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琅琅的读书声从杭州市江南实验学校的校园里传了出来,同学们正端坐着背诵《弟子规》;  相似文献   

2.
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关于"孝"的问题,《朱子治家格言》中早就有"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等告诫,《弟子规》中也提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以及"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有道是,"百善孝为先"。  相似文献   

3.
正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看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西游记》,这时正播着孙悟空大闹天空的热闹场面,我看了真是大快人心……突然妈妈让我给她洗澡,我听了,立马不假思索地回答:"妈,没功夫,没看见我正忙着看电视呢吗!"说完后,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了《弟子规》的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突然想到:"上  相似文献   

4.
育儿资讯     
《幼儿教育》2008,(4):46-46
<正>成功母亲必说的五句话1."自己来做决定吧。"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2."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父母总免不了有时候会责备孩子。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懒女人"是比较幸福的,她们不愿意努力去寻觅,自然也不会痛苦和失望。也有人说,"懒女人"是愁嫁的,没有男人愿意用一生的时间照顾一个"懒女人"。做个悠然被宠爱的"懒女人"真的很难吗?简单、舒适、方便、随性……如此这般组合之下,便成了"懒人设计",这些设计能够让你轻松自在地一"懒"无虞……  相似文献   

6.
孝敬父母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说的就是做人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古训朗读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古训释义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无论我们读多少经典,"孝义"二字都要排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嫉妒心超强     
正看到父母夸赞别的小朋友好,他马上不高兴。老师表扬其他小朋友,他就搞小破坏:你的画画得好?我撕了你的画!你比我更会做手工?我藏起工具来让你做不成……孩子为什么嫉妒心这么强呢?成成约好朋友小鱼到家里一起玩拼插玩具,妈妈礼貌性地表扬小鱼:"你拼得真好啊!"成成听了,生气地朝妈妈大喊:"我比他拼得好!上次也是我拼得好。"甚至还把小鱼拼好的玩具大楼踢倒,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去了。  相似文献   

8.
<正>暑假里和朋友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玩,公园里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游乐场更是吸引孩子的眼球,孩子们玩得很高兴。这时,朋友马上对儿子说:"玩的时候好好观察,回去后写一篇日记!"我马上阻止她说:"你怎么这么扫兴!孩子正玩的起劲,你却让他回去写日记,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连玩的兴趣也没有了!"由此我想起了我们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让兴趣成为阅读的真正动力是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一、转变错误的认识我们都唾弃不劳而获的懒惰思想,却无形中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了"不劳可获"的思维定式:孩子学着洗脸时妈妈说:"宝宝还小,把衣服弄湿了,妈妈给你洗";看见妈妈洗衣服孩子要来帮忙时妈妈说:"去去去,别捣乱,小毛孩子能干什么?别添乱!""孩子,你还小不会干,你只要好好读书,多苦、多累妈妈也愿意。"上学时妈妈说:"只要你好好读书,要什么都给你,家里什么事情都不要你做。"许多父母本身  相似文献   

10.
快乐的理由     
我在班级里做了一个"你快乐吗?"的小调查,学生们纷纷畅所欲言。班长说:"我觉得我不快乐,每天要做那么多的作业,考试总是要考全班第一,压力太大。"家庭条件优越、吃得白白胖胖的小刚抱怨,父母对自己管得太牢,自由时间太少,一点也不快乐。然后其他同学纷纷说着各种不快乐的理由,读书太累,父母给自  相似文献   

11.
王国军 《家长》2014,(Z1):92
正多抽点时间回去看看,不是简单地去陪他们,而是陪他们玩,下下棋,吃吃饭,聊聊天,就像我们对待自己的朋友一般去对待父母。父母老了。每次回家,父母总会早早地在路边等待,然后争相去提我的行李。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父亲越发凸显的驼背,我的心里不由一阵心酸,父母是真的老了,而且在人生路上渐行渐远……我轻声喊妈,母亲一脸微笑地转过头来说:"你上次带过去的干菜吃完没,还好吃吧,这次,我又给你做了一些,还有你喜欢的腊肉,我也给你做了些,还有米酒……"我全然答应了,母亲衰弱的眼神里,全是满足。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中,有时候需要我们数学教师"懒"一点,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想到的,教师不代替。教师的"懒"有时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懒"可以在平静的课堂激起涟漪;教师的"懒","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一、"懒"是教学中的一种自然"懒"并不是教师撒手不管,而是在课堂上不能太勤快,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告诉学生,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动脑  相似文献   

13.
语文老师小成一走进办公室,就对班主任张老师说:"你班级里的丛志强太不像话了,作文不认真,竟然在全班学生面前撕作文本向老师示威!"张老师听了后,安慰了小成老师几句,马上就去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14.
学习为人母     
有一次去接儿子时,在教室外面正好碰见有个妈妈对她的孩子很不耐烦地说:"你怎么这样啊?烦死人了!"儿子听后马上对我说:"妈妈,其他的妈妈怎么都‘吃不消’孩子呀?他们总说‘你乖了妈妈就喜欢你’,其实她们做不到的。"我惊讶之余赶忙说:"宝贝,妈妈一直都告诉你,妈妈任何时候  相似文献   

15.
1.一天,一只又懒又贪婪的狐狸正在晒太阳。猫拿着一个生日蛋糕从他身边经过。2.“你要去哪啊?”(狐狸说)“今天是小熊的生日,我们去唱歌、跳舞、做游戏。”(猫说)3.“让我和你一起去!”(狐狸说)“不,你又懒又贪婪。”(猫说)猫跑了。4.狗拿着一瓶蜂蜜从狐狸身边经过。5.“你要去  相似文献   

16.
马际娥 《教育导刊》2006,(12):52-53
我们从小就非常同情二叔家的哥哥们,因为二叔娶了一个“懒婆娘”(人们对我二婶的称呼),他们便永远有干不完的活。说也奇怪,几个哥哥却出奇的勤快,干起活来个个能干和利落。父母就常对我们说:“懒娘指使勤孩子。”意思是说做娘的“懒”,把事情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由不会、不熟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性就增强了,也就尽快成长、成熟起来。当时,我对这样的“懒娘”(二婶)颇有微词,认为这样的娘太狠心,太无情,不配做母亲。长大后,我做了母亲,从一篇文章中读到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  相似文献   

17.
吴波 《学周刊C版》2014,(1):135-135
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人说,父母对孩子要"懒"一点,不要大包大揽,因为父母"懒",孩子才会"勤"。的确是这样,父母把什么事都做好了,孩子当然什么都不用做,长期下去,只能培养出一个什么都不会做也不想做的懒孩子。仔细想来,教学中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语文教师上课讲得口干舌燥,从字词句到文章分析再到课后练习,  相似文献   

18.
马际娥 《山东教育》2004,(15):42-42
从小时候起,就非常同情二叔家的哥哥们,因为二叔娶了一个“懒婆娘”(人们对我二婶的称呼),他们便永远有干不完的活。说也奇怪,几个哥哥却出奇地勤快,干起活来个个精巧利落。父母就常对我们说:“懒娘指使勤孩子”。意思是说做娘的“懒”,把事情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由不会、不熟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9.
早上接待幼儿的时候,经常听到家长向我反映说,老师,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懒,让他帮我做一些他能够做的事情,简直比登天还难,要不然就是提交换条件,帮我做了什么事情,必须要满足他的要求,否则就不做。孩子这么小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你们老师替我好好说说他。家长把孩子的这种行为都推到了孩子的身上,似乎孩子这种行为的形成与自己平时的教育毫无关系。楠楠妈妈就向我讲了一件发生在她家的事情。有一次,楠楠妈妈在家里搞卫生,蹲在地上久了站不起来,就让5岁的儿子帮忙端一张凳子过来,可他就是不愿意,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妈妈说:“楠楠,如果你帮我的话,我请你去吃肯德基。”孩子马上就答应了。虽然孩子帮忙端来了凳子,可是从那次以后,每次让儿子做事他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否则不干。其实许多做母亲的,当要求孩子做事的时候,经常会用利来诱导孩子,比如:你帮我,我请你吃肯德基,我给你买玩具等等,这样做会使孩子认为工作很辛苦,必须用食物或玩具作为补偿。因此,这样的做法是不会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的。那么我们家长该怎样去引导呢?首先要让孩子尽全力去工作,他就会很高兴地帮你去干活了。比如你想让孩子帮你一起做家务,一开始他可能不愿意,可能...  相似文献   

20.
<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爸爸妈妈,当我读到这几句话时,感到了无地自容。突然有了好多话涌向心头。想要对你们诉说,可是我什么也不能说,一说就是一次撕心的痛。当别的孩子因成绩不理想而被迫南下打工时,成绩并不突出的我还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没能如愿考上重点高中时,我以为我与学业再也无缘了,你们却表现得极为平静,似乎没有丝毫责怪之意,反而鼓励我,让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