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相信孩子     
一个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情:朋友的女儿读三年级。有一次,老师让学生们在纸上列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并在后面附出改正这些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家教荟萃     
"礼仪教育"要从小做起日前我到一位朋友家做客,遇见朋友9岁的女儿因为爸爸下班没有给她买燕窝粥,竟冲爸爸大声吼叫:"死爸爸,糊涂蛋……"在女儿涕泪满面的哭叫声中,这位朋友嘿嘿笑着连声应  相似文献   

3.
去朋友家做客,发现她两岁的女儿虽然年龄小却很会做事。我们俩坐在客厅里聊天,朋友需要用笔写一些东西,就对女儿说:"宝宝,去书房帮妈妈拿支笔来。"女儿很快就把一支笔递到她的手里。过了一会儿,朋友又对女儿说:"宝宝,去卧房把妈妈的皮包拿来。"女儿迅速地拿来了皮包,等用完后又帮忙放回原处……  相似文献   

4.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的一位朋友,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周末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一进屋,问候之后,看到了教授5岁的小女儿。这孩子满头金发,眼珠如同纯蓝的蝌蚪顾盼生辉,极其美丽。朋友带去了中国礼物,小女孩有礼貌地微笑道谢。朋友抚摸着女孩的头发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教授等女儿走开后,很严肃地对朋友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朋友大惊,心想我一番好意,送了她礼物,还夸奖她,便问道伤害二字从何谈起?教授说":你  相似文献   

5.
回国后不久,一位朋友三番两次诚意满满地邀我去教她女儿英语。望着眼前不满4岁天真烂漫的小姑娘,我轻抚她稀疏又略显零乱的头发,无奈地对朋友说:"孩子太小,过几年再说吧。"但朋友显然把我的话当成了托词,一天几通电话,几天一来访。终于,在她猛烈的"攻势"下,我妥协在一位母亲对女儿浓浓的爱意里。  相似文献   

6.
潘霞 《初中生》2013,(2):60-61
朋友带女儿来家玩。吃饭时,她突发奇想,对我说:"咱俩把孩子换一周怎么样?我体验一下带男孩,你也体验一下带女孩,多有意思!"朋友沉浸在想象里,没注意到两个孩子迅速咬了一下耳朵。我听得真切。她女儿说的是:"我妈妈可凶了!"儿子的回答是:"我妈妈更凶!"我顿时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陪朋友去接他不满三周岁的女儿。朋友叫了一辆出租车,15分钟后才到达目的地。我颇为不解地问:"咱单位附近不止一家幼儿园,你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朋友笑着回答":你进去看一下就明白啦!"  相似文献   

8.
有一天 约朋友到我家切磋国画技法 5岁的女儿聪聪和朋友的孩子也,,每人拿一枝毛笔趴在地板上画来画去 我和朋友边画边谈 一幅丝瓜图即 。 ,将完成时 女儿跑过来 妈妈看我的 说着踮起脚尖 侧锋一笔 朋友惋惜 , :“ 。” , 。地说 败笔 败笔 女儿听不懂朋友的话 还歪着头一个劲儿地问 阿姨 :“ , 。” , :“,我画得怎么样 朋友看着我 哑口无言 我接过话头说 聪聪真行!你看 ?” , 。 :“ ,你画的金鱼还挺漂亮的 我边说边提笔在女儿那一笔上勾了几下 把它 。” ,变成了一条金鱼 我又说 只是 这条金鱼掉在丝瓜架下了 一会儿就会 。 :“, ,渴死的 女儿想了一下说 那就给它画上鱼缸吧 在我的鼓励下 女儿又 。” :“ 。” ,画上了鱼缸 一个不规则的圆 女儿很满足地又和朋友的孩子画画去 —— — 。了 ...  相似文献   

9.
正女儿今年五岁,乖巧又懂事,朋友经常问我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我的育儿经验是:把孩子当朋友。朋友原则一:尊重与平等我和女儿相处得很友好,我从不认为女儿无知,而是把她看成大人,凡事都用商量的口气与她沟通。女儿爱看动画片,如果不加约束她会一直看。这时我就和和气气对她说:"妈妈小时候就爱看电视,当时不懂,所以现在戴上厚厚的镜片,遮挡了妈妈漂亮的大眼睛,你说妈妈说得对吗?"听了  相似文献   

10.
最近,听朋友讲了一件发生在他女儿身上的事情。朋友说他有一天买回来一些虾做菜,在他剪虾时,女儿看见之后也要求剪虾。朋友就拿了一把剪刀让女儿剪,只见女儿拿起一只虾,说:“某某某(女儿幼儿园班上一个小朋友的名字),你欺负我,我要把你剪了!”就这样,他的女儿边剪边说,一连说了  相似文献   

11.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陪朋友去接他不满三周岁的女儿.朋友叫了一辆出租车,十五分钟后才到达目的地.我颇为不解地问:"咱单位附近不止一家幼儿园,你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朋友笑着回答:"你进去看一下就明白啦!"  相似文献   

12.
去年7月,一位乡下的朋友来我家,带来几穗嫩玉米,说:"煮煮尝个鲜吧!"玉米煮熟后,7岁的女儿吃了一口便啧啧赞叹:"真香呀!"接着又兴奋地问道:"爸,这玉米是啥树上结的?"我一听就愣住了:玉米怎么能是树上结的呢?我不由得想起了初春时节,带女儿去郊外踏青,在一望无际的绿地毯似的麦田边,女儿那一声惊叹:"啊!这么多的韭菜呀!"把这两  相似文献   

13.
楠杨 《家长》2012,(11):44-45
"活到老,学到老",无论女儿还是我,都需要在生活中、挫折中不断地总结、反省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听父母的忠告,善待每个朋友。那天晚上,我禁不住女儿的恳求,陪她去电影院看了她期盼已久的3D动画电影《冰河世纪4:大陆漂移》。记得这个系列的前几部电影上映时,我都是买DVD碟给女儿让她自己看。  相似文献   

14.
蹲下来说话     
刘安 《家长》2000,(12)
朋友对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朋友和女儿到乡下串亲戚,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女儿很兴奋,看到那些开得鲜艳但又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儿,她甚至蹲在那儿,对着那些花朵说着什么。朋友问女儿:“你对花儿说  相似文献   

15.
对付生活烦扰有一个秘密武器。以下几点教你如何将精神智商运用到工作中去。她前夫又一次失约了。他没能参加他们10岁女儿的舞蹈演出会。第二天,他带着一束玫瑰来看她们。我的朋友詹妮承认说:"我第一个冲动就是猛批他。"但是接着闪入脑海的却是:"他是爱女儿的。女儿需要他。算了吧。"深吸一口气,她以此宽慰自己说:"纳塔利会喜欢这些花的。"至少在那一短暂、轻松的时刻,世上多了一份和睦。  相似文献   

16.
秋天来了,上高一的女儿刚放学回家,就拉我去市场买毛线。我诧异地问她:"你买毛线要织什么?"她说:"我要织一条围巾,送给慧慧。"慧慧是女儿最好的朋友,给好朋友送礼物,我当然支持。于是,我们一起来到毛线店。看着五颜六色的毛线,女儿却看也不看,反而长时间地在颜色较深的男式毛线柜前徘徊。  相似文献   

17.
日前听一位朋友诉苦,说女儿开学不到两个月眼睛就近视了,不得不配了200度的近视镜.末了,朋友无奈地说:"唉,这都是‘零抬头率'惹的祸!""什么?零抬头率?!"见我很诧异,朋友解释说,新学期开学后,女儿所在学校借鉴外校的成功经验,在全校开展"零抬头率"达标比赛,规定自习课上不管谁有什么理由,一律不得抬头,发现有抬头的一次扣班级学习常规考核分××分.听女儿说,学生一到自习课时全部低着头看书、写作业,有时实在太累了,宁愿趴在课桌上也不敢抬头.笔者认为,这种"零抬头率"的做法弊远大于利,不宜实行和提倡.  相似文献   

18.
<正>在征得了我的同意之后,朋友把我的电话号码推荐给了她的朋友。她的朋友便从远方打来电话,急切地向我讨教"语文学习秘籍"。她说:"我女儿读高中了,语文特别差。听说您是语文特级教师,又是作家,我想请教一下您这位‘双料专家’,我女儿的语文成绩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呢?"她把"短时间"三个字咬得特别清楚,仿佛我口中衔着一句魔咒,只要我慷慨地吐出那句魔咒,它立马就  相似文献   

19.
紫墨水     
1946年,英若诚进入清华大学外文系读书。一次,他在图书馆一本冷门书的卡片上发现只有两个借阅者,一个是万家宝(曹禺),一个是钱钟书。被英若诚称为"简直有照相式的记忆能力"的钱钟书,有着一个同样智商极高的女儿钱瑗。当年钱钟书任教外文系,在家批阅卷子时让女儿记成绩。一次,钱瑗没头没脑地对爸爸说:"英若诚跟吴世良要好,他们是朋友。"钱钟书问:"你怎么知道?"钱瑗指指课卷:"全班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在报纸上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朋友一家到野外游玩,一只飞虫钻进了朋友的耳朵里,怎么倒、怎么晃都没法弄出来.朋友掏出一个挖耳朵的小勺,可又担心将小虫逼到耳朵深处,朋友的妻子建议用植物油粘住或憋死飞虫,可这样既不安全也不卫生.朋友上幼儿园的女儿说:"小虫不是存心让爸爸难受的,他一定是在爸爸的耳朵里迷路了,我们给他一丝亮光,它就会找到出来的路了."女儿用小手电筒对着朋友的耳朵,过了一会儿,一只飞虫从耳朵里飞出来,飞到了手电筒的亮光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