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因为长期在工厂值夜班。她的孩子每天要等母亲下夜班回家后,在床上吃了点心才起来,穿衣服时,孩子挑三拣四,母亲也百依百顺。有时要花上半小时,孩子才肯下床穿鞋子。后来,这位母亲改做常日班了。一个星期竟有四五天因照料六岁的孩子起床而迟到。每天早上,当妈妈忙得团团转时,孩子竟说“急什么呀?迟到就迟到吧。”懒  相似文献   

2.
宽容的艺术     
丁七环 《教育文汇》2003,(10):28-28
一位母亲听老师说儿子最近老是迟到。十分不解。儿子每天走得那么早,怎么还迟到了。她没有打孩子,而是与孩子谈心。她了解到孩子是因为每天在河边看日出入了迷才迟到的。第二天母亲竟和儿子一道去看日出。自此以后,孩子从未迟到过一次。  相似文献   

3.
正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孩子上小学,可是最近他总是迟到。老师找了他的母亲。母亲没有打骂孩子,临睡觉的时候,母亲对孩子说:"孩子,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还要迟到?"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他去河边看日出。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他没有迟到。傍晚,他放学回家时,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字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从此,孩子再也没迟到过。  相似文献   

4.
一个冬天的早晨,雪下得很大。有个女孩姗姗来迟,我询问迟到的原因,她一脸的气恼、委屈:“都是因为妈妈没喊我,才迟到的。”而那位陪同前来的母亲竟也连声说:“都怪我不好,都怪我不好!”望着那位一脸歉意的母亲,我的心好沉好沉。有不少父母在对孩子教育中不知不觉走入了一个误区,以为替孩子做得越多,照顾得越周到,就越能体现爱子  相似文献   

5.
王元讯  范红 《班主任》2014,(5):55-55
看到这么一个故事:孩子上小学,可是最近他总迟到。母亲听了老师反映的情况,既没有骂孩子,也没有打孩子。临睡觉时,母亲对孩子说:“告诉妈妈,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还会迟到呢?”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  相似文献   

6.
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实质上是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行为的结果负责。当孩子的行为过失给自己造成消极后果时,要教育孩子不要归咎于它物,不要责怪别人,而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去选择正确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好多家长却在自觉不自觉地帮孩子推卸着孩子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有这样两个例子:一个冬天的早晨,天气很冷,天空飘着雪花。有个5岁的男孩入园迟到了很久。我问原因,他竟说:“都是因为妈妈没喊我,才迟到的。”而那位陪同前来的爸爸竟也连声说:“都怪他妈,他妈今天早上喊他起床晚了。” 一天,一位母…  相似文献   

7.
“早上好!”母亲不必每天早上去叫醒孩子。“起来,要晚了!”的催促远不如让闹钟“叫”孩子起床。刚刚六岁的李丽早晨起床总是很难,后来,母亲给女儿买了一个漂亮的小闹钟。第二天早晨,闹钟提前十分钟闹响,母亲对李丽说:“你还可以再睡一会儿。”李丽从床上跳起来说:“不行,我要迟到了。”这里  相似文献   

8.
一家美国幼儿园,要求家长每天按时接送孩子。可是几乎每天都有家长迟到。在这种情况下,这家幼儿园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家长迟到一次要交5美元。  相似文献   

9.
“起床啦!不然会迟到的。”“快点!马上去刷牙、洗脸。”“怎么吃饭这么慢!”……每天早晨,很多家长都要和孩子打一场“拉锯战”。一位母亲在经历了每天的“早起战争”之后,突然在一个周一的早上换了一种方式:孩子正常的起床时间是7点,以往她都提前10分钟叫孩子起床,但这天早晨  相似文献   

10.
学校每天有早读时间,从8点到8点15分.于是我们常常会要求孩子在8点之前准时到校参加早读.8点之后到的孩子自然就算迟到了.尽管在入学之前的家长会议上我们会强调这个问题,但仍然会有一些孩子经常迟到. 开学之初,我想出了一系列办法来引导孩子们按时到校.渐渐地,两个星期后,迟到的孩子越来越少,有很多孩子还能比较早地来到学校.可是有两个孩子却总是在铃声响过之后几分钟才进教室.  相似文献   

11.
我才到幼儿园工作的时候就发现小朋友们经常迟到。幼儿园规定8点入园,有的宝宝要9点、10点才到,甚至有的还会直接请假半天: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导致平均每天准时入园的孩子只有十几人,这可把我急坏了。  相似文献   

12.
真爱孩子     
爱是一种责任。孩子不仅是父母的、家庭的 ,又是国家的以及社会的 ,爱孩子既是个人行为 ,又是社会责任。成功的爱 ,会使孩子有益于国家 ,有益于社会。而失败的爱 ,不仅仅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还会危害孩子的一生。比如 :一个十四岁孩子因考试成绩不佳 ,竟被母亲毒打致死。但这位母亲 ,平时对其孩子照顾得十分周到 ,每天陪孩子学习到深夜 ,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 ,将来有出息而获得幸福。孩子死后 ,她追悔莫及 ,自缢于狱中。你能说她不爱孩子吗 ?正因为这位母亲太爱孩子 ,且望子成龙之心太急 ;所以 ,她才犯下了不可挽救的错误。因此 ,年轻的…  相似文献   

13.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有段时间上学总迟到,老师为此找其母亲谈话。母亲知道后,没有打骂孩子。在临睡觉前,她问儿子:“告诉我,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却总迟到?”孩子先是愣了愣,见母亲没有责怪的意思,就说:“我在河边看日出,  相似文献   

14.
有些孩子经常性迟到的问题出在家长身上。这些学生的家长本身不觉得迟到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认为仅仅迟到而已,又不是不到。而这些孩子的迟到原因不外乎就是:昨晚作业做晚了早上起不来、闹钟坏了、没调闹钟、吃早餐慢了……这些原因本身就是家长没重视,全是纵容,所以这些孩子也就不把迟到当一回事。倩倩最近常迟到。经过再三询问,才知道原来这个孩子有吃夜宵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母爱     
一个孩子上小学了。可是他近来总是迟到。 老师告诉了孩子的母亲。母亲没有骂他,也没有打他。临睡前,她对孩子说:“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那么早出去还会迟到?”  相似文献   

16.
稻草人     
孩子总吵着要去乡下的外婆家。孩子的外婆,也天天盼着孩子去。但孩子的母亲不让孩子去,她总说乡下脏。有一次,孩子又哭又闹,一定要去外婆家。母亲没办法了。母亲跟孩子捡了一堆衣服,开车把孩子送到外婆家。放下孩子,母亲说:"不要乱跑。"又说:"乡下脏,要注意卫生。"说过,孩子母亲就开车赶回去上班了。母亲才走,孩子就在村里到处走着,玩着。开始,还让外婆牵着。后来,就一个人到处乱走  相似文献   

17.
1:45     
父亲有午睡的习惯,每天从12点45开始睡到1点45,再赶到厂里去上班,每天如此。可父亲总是会睡过头,有时甚至闹钟都不管用。于是,我就要在每天1点45时负责叫醒父亲。最初的几天,我总是会忘记,害得父亲迟到。但父亲从无怪罪我的意思。渐渐地,每到1点45时,我便会叫父亲起床。父亲再也没迟到过了。然而为了及时叫醒父亲,我却不能很好地午睡。因为我若是睡得太熟了,那么我们俩就都要迟到了。父亲知道我为了叫醒他而不午睡后,他便不让我再叫他起床。父亲说,他宁愿不午睡也不耽搁我休息的时间。果然,那天中午父亲没有午睡。可母亲竭力反对。因为,繁重…  相似文献   

18.
倾听 激励 耐心 宽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明智地爱孩子,乃是我们教育素养、思想和情感的顶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观的精髓,更是我们为师者教书育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爱有哪些方式,又有何作用呢?爱,就是倾听、呵护孩子上小学了,可有一段时间总迟到。老师找其母亲谈话。母亲回家后没有打骂孩子,在临睡觉的时候,她对儿子说:“孩子,告诉我好吗?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却总迟到?”孩子说:“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儿子去河边看日出。母亲很感慨:“真是太美了,儿子,你…  相似文献   

19.
平分母爱     
我是母亲唯一的孩子,按理说她会在我的身上倾注所有的爱心。然而母亲却把这份爱平分给了两个孩子———我和表弟。由于舅舅、舅妈都是生意人,长年累月在外边跑,忙得不亦乐乎。于是在表弟3周岁时,舅妈便将他托付给我的母亲。那年我才8岁。我的母亲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纺织工人,厂里的工作制度是“三班制”。母亲每天要持续8小时的工作,回家还要照顾我和表弟。父亲因不理解母亲的做法而暂居到奶奶家。母亲默默拭泪却毫无怨言。因为辛劳,年仅38岁的她便已经“视茫茫而发苍苍”了。周末便是我和表弟最快乐的日子了。母亲准会忙里偷闲,带我们逛商…  相似文献   

20.
我一直有一个很烦恼的问题--我有一个特爱唠叨的妈妈! 每天早上上学妈妈就唠叨说:快一点,要迟到啦!上课要专心,下课不要和同学吵架……。中午回家吃饭时她又唠叨起来:快点吃,中午要睡一觉下午才精神好。到了晚上还是唠叨上了:考试要专心啦,要拿百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