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第一次见到陶先生我第一次见到陶行知先生,是在1942年的夏天。那时,我是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学生,我之所以想到育才学校去,有两个原因:一是1935年至1937年,我在浙江湘湖乡村师范学校求学时,对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非常崇拜。那时,湘师的办学方针基本上是以陶先生的“生活教育”为指导思想的,历届校长都是陶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的学生。二是我渴望去育才是和追求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当时在国民党统治区域,育才是惟一的“红色学校”。但那时育才并不公开招生,需要一定的关系才能介绍去。  相似文献   

2.
赵鑫   《重庆陶研文史》2006,(2):14-17
陶行知在重庆的教育活动始于1939年3月,他到重庆北碚筹组晓庄研究院并着手筹办育才学校,至1946年4月,陶行知离开重庆育才学校去上海。在育才学校期间,是陶行知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一定程度上,陶行知在育才学校的教育活动可以代表他在重庆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育才学校是一所新型的实验学校,是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作为指导,进行教学工作的。为什么要创办这样的一所学校,老夫子(以下我们按当时的惯例这样称呼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创办旨趣》一中是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4.
陈鹤琴于20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从事难民教育,对陶行知创办育才学校具有积极影响。陈鹤琴对陶行知针对育才学校编制的“十字口诀”给予高度评价,对之尤其是其中的“八个顾问”进行了深刻的解释和阐述。陶行知逝世后,陈鹤琴出任育才学校顾问委员会主席为育才学校由重庆迁往上海四处奔走、积极募集基金。五十年代初,由于批判《武训传》引发了对于陶行知、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粗暴践踏与猛烈批判,育才学校受到极大的压制,校长孙铭勋遭受批判、撤销职务等极不公正的对待,陈鹤琴对其给予了极大的同情。育才学校的历程是中国革命的新教育发展历程,其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符合我国的国情与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陶行知、陈鹤琴等老一辈现代教育家开创了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道路,我们应当珍视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现代教育财富,发扬光荣传统,完成新时代所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走进育才。今年,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为贯彻和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目标开局之年,也是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80周年。为纪念陶行知先生创办育才学校,推进新时代办学思想与实践的改革与发展,今日,参加“庆祝育才学校创办80周年暨陶行知办学思想与当代教育改革研讨会”的专家一行在重庆市陶行知研究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宋乃庆的带领下,走进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相似文献   

6.
2019年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80周年。陶行知先生办学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11月3日上午8:30,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重庆市陶行知研究会主办的“庆祝育才学校创办80周年暨陶行知办学思想与当代教育改革研讨会”在重庆市北硝区西南大学桂园宾馆丹桂楼10号会议室顺利开幕。与会的有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重庆市陶行知研究会、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等各地陶研会领导,及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北硝区复兴小学等学校领导、老师代表。  相似文献   

7.
1939年7月,陶行知在四川省创办了育才学校,其中音乐组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干部。陶行知提倡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原则,不但未过时,而且在今天新的教学理念中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8.
正历史是延续的,事业是传承的,今天总是建立在昨天的基础之上的。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是从原西南大学育才学院2013年经转设评估而更名,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应用技术型大学战略研究首批试点高校之一的民办本科院校。由于该校是2000年为实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想办"育才大学"的遗愿而在陶行知原办育才学校的故地而创建,因此,该校具有内涵"行知元素"典型地标文化的特质基因和以陶创校的办学机缘效应,充满着立陶自信的教育生  相似文献   

9.
创办晓庄师范,为农民烧心香 1917年,陶行知完成了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业,拒绝校方留学深造的邀请,踏上了回国的轮船。在归途中,他和同学们说:“我的志愿是要使全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当时,正值国内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他马上以巨大热情投身教育改革,并决心改变只为上层统治者服务的办学方式,用平民教育为“中国教育寻觅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0.
《生活教育》2012,(22):2-F0002
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创建于2005年9月,前身为“武汉市育才二小国际部”,2011年9月,正式更名为“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是中国第一所命名为“育才行知”的学校。作为武汉市江岸区延伸优质教育链、探索新型办学模式的开拓者,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积极贯彻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精神,确立了“培育创造之花,启迪博爱人生”的办学新理念、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创新之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博大精深的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理论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学校以“高起点、高质量、高速度”的办学成效和“特色显、质量高、成果优”的品牌影响,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云南大学副校长、历史学博士林超民教授一行来到保山育才学校在听了育才学校办学一年情况介绍后欣然题赠“春风化雨乐育才润物无声献爱心”。保山育才学校办学一年来确实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认清所处位置当好“补充”角色保山育才学校举办的是九年一贯制教育即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这个阶段属义务教育阶段。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总则第五条指出“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保山市隆阳区1998年率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流失率仍然偏高巩固比较困难而且许多学校班额超编…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校招生》2007,(9):62-62
学校概况西南大学育才学院由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和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与重庆利昂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办,成立于2000年5月,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原西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高教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高教学会名誉会长王长楷教授任院长。学院地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办学地重庆市合川区,占地面积约2100亩,森林覆盖率达70%。建有教学楼十余栋及实验大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近百间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可同时容纳万余学生上课。有闭路电视台、广播调频台、网络信息中心、学生文化活动中心、运动场、体育馆、网球场、篮球场、游泳池等各类现代化教学、文化、体育、生活设施。拥有计算机3100多台、钢琴200余台、电脑音乐制作设备、数码钢琴设备、电影电视制作设备、电工实验设备、实验仪器设备等,图书88万多册。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陶行知一生不遗余力地推广普及教育,并在上世纪30年代末创办育才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教育”主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也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当年,育才学校究竟怎样“育才”?陶行知和育才学校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连日来,重庆日报记者寻访育才学校的办学旧址,触摸那一段段久远但又分外鲜活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重庆育才学校是陶行知举办时间最长的学校。时逢抗战期间,国难当头,办学艰难异常。但他以常人难以胜任的坚强意志和非凡才能,把育才学校治理得井然有序、生龙活虎,为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集大成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伟大的爱国者。他一身致力于教育事业,为追求光明的新中国,为发展进步的教育事业,百折不挠,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追求进步的一生光照后人。他的教育思想是一份珍贵的遗产。”(中陶会副会长杨应彬)1939年7月,他来到正处于抗日烽火中的重庆,创办了后来为世人所瞩目的学校——重庆育才学校,继续他“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为中国教育探获生路”(陶行知《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致王琳》教育科学出版社方明主编《陶行知教育名篇》P105)的道路。在这里,陶先生不仅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还丰富和发展了自己创立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为育才学校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精神基础,这些都成为育才史上最宝贵的财富。今年,是我校的创始人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暨逝世60周年,在此之际,我们全体育才人无比深情地缅怀为教育的繁荣、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一生的老校长。值得幸运的是,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还在,他的高尚风骨还在,他的办学精神还在。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方面的内容,在抗战时期,陶行知的这一教育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付诸实践,本文主要论述了陶行知在抗战时期所提倡的国难教育理论及战时教育理论,并结合育才学校的创立阐述了“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同陶行知以往的生活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1939年至1945年6年时间里,陶行知先生积极撰文讲演、参政议事,为坚持抗战奔走呐喊、筹集募捐。除躬身参加抗战活动外,他创办专门接收难童的育才学校,施行教育改革,发展生活教育,推行战时教育,将专业知识教育和抗战民主宣传结合起来,与中共南方局密切协作,培养学生坚决的抗战意识,组织学生进行抗战义演,在“大后方”树立起一面抗战建国教育的光辉旗帜,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超凡的功绩。  相似文献   

18.
留美回国后,陶行知即融入“新教育”潮流。为破解乡村教育发展困境,他于1927年3月创办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开启其“生活教育”系统实验;其后,又在上海创办别具组织创新的山海工学团、在重庆创办不同于普通学校的育才学校,进一步丰富其“生活教育”的理论内涵。持续不断的多样化学校变革范式探索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时俱进的实践源泉,也是其吸纳杜威思想滋养、进而又超越杜威的奥秘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育才学校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伟大实践,主要体现在是培养国家民族人才幼苗的学校,是生机蓬勃开展生活教育成功实验的学校,是锤炼"集体的新武训"拓荒精神的学校,是开拓创造教育办真学的特色学校,是开创民主教育为民立命的学校,它是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特殊贡献的学校。  相似文献   

20.
一位资深陶研专家论道:“陶行知先生创建的育才学校,是一本没有写成书的教育学巨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