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跆拳道起源于朝鲜,但跆拳道中的礼仪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跆拳道不仅仅要重视武技,更要注重其中的礼仪文化。本文通过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跆拳道中的应用和体现,揭示了传统文化在跆拳道中的重要地位,旨在教育跆拳道的练习者不仅要健全其体魄,更要完善其礼仪风度。  相似文献   

2.
鲍跃华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95+151-95,151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于中国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他提倡“克己复礼”,坚持维护礼仪文化.本文在梳理“礼”的历史发展及内涵变化的基础上,从对礼的维护、对礼的补充、对礼的重视和对礼的实践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孔子“礼”的发展,并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孔子的礼仪文化对于当代的借鉴意义,主张辩证地对待孔子的礼仪文化,取其精华,剔其糟粕.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大学礼仪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讨.中国有着丰厚的礼仪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礼仪教育经验,吸收和借鉴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古为今用,是改进和发展大学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弘扬传统礼权文化、重建礼仪之邦、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张源洁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5):18-22,119
彝族的人生礼仪有诞生礼、成年礼、婚姻礼和丧葬礼等不同的礼仪,而"满月"就是诞生礼中十分重要的礼仪。昙华的满月礼有着丰富的文化功能内涵,反映了当地彝族丰富多彩和别具特色民俗风情文化。满月礼在昙华彝族的生存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礼仪形式,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具备多重文化功能的民族文化事项,在昙华彝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占有其他礼仪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古往今来,儒家礼文化对我国的礼仪教育具有非凡的影响。礼仪教育与儒家礼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深入研究分析传统儒家文化对现代高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儒家礼文化教育的社会控制功能,吸收传统礼文化精髓,对当代高校礼仪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通过简要叙述跆拳道的教学训练原则和方法,明确提出要注重跆拳道训练中传统礼仪文化的挖掘,把体育运动与文化传承有机地结合起来,旨在号召大家能够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背景下,进一步深刻认识体育运动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西藏教育》2014,(3):64-64
<正>"跆拳道"这项运动起源于朝鲜半岛,是韩国民间较流行的一项技击术。跆,意为以脚踢;拳,以拳头打击;道,则是代表道行、礼仪修炼的艺术。跆拳道不仅要求练习者学习基本技术,更注重其对跆拳道礼仪、道德修养的学习和遵从。练习者的每一次练习都要求"以礼始,以礼终",在学习技巧的同时培养对人的礼仪、忍耐、谦虚以及坚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儒家学说中"仁"礼"的思想影响深远,建立在"仁"礼"思想基础上的传统礼仪文化重在内心、在敬、在孝、在言行一致,从源头探寻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可以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一定的助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髓,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有被替代与淹没的危险,基于此,笔者试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挖掘传统礼仪文化因素,让大学生了解传统的待客之礼与见面之礼,对推广传统礼仪文化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主题导引】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  相似文献   

11.
高校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跆拳道俱乐部教学对传统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教学中注重跆拳道礼仪、武德的传习,注重跆拳道品式和技术的学习;完善跆拳道学习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条件;提升跆拳道师资力量;建立教师、学生及其之间的交流活动平台。  相似文献   

12.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厚的礼仪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礼仪教育经验。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精髓,有助于大学生知美德、塑美型、养美性。这不仅对改进和发展当下大学生礼仪教育,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而且对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历史上道德教育总是与社会文化建设息息相关,通过深厚的礼仪文化的营造实现道德之教化,这便是中国传统德育的一大特色.礼仪文化需要在长期不懈的仪式活动中去积淀,仪式是"礼"之精神的操作化和外显化,而"礼"的精神内核体现的正是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顺着这一线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化孕育与道德教化之间的深层关联,而其中介环节便是仪式活动,因而,学校德育建设应当充分重视仪式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体现在丰富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在日常生活领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诉求点应该落实在习俗上,体现在日常生活中: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日常生活比较发达的特征,弘扬民俗文化,展现民间文化精品;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承继人际交往的中国特色;建设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礼仪。  相似文献   

15.
当前社会礼仪的缺失及重要性正逐渐被认识,要借鉴传统礼文化以矫正这一现象,首先得厘清古之礼仪和现代礼仪的关系。传统礼仪文化在历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道德发生机制来看,是因为礼仪教育所具有的含德性、生活性、实践性、动态性和社会角色的承载性。这种教育特点和当下正在探索的生活德育有着很好的切合,从而架起了传统文化通向现代的桥梁,可以把礼仪作为生活德育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内容。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在传统文化的指导下从事着具有显著华夏文化特征的体育实践,无论其形式还是特征都深深地烙上了东方文化的传统理念。本文以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发展为背景,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角度阐述和分析其对农民体育思想意识的影响,为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将全民健身体系纳入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理论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舞蹈作品和舞蹈教育的分析,通过对传统文化和舞蹈事业面临的形势的分析,指出舞蹈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提出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舞蹈专业教育之中的主张,并对此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先进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等特征。在我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而且在此基础上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伦理价值层面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可以概括为君子文化、尚贤文化、耻感文化、礼仪文化、忠孝文化、爱国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等,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