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和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宁波市区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宁波市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缓慢增长,观赏性体育消费随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长;体育健身项目内容多样,但存在着性别差异;体育消费类型中实物型体育消费仍占主导地位;时间和价格是影响宁波市区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运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衡水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结构、动机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衡水市区居民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以保守性消费为主,体育消费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从整体看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居民体育消费动机的来源主要集中在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勋  张伟  李剑政 《考试周刊》2010,(41):152-153
本文作者运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衡水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结构、动机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衡水市区居民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以保守性消费为主,体育消费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从整体看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居民体育消费动机的来源主要集中在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赤峰市红山区,松山区、新城区的小区居民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小区居民对体育消费的认识比较狭隘,多局限于物质方面的消费,如服饰,报刊杂志等;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及小区设施的建设.通过对赤峰市部分小区居民的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为赤峰市的小区居民体育消费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促进牡丹江市经济发展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爱民区、阳明区、东安区、西安区四个社区老年人的体育消费态度、动机、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影响老年人体育消费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本研究认为,牡丹江市区老年人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一般;体育消费以实物型消费为主;收入、传统消费观念是影响老年人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大力拓展老年人体育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常德市城区居民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常德市城区居民具有较强的体育消费意识,但体育消费支出仍处于较低水平;体育消费以实物消费为主等。  相似文献   

7.
徐杰 《考试周刊》2009,(2):180-181
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之一。本文作者以莲都区碧湖镇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碧湖镇居民体育消费的现状,包括体育消费意识、体育消费结构和体育消费动机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而合理引导居民的体育消费,提高体育消费水平,进而全面提高全民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粤东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粤东地区城乡居民余暇时间用于体育活动的人很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的运动项目集中在游泳、球类.影响消费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实力不足和体育设施较少.针对此现象,笔者建议:大力发展粤东地区的经济,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大力宣传体育健身娱乐功能,提高居民体育消费意识,正确引导城乡居民进行体育消费.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西地区居民的体育消费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显示:河西地区居民在思想上是重视体育的,但由于场地缺乏,经济收入低、体育锻炼时间安排不合理是影响河西地区居民体育消费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现状,笔认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力时机,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培养一批素质高的社会体育指导更是改善河西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赤峰市区居民的休闲体育现状进行了分析,为赤峰市区居民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江苏省城市和农村居民体育消费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城市和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比较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在体育消费观念、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动机等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针对这种差异性,提出一些有利于城乡体育消费协调发展的建议。同时为启动城乡体育消费市场,特别是启动农村体育消费市场,缩小城乡居民体育消费差距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河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主体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城市居民体育消费主体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了解河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主体的基本情况,为指导城市居民进行健康体育消费,拉动河南省经济的增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居民体育消费是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晋城市城镇居民对体育活动的认识、参加的目的、情况、消费行为分析及居民未来体育消费投入态度和消费类型等现状的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晋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运用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淮北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淮北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存在水平较低、结构不合理、参与项目单一等现象。这主要受经济收入低、闲暇时间少、场馆设施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应加大宣传及投资力度,提高居民体育消费意识,建立多层次体育消费市场和较为全面的场馆设施,扩大淮北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市场,以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河南省城镇居民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形式与场所,了解城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为指导城镇居民进行健康体育消费、拉动河南省经济的增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内江市城市在职居民休闲体育活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内江城市在职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男性每天参加活动的时间明显多于女性;活动的内容表现出简单易行、民俗性强、时尚性不强的特点;活动空间表现出"从公、从近、从众"的"三从"需求;活动伙伴主要是朋友、家人,社会组织化程度较低;休闲体育消费意识不强,消费行为和行为方式表现为体育实物消费、发展型消费、娱乐享受型消费三类.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我国教育消费市场的形成和快速增长,笔者以福州城市居民为主要调查对象,就福州城市居民对子女的教育消费意愿、教育消费观念、教育消费目的、教育消费负担、教育消费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调查,以期能对福州城市居民子女教育消费状况形成客观的认识,为建立合理的教育消费市场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安徽省1995-2012年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数据,通过ELES模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安徽省城乡居民基本需求支出、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明显高于农村,城镇居民更倾向于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而农村居民在满足温饱的条件下,更侧重于居住条件的改善。为进一步完善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可以从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及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入手,减少城镇与农村的二元消费结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借助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2013年)中河北省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等相关数据。构建了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函数,从信息消费支出、信息消费系数、信息消费结构、边际信息消费倾向和信息消费弹性等方面对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河北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建议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信息购买能力;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升级。缩小城乡信息差距;拓展农村信息市场,促进信息消费;提高居民的信息素质,促使其进行合理合法的信息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