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5+20”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在课堂上教师讲解时间不超过25分钟,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能更有效地使教学活动保持“师生互动,积极对话”。开展练的方式的研究,能使课堂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专注度”。  相似文献   

2.
“25+20”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在课堂上教师讲解时间不超过25分钟,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能更有效地使教学活动保持“师生互动,积极对话”状态。对练的方式进行研究,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投入”。  相似文献   

3.
"25+20"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在课堂上教师讲解时间不超过25分钟,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能更有效地使教学活动保持"师生互动,积极对话".开展练的方式的研究,能使课堂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专注度".  相似文献   

4.
"25+20"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在课堂上教师讲解时间不超过25分钟,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能更有效地使教学活动保持"师生互动,积极对话"状态.对练的方式进行研究,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投入".  相似文献   

5.
苏令 《云南教育》2006,(6Z):9-9
近一段时间,有不少校长向笔者“炫耀”:“为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我们对课堂教学管理进行了‘创新’,规定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间比例,如小学一节课40分钟,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初中一节课45分钟,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5分钟。”闻此言,笔者颇感惊讶,上网一查,更是“吓一跳”:不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硬性规定,  相似文献   

6.
目前课堂教学,仍普遍沿用“复习检查——新授——巩固——作业”四步式课堂结构。其中第一环节“复习检查”就占用了不少时间,分散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精力,甚至挫伤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也常被忽视,课堂教学效果不够显著.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达到充分利用40分钟,加强新知识的双基教学,并在课内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课堂结构进行了改革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试验的四个教学环节是:引入新知——学生探讨——重点精讲——巧设练习。每一环节的具体过程是:一、引入新知  相似文献   

7.
“5215”是攀枝花市东区教育局为了提升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而提出的课堂操作模式。具体来说“5215”就是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中,用5分钟的时间复习旧知,引入新课;老师精讲新课内容20分钟;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自主学习的时间10分钟;课堂最后5分钟用于本节课的总结和信息反馈。虽然这样的模式已经深入开展较长时间,而且各层面的教研活动也都在积极地践行,  相似文献   

8.
近一段时间,有不少校长向笔者“炫耀”:“为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我们对课堂教学管理进行了‘创新’,规定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间比例,如小学一节课40分钟,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初中一节课45分钟,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5分钟。”闻此言,笔者颇感惊讶,上网一查,更是“吓一跳”:不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硬性规定,教师讲授的时间不得超过课堂1/3或1/4。甚至一些“名师”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这些规定,不仅出现在一些经验介绍材料之中,有的还出现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红头文件当中。看…  相似文献   

9.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是当今素质教育实践的方向。针对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费时多,收效低”这一现象,通过实践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15+20+5”课堂教学模式实施“15分钟精讲+20分钟精练+5分钟评改”这样的精讲精练,能有效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使课堂教学做到“投入少,高产出”。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有一位专家说:“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关键看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分配,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不到20分钟。那么这一节课就不可能成为一节好课;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超过教学时间的一半,那这一节课就有可能成为一节好课。”这一段话虽然不是什么经典理论,但它却折射出一个观点——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掌握课堂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1.
在市、区提倡教学要"减负增效"的背景下,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改革不断深入,但是个别的教师"常态"数学课堂教学低效,我们仍然是经常耳闻目睹。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低效的运作,淡化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在一节课的前20分钟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学习效率高,20分钟之后,大脑开始疲劳,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随之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结构,我们提出的"30+10"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一节课前30分钟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后10分钟学生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从而实现课堂高效,课外减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主要要求。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的“教室”里度过,而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要在短短的45分钟内就基本完成。但是在一个学期中,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仅为20周左右,对于特定科目,上课时间甚至更少。因此,在课堂上探讨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非常重要且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实施素质教育,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构建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即定标自学——组织讨论——启发质疑——全班交流——朗读内化——综合实践,充分保证学生自学和思考、读书和质疑、讨论和交流、练习和操作的活动时间不少于每堂课的60%,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新。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这一模式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从两个诗歌教学案例,引出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种理解和认识,明确如果把知识传授、考试成绩、课堂气氛等同于课堂教学效果,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偏废,教育目标的偏差.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是“学生指向学习任务的紧张的智力情感活动时间”与“学生实际学习时间”(40分钟)的比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尽可能地提高课堂上学生的智力情感活动的时间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戴胜霞 《基础教育参考》2012,(14):71+80-71,80
众所周知,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繁冗拖沓,充斥多余的环节和无效的程序,教师随意消费学生的时间,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空间受限,从而导致低效学习。“导学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1+1〉2”的集合效应,科学地将40分钟历史课堂变革为“10+20+10〉40”的高效模块,实现预习、互动、测评三环节的有效互动,让历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绿地。  相似文献   

16.
<正>网络时代,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线上微型课堂”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立足“双减”,追求“简约”。线上微型课堂教学一般控制在20分钟内,相对于线下教学40分钟的课堂而言,时间压缩一半,那么,如何从关注学科特质、关照学情特点出发,上好“精准”的线上微型课呢?  相似文献   

17.
一、传统课堂的剖析高等学校培养人才要通过课堂教学一环,就工科而言,课堂教学占学生总学习时间的80~90%,可见课堂教学在培养人才上的重要性。很久以来,高等学校就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注入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大家对“注入式”屡有议论,但“注入式”究竟存在什么本质问题,需要把它探讨清楚,才能进一步寻求改进,寻求课堂讲授的优化方式,以实现高一级的课堂讲授。所谓“注入式”是指按指定教材逐章逐节逐例满堂灌式的课堂讲授,且贯穿于课程始终,对于这样的“注入式”,我认为存在如下两方面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高效课堂的追求,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无论是哪一种课程教学理念,都会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提出明确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语文教师,对营造和谐课堂、高效课堂更是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模糊认识。一些语文教师将课堂教学的45分钟与其他时间割裂开来,片面地认为课堂教学就是这每节课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是要在这有限时间里,尽可能地多讲内容,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地“传道授业解惑”。这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弊病很多。其实,语文学习的外延是生活,课堂教学中的每节课只是一个平台,而教学本身应该贯穿于学习生活中每一环节。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谋划到位,实现课堂教学高效。  相似文献   

19.
连续三节课,三位教师在不同的班级分别执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一课。——这是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展示课。三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呈现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结合“预习学案”的“小组合作互助”式学习。其组织形式是以学生的自主预习为前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其特点是学生的学习时间极为充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真实而自然地展开了,教学的各种要素之间实现了充分而自由的交互对话。三位教师的课堂讲授时间都没有超过10分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刘小于 《教师》2012,(16):53-53
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改革,这是当前课改潮流中,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所关心与思考的问题。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探索总结出一种课堂教学改革模式——“15+20+5三案导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15+20+5”是指课堂时间的分配,把40分钟的课堂时间总体上切分成三部分:15分钟由老师创设问题情境,精讲点拨;20分钟由师生互动交流探究;5分钟进行课堂练习,反馈与点评,三部分独立进行或交互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