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群 《语文天地》2013,(18):16-17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子语类》)陆九渊亦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就抹杀了学生对文本的好奇;学生对文本泛泛而读,就提不出疑问;学生没有疑问,不会有获取知识的主动性,高效教学也无从谈起。《语文课程标准》:"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阶段目标的设立无疑对学生是有益的。宋代陆九渊就曾经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爱因斯坦也说,  相似文献   

3.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的学生“每事问”,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师的重要职责。南宋另一学者陆九渊则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仅把疑问作为进步的动力,还主张尽力拓展疑问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疑,是有意识地创设疑问,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教学艺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学中,一个恰当又引人入胜的问题,常常可以掀动学生思维的涟漪。一、趣味激疑学而无疑的原因之一是兴趣匮乏,动力不足。在讲授某一内容伊始,可先用适当的有趣的事物来设置疑问,以诱发学生急于解惑的心态,引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例如,有的物理老师在讲“浮力”之前,问“将同等重量的铁块和木块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下沉,木块上浮。”老师又问“钢铁制成的轮船很重吧,为什么会浮在水…  相似文献   

5.
蔡建亮 《新疆教育》2012,(20):159-159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学生在学习中如果感到没有疑难,就不会有求知的欲望。读书有所疑,方能有所思;读有所思,方能读有所得。宋代朱喜所说的“读书无疑者,要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6.
我国宋代思想家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等要求。毋庸置疑,学习的过程就应当是学生不断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指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极为重要。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始”。“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质疑”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的“舵手”。当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他才能学得深,学得透.“展卷自能通解,下笔自能合度”。  相似文献   

8.
<正>一、立足课文题目,训练质疑思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必须经过思考,在思考中产生疑问,随后解决疑问。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教师应抓住题目引导学生发问,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自主解决疑问。如教学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交流。师: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相机教学“崛”字,正音,指名朗读课题)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题,读完课题后,说说你们有哪些疑问?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问题的起点是“疑”。疑,乃学之端,思之始,容易引起定向反映———探究反映。有了这种反映,就会积极思维,努力探求,进而获得真知。思维从问题开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宋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美籍华人李政道说:“学生最主要的是学会提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将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中学生更应当牢牢地记取:读书贵在有疑,解疑其乐…  相似文献   

10.
古人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式阅读教学法”课型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为研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读书贵有疑     
读书贵有疑。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1)疑能打破迷信。(2)盲目地迷信书本,这是读书的一忌。(3)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4)因此,要打破对书本的迷信,避免陷入盲目性,就要在读书时大胆见疑。(5)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无可非议的。(6)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读《禹贡》一书时,对书中“岷山导江”的说法提出了疑问。(7)后来,他通过实地考察,终于得出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新结论,比史书上…  相似文献   

12.
学则须疑     
古代学者都强调学习要善疑。如孔子主张“多闻阙疑”(《论语·为政》),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然而对此有更为详尽论述的,要推北宋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张载在《经学理窟》中反复强调“学则须疑”。首先,他认为提出疑问是学习的起点,“始是实疑,于是有学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其次,即使学有所得,张载认为仍须有疑,才能“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再次,他还认为人们在实际行动中碰到疑难是必然的,“不知疑者,只是不便实行,既实作则须有疑,必有不行处,是疑也。”最后,他对“疑”与“不疑”的关系理解得很辩证。“不疑”、“不惑”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境界,它是经常疑虑,“积久自觉渐变”的结果。但是达到了“不疑”的地步,还须“有疑”才能进步。所以,“学者恶其自足,足则不复进”。  相似文献   

13.
马丽 《小学语文》2012,(3):41-43
疑是“学”的开始,也是“学”的动力,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进行质疑,经历从无疑到有疑,从略有疑问到层层深入地质疑,从疑惑不解到茅塞顿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提出疑问、解答疑问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学习能力,获得真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起到辅导的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应该是学生质疑问难的场所,教师要不断设置疑问,创设探究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指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阐明了“疑”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设疑之于教学,就如清泉之于小潭,清泉一失,水潭即成无澜死水。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生物教学中的设疑技巧。一、设疑于无疑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好的课堂教学,应自始至终以“疑”为主线,特别是要善于在无疑处设疑。教学中有些地方貌似无疑,但却蕴涵着智力因素,教师要深入挖掘在学生看来并不是问题的问题,激发疑问,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介绍“我们身边的生物学”知识时,学生通过阅读“袁隆平和杂交水  相似文献   

16.
一年来,我以“学生方主体,教师为主导”作为教学指导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获取知识,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中,我注意激发学生提出疑问。每学一篇文言文,先由学生参照注释,查阅词典,独立书面翻译(包捂解释一些重点词语),并鼓励他们提出疑难问题,交学生各自思考和互相议论。教师再针对学生议而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学者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的作用在于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有疑处却教无疑,释疑解难也是物理教学中一个不可偏废的重要环节。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唤起学习的内动力,教师常常需要在教学的关隘之处有意识地设置疑障,激疑探思;另一方面,对于学生  相似文献   

18.
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可见设疑的重要性,在数学课堂上,设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通过设疑诱导,活跃学生的思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疑问是课堂教学美的升华,能有力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无限的时空领域纵横驰骋,自由翱翔,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下面,我将从自己的课堂实践中,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9.
“学贵有疑”,古人多有论述。宋代大儒朱熹就曾说:“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更是精辟:“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另一学者张载也讲过:“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  相似文献   

20.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愤者。心求通而未得;悱者,口欲言而未达。朱熹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子语类》卷十一),“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朱子语类》卷十)。表面“无疑”,并非真正无疑,而是没有用心探索,这时的“无疑”是学习兴趣尚未充分激发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