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波 《初中生辅导》2006,(20):33-3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开发人的创造潜能,提高人的创新意识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在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三方面谈起,既培养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这是培养学生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便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下面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落实素质教育,谈谈本人的几点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若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充分相信学生,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4.
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首先培养其创新思维,传统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培养。本文就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出自己个人的一些看法:创新思维培养的必要性,创新思维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培养孩子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开放式的创新思维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实施好新课程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7.
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人的创新能力是人的全面素质的综合表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促进人的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在新课程改革目标中,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更加重要.数学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诱发学生探索欲望,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探索创新的动机,精心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当今教育教学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现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鼓励学生参与,培养主体意识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学首先要有创新,能激发学生兴趣。在政治教学中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设置发散型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像力。  相似文献   

11.
隗鹏 《山东教育》2011,(32):2+65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莱芜市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在动手中体验创新之乐,以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为载体,坚持课程、课堂、课题三位一体,立足生活实际,尊重学生需要,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开发人的创造潜能,提高人的创新意识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在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三方面谈起,既培养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这是培养学生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一、培养创新激情引发创新动力。学生对体育科的认识的倾向和情趣状态,这直接关系着创新意识是否产生,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激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体育教学中设计新颖的场地。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设计场地,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例如在教跑…  相似文献   

13.
杨波 《甘肃教育》2008,(23):36-36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着重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态度的一种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4.
刘华 《河南教育》2009,(7):32-32
陶行知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创造的人。因此语文教学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恒于创新。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创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下面笔者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入手。来谈谈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的教育实践,应该在基础教育的音乐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的创新舞台,同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是人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优化课堂教  相似文献   

17.
王忠雨 《学周刊C版》2011,(6):158-158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现代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精神的根本要求。创新能力的核心就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首先也会依赖于创新思维。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物理在培养人认识客观世界运动规律,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人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即培养科学素养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创造人的活动.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中学是奠定一个人各种素质基础的阶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源泉.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既有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养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独立批判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创新精神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谈不上创新,因此,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宽容,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的必备条件;创造宽松的环境,营造和谐的氛围,培育健康的心态,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20.
李跃红 《小学生》2012,(12):4-4
从世界的发展看,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新世纪人才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创新精神。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的教育,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而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应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赋予小学教师的责任,小学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