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根据中日文图书分类工作实践,对《中图法》与《日本十进分类法》的发展概况、编制原则、标记符号、类目设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阐述了两种分类法在日文图书分类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图法系列《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中图法·期刊分类表》实用指南《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手册《中图法》第二版与第三版修订类目对照表中图法(第二版)分类导片中图法(第三版)使用手册中图法(三版)使用手册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图法简本(第三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第二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电子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索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网络版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第四…  相似文献   

3.
刘延章 《图书馆》1989,(2):22-25
我国图书分类法从《仿杜法《(1917年)到《中图法》(1975)已有五十九年的历史了。回顾这一历史进程,我国的图书分类法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其发展前景是什么?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总结的。关于历史分期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编写的《图书分类学》是以“史学界的习惯”来划分我国图书分类法各个历史时期的,即:从《七略》到《四库》为古代图书分类法;从《古越藏书楼书目》到皮高品的《中国十进分类法》为近代图书分类法;从《东北法》到《中图法》为现代图书分类法。这种形式主义的分类方法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图书分类法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编制起来的类分图书的工具。从1975年《中图法》(第1版)到2010年《中图法》(第5版),"G250图书馆学"、"G350情报学"类目长达35年的演变伴随着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学科发展,其各个版本《中图法》的变迁映射出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5.
随着期刊的迅速增长,图书馆藏书中期刊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从学科内容方面向读者揭示和推荐馆藏期刊,必须完善分类目录。但以往我国没有成型的期刊分类表,各馆采用的期刊分类表很不统一:有的用《中图法》简本,有的用《外国报刊目录》中的分类表,有的用自行编制的期刊分类表。为便于期刊的统一分类,《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于1983年编制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以下简称《<中图法>期刊分类表》),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和修改后,于1987年2月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用于国内外期刊分类的分类表。  相似文献   

6.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下称《中图法》)是一部较有影响的综合性图书分类法,经二版修订,并由国家标准局批准为国家标准的试用本以后,已被全国大多数图书、情报单位所采用。时值三版修订之际,为使修订后的版本更好地适应我国各类型图书馆发展的需要,笔者就其版本问题,略抒浅见如下: 现行《中图法》版本的不足《中图法》曾先后编制了三个不同功能和特点的版本:《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详本),主要用于“图书”分类,起分类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问世以后,已被全国各种类型的许多图书馆使用。年内即将修订再版《中图法》详表和简本,《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也在组织修订之中。按着同一分类体系,结构和标记制度,同时编制出三种详略不同的出版本,这在我国图书分类法发展史上是创举。当前,运用图书分类理论,总结图书分类工作实践,结合分类法发展客观规律,提出科学地、长远地使用《中图法》的全面设想,对于分类法的使用者和编辑者都是有意义的。本文就是在这方面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8.
“四库分类法”是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法,也是目前我国古籍文献的主要分类方法。“四库分类法”的礼教价值内核使其与现代图书分类体系相互独立。文章就“四库分类法”和《中图法》划分古籍文献的关联性及各自局限性进行探讨,试建立二者的对应关系,为古籍文献的统一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自一九七五年问世以来,已为全国许多图书馆所采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学科、新事物不断涌现,为使分类法能适应新学科和图书大量增长的需要,应不断进行修订。《中图法》在使用了四年以后,在一九七九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修订后的《中图法》在社会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和完善。从七九年至今已九年过去了,九年中科学技术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分类实践中有许多新的图书在分类体系中没有它相应的位置,这给分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据悉《中图法》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次修订,下面就无线电电子学、电讯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提出我的修改建议,供有关学者和专家在修订《中图法》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地修订、充实、完善和提高,于九○年正式出版发行了,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图法》第三版进行分析。而《中图法》第三版在编制过程中,广泛集中广大分类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与二版相比较有许多改进之处,其主要表现在: 一、实用性《中图法》第三版为适应各类型图书情报单位专门编制了简本、图书本、资料本、期刊本、使用说明、使用手册、主题词表、索引等八个系列产品与其配套使用。为了利于使用单位做好图书目录的改编工作和新书分类工作还特编制《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与第三版修订类目对照表》,作为使用《中图法》第三版的参考工具书。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系列化的图书分类法,开创我国分类法史上的先河。《中图法》第三版第一次在法律专业类目中采用了双表列类法的编表新方法,它是在参考借鉴了国外分类法编制技术的长处基础上,将组配分类法隐含在分类体系有限地显示出来,从而既满足了综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自一九七五年问世以来,已为全国许多图书馆所采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学科、新事物不断涌现,为使分类法能适应新学科和图书大量增长的需要,应不断进行修订.《中图法》在使用了四年以后,在一九七九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修订后的《中图法》在社会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进一步得到了充实和完善.从七九年至今已九年过去了,九年中科学技术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分类实践中有许多新的图书在分类体系中没有它相应的位置,这给分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据悉《中图法》目前正在进行第二次修订,下面就无线电电子学、电讯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提出我的修改建议,供有关学者和专家在修订《中图法》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图书馆界使用得较多、且较有影响的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科图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以下简称《中小型表》)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人大法》)。在这几部分类法中,除《中小型表》外,其余三家都在近几年内作了修订,出了新的本子,《中图法》和《科图法》是第二版,  相似文献   

13.
从国外分类法看《中图法》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剑祥 《图书与情报》2004,(2):58-61,66
分类法是组织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文章回顾了中外分类法的发展情况,联系网络信息对分类法的呼唤和国内外主要分类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网络信息分类法的类型和存在的问题,着力探讨了《中图法》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并对开发与研制基于《中图法》的《中图法网络信息分类表》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图书分类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分类体系与新型的科学分类体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差异.信息社会的到来,使《中图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只有适应信息时代的特征,对《中图法》加以修订补充,调整分类法的横向结构及纵向结构,使信息得到最大程度的流动,发挥最效佳益,《中图法》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出版业几十年来,都以《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作为出版物的分类标准,对出版的图书进行分类。然而几十年来图书分类法基本上被固化了,图书分类不恰当运用成为出版社司空见惯的事情,多年来出版业对此也一直无可奈何。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中国的出版事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图书分类法却一直不变,对此,日前,社会科学文献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二版编制说明规定:本表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但在图书馆的教学工作中,尤其是在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对《中图法》的字母符号,人们往往不是按汉语拼音发音,而是读英语字母。就连一些权威单位的专业的书刊的表述,也与《中图法》的说明不同。例如《图书分类》就表述为:“《中图法》……采用拉丁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符号……”(见北大图书馆学系《图书分类》82年版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图法》类分日文图书存在的问题及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工作实践,简述了《中图法》在类分日文图书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影响正确分析日文图书主要内容的几种因素,着重阐述了用《中图法》类分日文图书的技巧,即参考图书在版编目、利用日文编目系统下载的NII数据、借鉴《日本十进分类法》。  相似文献   

18.
俞君立 《图书馆》1990,(1):25-31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研究单位广为采用的综合性图书资料分类法,在图书情报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曾荣获1985年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为进一步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类分图书的需要,《中图法》编委会从1983年开始,对《中图法》(第二版)进行认真的修订,历时五年,定于1990年1月刊行《中图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二版的农业科学大类编制比较科学、合理,适于各类型图书馆和情报资料单位使用。笔者根据自己学习研究《中图法》的心得,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认为使用《中图法》进行农业科学图书分类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图法》在网络环境中的适应性改造和修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琳  侯汉清 《中国索引》2010,8(2):45-50
分类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以《中图法》为代表的图书分类法是一个完整的、严谨的知识分类体系,同时有着广泛和深厚的用户基础。本文主要从国际化、智能化、社会化等几个角度探讨以《中图法》为代表的传统分类法如何能够适应网络环境中信息组织的要求,以期为今后《中图法》的修订和改造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