进堪称“大雅”的文学作品。 就拿《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来说吧!这“夯货”就具有极其出色的偷懒本领,取经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