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对写作提出以下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要求一方面强调了学生习作的自我表达和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学生习作要适应社会,注重交流。通过多年的习作教学实践,我将习作教学归纳为"五步曲",从而使习作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写作提出要求,这些要求一方面强调了学生习作的自我表达、发展个性,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学生习作要适应社会、注重交流。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上述要求中不难发现《语文课程标准》在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提供了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向——突出主体体验。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习作要鼓励学生放开种种束缚,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标准》中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由此看来,不造假,是对习作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才是习作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1》。教学理念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人教版四上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围绕自己游览过的或了解到的一处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写作教学要关注写作的目的和读者对象。”新课程作文教学应该体现诉诸性和应答性.即“对话性”。反观我们现行的习作教学。常常把作文看成了单方表达,从未规定读者对象,学生在“目中无人”的状态下写作,严重缺乏自我表达的欲望。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写作提出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强调了学生习作的自我表达.发展个性.也强调了学生习作要适应社会,注重交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8.
柯一冰 《福建教育》2007,(12):33-33
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应多予鼓励、关怀。培养学生习作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如今的写作学习中,各种虚假的、枯燥的、千篇一律的习作席卷了课堂,以绝对优势占领了老师的眼球,尤其是在农村乡校。如何运用农村的资源"就地取材",调动学生习作的热情,指导学生习作,值得用心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写出自己富有个性的习作。  相似文献   

1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  相似文献   

12.
景亚琼 《甘肃教育》2014,(19):51-51
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喜欢写作的学生并不多,学生的习作水平令人堪忧,而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习作  相似文献   

13.
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学生习作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快乐作文.结合教学实践,我觉得作文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注重兴趣培养,突出主体体验——让学生乐于习作《语文课程标准》在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提供了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顾名思义,习作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学生习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习作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快乐习作?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里对习作教学做了这样的阐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并明确提出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动笔。然而,笔者发现习作课堂变成了枯燥、机械、无奈、虚假的应试训练,学生在成长中一点点失去习作的兴趣。究其原因,是我们的作文指导不得法而导致的。本文就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问题,笔者着重从兴趣、积累、引导、评改、展示五个方面作尝试探析。  相似文献   

17.
郭成军 《教师》2013,(3):56-56
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是初中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写作,可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提高创造性表述的能力。本文从放飞学生思绪.引入源头活水的操作层面来阐述如何提高初中学生作文质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小学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怎样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呢?一、赏识学生,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学生的习作,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美;无人  相似文献   

1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人类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提倡自由表达,提倡表达个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里对习作教学做了这样的阐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对于处于起步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