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希庇阿斯篇》出自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是一篇专门讨论"美"的对话录。在本篇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提出了"美是什么"的问题,并区分了"美本身"与"美的事物"。自柏拉图开始,美的序幕正式被拉开,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延续着对"美"的探讨与争论。  相似文献   

2.
解语 《考试周刊》2012,(14):145-146
苏格拉底和大希庇阿斯对美的辩论体现了教育学和美学的辩证关系,从其对美的讨论中体现了自由精神和终极关怀精神教育意义,而在教育过程中也蕴含着美学价值和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美学史上,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难以解答的司芬克斯之谜。人类很早就开始研究这一充满健力的问题,在两千多年前的对话体论文《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写到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和古希腊著名的诡辩家希庇阿斯讨论什么是美。在讨论中,他们一共给美下了四个定义:“美是一位漂亮的小姐”、“使每样东西恰当的就是美”、“美是有用的”、“美就是诉诸听觉和视觉产生的快感”。尽管他们给美所下的定义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他们的讨论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至少从他们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烟烟光辉,并且给后人在讨…  相似文献   

4.
《会饮》篇(Symposium,or Banquet)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的美学著作。它较为完整地揭示出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本质。在写作《大希庇阿斯》篇(Hippias Major)的时候,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基本上还处于早期的探索阶段,而到了写作《会饮》篇的年代,他的美学思想已比较成熟了。我们说,从“美溜脱了”(《大希庇阿斯》篇)到“第俄提玛的启示”(《会饮》篇),反映出柏拉图在美的探索方面走过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关于美的对话来探讨美学与教育学的结合,实际上就是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探讨美,在探讨美的过程中显示出教育的魅力.对话的形式可以表现出美,在对美的理解逐步深入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对话的深入,对话可以包容:思想的不同,共同的话题体现出观念的不同,不同的观念反映对美的共同追求,用美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椎进对于美的探索,这既是美学与教育学结合的意义也是二者共同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的《大希庇亚篇》历来被看做"美学"的开山之作,通过这篇对话,柏拉图探讨了经典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最为核心和本质的问题:什么是美。并将该问题和什么是美的这个问题区分,为后世的美学家和哲学家提供一条思考问题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美学上的斯芬克司之谜美是什么、即美的本质问题被称为斯芬克司之谜。自古以来的大哲学家和思想家在探讨世界奥秘的时候总要涉足于这个问题,但都感到困惑。孔子从音乐美探讨美的本质:“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子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他将美当作善,用韶乐作例子可以说得通,可是对武乐就说不通,武乐很美,但不善。柏拉图写了一本美学专著《大希庇阿斯》,遵循老师苏格拉底的看法说美是善,在论辩中却说不过去,“美不就是善,善也不就是美。”他提出美是理念,  相似文献   

8.
《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首篇系统地讨论“美”的著作,该篇中柏拉图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另一位学者就“美的定义”所展开的讨论,表现出重要的逻辑推演特点,即先由自己或者是引导对手对某个问题“下定义”,然后通过“举例”使问题层层深入,揭露出该定义的矛盾,最终“否定定义”并得出真理。了解这一特点有利于明晰美的概念渊源,也有利于提高学者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9.
欧里庇得斯在《希珀吕托斯》中描述了希珀吕托斯与斐德拉的毁灭。前者因为拒斥情爱而遭到女神阿佛洛狄忒的致命报复;后者则因无法拒绝情爱的诱惑最终羞愧自尽。如此一来,欧里庇得斯对情爱的态度将成为我们理解全剧情节和寓意的枢纽。本文认为,欧里庇得斯塑造希珀吕托斯和斐德拉两个角色的意图在于呈现他关于两种不同爱欲的认识。悲剧诗人不满以人的自然情欲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古希腊家庭-城邦伦理观,试图以希珀吕托斯之死这一悲剧图景为其"理性主义"的新伦理观辩护。同时,诗人还以斐德拉道德形象的转变和崩塌为线索,力图证明情欲对德性和理智的戕害。《希珀吕托斯》一剧既有以充满哲学意味的论辩替代剧情悬念这一形式上的革新,又蕴含诗人对抗古代雅典传统城邦伦理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在全班同学排队去图书馆的时候,阿斯丽发现自己忘记把新买的企鹅橡皮放回书桌的抽屉里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阿斯丽发现她的新橡皮会说话。企鹅橡皮从阿斯丽的手掌中滑落到地面上。阿斯丽最好的朋友路易斯走在阿斯丽的后面,她踩到了企鹅橡皮。阿斯丽和路易斯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嘿嘿,笨家伙,你走路怎么不看路呢?""不要叫我笨家伙,阿斯丽。"路易斯生气地说道,"是你自己把橡皮丢在地上的。"  相似文献   

11.
The first half of Plato's Hippias Major exhibits the interfacing of the first teacher (Socrates) with the first version of a post-colonial, multicultur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Hippias). In this interface the purposes, results and values of two contradictory types of operating system for educational servicing units are exhibited to, and can be discovered by, anyone who is not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ist.  相似文献   

12.
“恩怨”问题,是伦理学无法回避的问题。面对“恩怨”有三种价值应对模式,六种价值表现形式。本文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探讨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其联系。理解和把握对待“恩”与“怨”的价值模式,对于达到人际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发散-收敛"思维模式在数学解题中应用很多.它的实质是由于多个条件交叉,造成解题困难;将条件分开考虑解决较易,再在分别求解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找到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14.
道尔顿的原子论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项划时代的成就 ,但是它存在着一个自身不能克服的内在矛盾 ,即道尔顿把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 .这一矛盾的外化 ,导致产生了“半个原子”的问题 .为了解决“半个原子”的矛盾问题 ,阿佛加德罗在盖·吕萨克的实验基础上 ,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推论 ,引入了分子概念 ,提出了分子假说 ,初步解决了“半个原子”的矛盾问题 .在此基础上 ,坎尼扎罗完成了科学的“原子 -分子”理论体系 ,最终完善地解决了“半个原子”矛盾问题 .本文通过对“半个原子”矛盾问题的形成、提出和解决过程的历史考察 ,总结出了科学发展的几点规律性的结论 .  相似文献   

15.
柯尔施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通过其实践哲学建构起来的,而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则是通过其霸权理论建立起来的,他们二人又都是以对哲学问题(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讨来完成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工作的。因此,哲学、实践与“霸权”是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基本范畴。正是从这些基本范畴出发,他们在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进行重新解读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实践哲学”及其“转型”和“文化霸权”及其相关问题。在前一个领域,主要讨论的是意识形态理论的视角问题,而后一个领域则主要讨论的是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所要关注的核心话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一案例入手分析了假冒他人署名行为的性质及德、英两国对于此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将我国著作权法与德、英两国关于此问题的规定加以比较,从而得出我国关于假冒他人署名问题的立法选择,本文列举了三种可供选择的立法样式,并对这三种样式作了简单的分析,并重点介绍了最后一种,即把假冒他人署名的问题放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调整。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是困扰党和政府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当前党的工作中心;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含义即: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适度规模的产业化经营;实现“第二个飞跃”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第二个飞跃’,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其思想正是抓住了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本质,指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向是发展适度规模的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是由战后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而消费却增长缓慢的矛盾导致的。缓解“三农”问题的短期办法,是制定“缓冲存货”、“支持价格”和“保障价格”政策,而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加速我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吴康 《太原大学学报》2007,8(2):132-134
“三农”问题是由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全局性的系统问题,甚至连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分别都是由系列问题组成的问题组。“三农”问题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需要系统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